做好防震減災工作通知
時間:2022-03-24 05:49:00
導語:做好防震減災工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的通知》(府發號)、《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做好防震工作的通知》(府字號)文件精神和全國、全省、全市防震減災工作會議部署的任務,進一步做好我區防震減災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推進我區全面建設小康和諧社會進程,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領導
地震具有預測難、破壞性強、成災率高的特點。我市歷史上曾發生過破壞性地震,年,被確定為全國11個重點監視防御城市,我區被省確定為全省35個、市5個重點監視防御城區之一。年,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把我市列為地震烈度6度設防區,進一步對城市建設、建(構)筑物的抗震設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目前人們還不能準確的預報它,但是,如果我們把防震減災相關工作做到位,地震災害損失就會減少到最低限度。
我區防震減災工作起步晚,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還不完善,城市的防震減災綜合能力還不強,防震減災工作經費未列入本級財政預算,農村民居仍處于不設防狀態,以上問題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防震減災工作是一項事關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各單位、各部門要以對黨、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態度把防震減災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明確要求,健全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制定相關的規章,依法履行管理職責,充分發揮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和區直有關部門地震應急機制的作用,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工作,加強督促檢查,及時解決問題。同級地震工作部門必須承擔起領導小組日常辦理機構的職責,切實健全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地震工作隊伍的政治、業務素質。
二、防震減災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奮斗目標
我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防震減災工作總體要求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堅持防震減災同經濟建設一起抓,實行以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切實加強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管理體制。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全社會力量,不斷提高綜合防震減災能力,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提供可靠的保障。
奮斗目標是:到年全區基本具備綜合抗御6級左右,城鄉建筑普遍達到地震基本烈度6度以上的能力,防御減災能力達到全國同類城市中上水平。
三、突出重點,全面提升綜合防御能力
(一)切實建立和健全防震減災管理機制。根據省、市要求,建立區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防震減災工作的組織協調,及時解決防震減災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督促檢查指導防震減災工作。一旦發生破壞性的地震,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迅速即自動轉為本級政府抗震救災指揮機構,并按照應急預案迅速指揮防震救災,保證救災、減災工作協調、有序、高效。切實保障防震減災行政管理任務明確、人員到位、責任落實。由區科技局承擔相關職能并增掛地震工作機構牌子,、各街辦也應建立相應機構。
(二)建立地震監測手段,切實做好地震群測群防工作。進一步完善和加強桃花地震動物宏觀測報站建設。研究制定加強群測群防工作政策措施。積極推進地震宏觀測報網,地震災情速報網和地震知識宣傳網建設,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地震群測群防網絡體系,充分發揮群測群防在快速報告地震短臨震、災情信息和普及地震知識中的重要作用。
(三)努力提高地震預報和政府應急管理水平。區地震工作機構要努力捕捉地震前兆信息,積極探索地震預報的新方法、新途徑,及時向區政府領導和上級地震部門反映情況。堅持科技人員預測、群測群防和政府風險決策相結合,努力實現有減災實效的臨震預報,制定相關的信息辦法,逐步向社會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和重點危險區判定信息,使群眾掌握了解自己所在地區的地震危險程度,采取相應的對策與措施,地震發生后應根據有關規定及時災情和救災工作等方面的信息。
(四)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提高防震減災意識。加強防震減災的宣傳教育,增強全民防震減災意識,是有效減災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措施,地震、教育、科技、農業等部門及各社區有責任進行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各相關部門要相互配合,按照“積極、慎重、科學、有效”的原則,共同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不斷完善宣傳網絡,做到地震知識進學校、入社區、下鄉村。要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幫助群眾,掌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的知識和技能。區教育、地震部門要把防震減災知識納入中小學生科普活動中,干家巷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工作要上一個新臺階。要把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普及納入文明社區活動中,把防震減災知識宣傳作為文化、衛生、科技、三下鄉活動內容深入持久、常抓不懈。
(五)高度重視城市建設的地震安全,抓好抗震設防管理。要高度重視城市建設的地震安全,要依據《防震減災法》、《省防震減災條例》及有關規定,加強對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的管理與監督,把抗震設防要求列入項目規劃,可行性論證,工程設計和施工審批的必備內容,納入基本建設審批管理程序。一般工業與民用建設必須嚴格按照《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及省政府有關規定進行抗震設防。區科技地震職能部門要積極配合全市對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搞好抗震加固。要組織完成本轄區內的震害預測和地震小區劃分工作。
(六)逐步實施地震安全農居工程。為促進城鄉抗震設防能力協調發展,必須高度重視并盡快改變目前我區農村民居不設防的狀況,提高農民的居住安全水平。區地震、建設部門要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推廣即科學合理,又經濟適用,同時又能達到抗震設防要求的不同戶型結構的農村建設圖集和施工技術,采取政府引導扶持,農民自愿的方式,組織實施“地震安全農居示范工程”,提高農村民居抗震能力。
(七)切實做好地震應急和救援救助工作。區地震職能部門、、各街辦要根據省、市要求完善本級地震應急預案,加強地震應急工作檢查。區直相關部門及單位要健全地震應急機制,應急人員必須落實到位,責任必須到人,并明確應急工作程序,層級管理職責和協調聯動機制,做到臨震不亂,決策科學,行動迅速,處置有力。中央及外地常駐單位的地震應急工作應遵循屬地化為主原則,服從當地抗震救災指揮機構的統一指揮。
充分依靠解放軍、武警部隊、公安消防部隊、民兵、預備役部隊,組織動員社會公眾,發展救援志愿者隊伍,壯大地震災害救助力量。按照“一隊多用,專兼結合,軍民結合,平災結合”原則,依托消防部隊的力量,增加相應抗震救災所需設備,組建一支兼專結合的消防和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具體事宜由區地震部門會商區公安消防中隊后報區政府審定。民政、交通、衛生、教育等有關部門都要按震時應急救援要求,積極做好本部門、本行業的應急救援工作,紅十字會要依法組織開展人道主義救援工作,動員和組織群眾參加衛生救護培訓,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要結合城市廣場、綠地、公園等建設,規劃設置必須的應急疏散通道和1-2個避險場所,配置必要的避險救生設施。
四、加大對防震減災事業的投入
防震減災工作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穩定,經濟可持續發展。要按照省、市人民政府要求,將防震減災事業發展規劃納入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計劃中,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防震減災需求相適應的經費投入機制,在基本建設、事業發展、科技進步,重點項目等專項計劃中,充分體現防震減災內容。按照事權與財權相一致的原則,要加大對地震監測、預防、救助、群測群防,宣傳教育的經費投入,并將防震減災事業經費、群測群防經費、地震觀察員崗位津貼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區地震部門、財政部門要做好有關財政預算安排。
防震減災工作長期而艱辛,責任重于泰山,各級領導都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要切實把防震減災各項工作抓緊抓好。
- 上一篇:加快園林綠化建設步伐計劃
- 下一篇:水務局專項檢查指導方案
精品范文
10做好項目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