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

時間:2022-03-24 09:43:00

導語: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總書記在分析了國際形勢的新特點之后,鄭重宣告:“不管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政府和人民都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冷戰結束近20年來,世界一直處于大變動大調整之中,國際形勢持續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各種力量重新分化組合。一個顯著的特點逐漸形成:盡管新的摩擦不斷發生,新的挑戰不斷涌現,但和平與發展始終是時代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國與國相互依存日益密切,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于世界和平方向發展,國際社會面臨實現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新希望、新契機。

與此同時,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中國利用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同時又以自身發展更好地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

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正是在這種新形勢下,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基于中國歷史文化傳統和現實國情、根據世界發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是將中國人民的利益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將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與各國人民的美好意愿結合起來的具體體現。

不容否認,在國際形勢整體向好、總體穩定下,世界仍然很不安寧,和平與發展還面臨著諸多難題與挑戰。機遇前所未有,挑戰前所未有。為了人類的美好未來,各國人民必須攜起手來,共同分享發展機遇,共同應對各種挑戰,努力從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環保諸方面,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在這一偉大事業中,中國將永遠做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的堅定力量。

堅持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既十分重要,又非常迫切。

當全世界人民都在向往和平之時,局部的沖突、戰爭從未間斷,如巴以沖突、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不僅給一些地區造成嚴重的災難,而且引起了全世界的不安;

當全世界人民都在渴望發展之時,南北差距、貧富差距卻不斷拉大,全球經濟發展失衡更加嚴重,為了維護一國私利,形形色色的貿易保護主義新政策紛紛出臺,少數國家甚至動輒以制裁相威脅,更是危害了經濟活動的正常開展;

當全世界人民都在追求合作之時,某些國家卻在國際事務中肆意使用武力,強推自己的價值觀,繼續以冷戰思維在意識形態領域打“沒有硝煙的戰爭”。

認真審視,人們不難發現,在種種現象的背后,幾乎都籠罩著霸權和單邊主義的陰云。因此,遏制霸權、反對單邊主義、發展多邊主義、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就理所當然地成為國際社會絕大多數成員的共同呼聲。

進入新世紀之后,冷戰結束初期國際力量嚴重失衡的狀況已經明顯改變。盡管國際舞臺上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叢林法則”仍然時而作祟,但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和睦相處已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共識和行動準則;盡管個別國家倚仗其超強實力、竭力維護“獨霸”地位、謀求建立單極世界,但其戰略擴張態勢與力量捉襟見肘之間的矛盾日見突出,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向“多邊”回擺,在一些重大國際問題上借力于盟國和其他大國。與此同時,歐盟、俄羅斯等基于各自戰略利益,審時度勢、謀求發展,不斷增強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德國著名理論家埃貢巴爾說:“歐洲人開始確定自己的利益和按照自己的分析采取行動。”俄羅斯總統普京則鮮明地指出,單極世界“是一個存在著一個中心權力、中心力量和中心決策的世界。這個世界中只有一種愛、一種主權。這是極其有害的”。這一看法,得到了普遍的認同。此外,快速興起的發展中大國的影響力也在日益凸顯,東盟、非盟、阿盟等區域集團實力逐漸增強,發展中國家整體力量持續上升。正是這種總體上的變化,使國際社會中維護和平、反對戰爭、制約霸權的因素不斷增長,赤裸裸的單邊主義和黷武政策不得不有所收斂。

當今世界,“一超獨霸”局面開始改變,一個超級大國與多種力量并存的多極化新格局正在形成。世界各種力量間,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牽制、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競爭、既重視雙邊關系又關注多邊舞臺。利益差異仍促使各種力量間不斷分化組合,不同力量間對話增多,斗而不破,矛盾激化的直接對抗將不斷讓位于力求共贏的務實合作。在盤根錯節的各種熱點、難點問題中,單極還是多極的斗爭仍是主線,稱霸與反稱霸的較量仍為焦點。世界多極化繼續在曲折中向前發展,不可逆轉。

客觀發展的多極化趨勢,提出了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進而使國際政治秩序朝著公正、合理方向演變的迫切要求。實現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更離不開國際關系民主化這一堅實的政治基礎。

在經濟全球化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強勁推動下,人類社會從未像今天這樣聯系緊密,許多世界事務的應對早已超出了傳統主權國家關系的范疇,“地球村”變得越來越小。但是,這并沒有抹煞世界文明形態的多樣性,反而更加強烈地要求人們承認世界各主權國家和各國人民都有參與國際事務的平等權利。由于各國相互依存不斷加深,共同利益日益擴大,即使是大國,也越來越難以無視中小國家的利益,愈來愈需要其他力量的合作;一國對外政策的制定也愈來愈需要從全人類利益關照下的本國利益出發,科學地考量彼此關系,靈活地處理國際事務。在多極化背景下,大國關系正在經歷深刻的調整,各個大國越來越趨向突破相互間歷史與現實的矛盾和隔閡,注重體現國家利益的相互借重與合作,并形成了多層次的對話、合作與危機處理機制。這一切,都鮮明體現了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新特點。

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實質在于各國和各國人民相互尊重以平等相待,求同存異以擴大共識,合作協商以謀求共贏,增進友好以和諧相處。較之歷史上曾經肆虐的“炮艦外交”,較之走馬燈般“大國均勢”、“大國制衡”、“大國政治”等國際關系理念,較之現實仍然存在的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國際關系民主化為世界提供了一種有別于強權政治和冷戰思維的新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準則。

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圭臬是聯合國憲章,是國際法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堅持上述準則,就是堅持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就是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在事關世界和平與全人類發展的重大問題上,都有平等參與協商的權利;就是堅持在勢必出現的利益差異面前,通過對話妥善解決分歧,擴大共同利益的匯合點;就是堅決維護聯合國及其憲章的權威和作用;就是堅持多邊主義,使聯合國成為世界各國相互尊重、擴大共識、和諧相處的平臺,成為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的重要渠道。

國際關系民主化是一個不斷磨合、充滿曲折的進程。多樣化的世界決定著利益的多元化。從零和博弈思維轉為共贏博弈模式無疑也是一個需要學會照顧各方關切,通過不斷對話協商、妥協調整解決矛盾的過程。但是可以肯定,不管磨合多么艱難復雜、過程多么曲折漫長,國際關系走向民主化的步伐是阻擋不住的。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歷史上曾飽受欺凌的中國,一直把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視為實現國際大家庭政治和睦的主要內容,并積極加以倡導,努力帶頭實踐。

對于國際大家庭的所有成員,不論大小、強弱、貧富,我們始終堅持平等相待的態度。我們一貫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自覺維護聯合國及其憲章的權威和作用,恪守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自己不謀求并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強求額外權利的行為。

由于各國歷史不同、條件各異、環境有別,我們充分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我們積極提倡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之間加強交流與對話;我們主張相互借鑒、相互促進,不要因制度、道路和水平的差異而相互隔絕、疏離甚至敵視;我們不接受外部勢力的指手畫腳,也不干涉別國內部事務,從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

在事關全人類共同利益的國際事務中,我們堅持各國平等參與的原則,既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也反對“少數主宰”的強權政治,主張所有國家都有發言權、參與權,不能因發展中國家處于弱勢地位就忽視它們的聲音。在多邊和雙邊關系方面,我們堅持以平等協商方式,消除矛盾,化解分歧,爭取共贏。從共同建立上海合作組織、中非合作論壇到積極推進旨在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六方會談,從全面發展與東盟、阿盟、歐盟等地區組織的友好合作到大力支持聯合國循序漸進改革,中國一直在為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發揮建設性作用,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履行著自己應盡的國際責任。

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應該保障各國享有平等的發展權,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對實現持久和平和共同發展至關重要。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應該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展的權利。各個民族應在彼此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實現共同進步。

世界發展的主體是各國人民,世界的管理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參與。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各國協力解決,全球性的挑戰需要各國合作應對。只有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沖突才能消弭,和平才能維護,經濟才能共贏,不同文明才能和睦共處。事實已經并將繼續證明,作為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永遠是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的積極而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