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東德統一社會黨的教訓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性
時間:2022-04-21 04:33:00
導語:從原東德統一社會黨的教訓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989年春夏,在蔓延整個蘇東地區的社會動蕩中,東德民眾由于對供應短缺和旅游限制的不滿,開始舉行示威游行、集會演講等抗議活動。盡快消除民眾這種不滿情緒,本來對于以人民利益為最高準則的德國統一社會黨來講,并不是一件難以做到的事。但是,德國統一社會黨的執政失誤卻導致黨喪失了領導地位的嚴重后果:1989年12月1日,人民議院通過了取消憲法第一條關于“工人階級和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政黨的領導地位”的規定;兩天后,在基層黨組織的要求下,政治局、中央委員會和中央檢察委員會集體辭職,黨的總書記埃貢·克倫茨辭職。黨的最高領導層的集體辭職標志著擁有230萬黨員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第一大黨——德國統一社會黨的終結。5天之后,在一個臨時工作小組的籌備下,德國統一社會黨召開了特別代表大會,選舉出新的領導班子,制定了新的黨綱和黨章,并改名為德國民主社會主義黨。這時,黨員人數下降到不足20萬,東德也在此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并入西德。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德國統一社會黨的失誤呢?除了冷戰對抗中雙方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和東歐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發生變化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以及體制上存在的弊病和意識形態上的誤區之外,德國統一社會黨在處理社會重大問題和突發事件時領導能力的嚴重弱化,也是東德在1989年社會動蕩中失控的重要原因。
德國統一社會黨領導能力嚴重削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把黨為民眾謀利益的主觀愿望簡單地等同于民眾的意志和想法。
1989年的時候,在當時黨的總書記昂納克的堅持下,東德在主要生活消費品方面(像面包、果醬和住房、交通等)仍然保持50年代中期的物價水平。就是說,30多年來在原材料不斷漲價的情況下,這些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須的消費品一直沒有漲價,而由國家財政補貼漲價的部分,以保證民眾的基本生活水平。在70年代末期,東德政府新建和翻建了達到全國住宅總量的2/3以上的民用住宅,基本上保證了人有所居。同時,東德還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為此,國家長期背著沉重的財政負擔。在這種為廣大民眾造福的愿望和努力下,昂納克不能理解,也不相信東德的群眾會對這種社會不滿意。因為昂納克以他對社會主義信念的理解而堅信:一代東德人創建起來的這種社會主義社會與追求利潤、被資本所控制的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不同,它完全是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的。所以,昂納克以為,共產黨人為民眾謀利的主觀愿望以及努力解決百姓的衣食住行就是民眾的意志,就是民眾最根本的利益。
然而,事實并沒有這么簡單。經過了40年的社會主義建設,很多東德人在經歷了長期低物價、有保障的生活之后,他們要求有更精美的物質生活、更豐富的精神生活、更多的自由和民主參與。他們想買質量更好、品種更豐富的高檔商品,像汽車、高檔電器、時尚衣服、精美食品等,想到西柏林和國外自由旅行。因此,他們不僅對國家嚴格控制出入境的高度集中管理體制越來越不滿,而且也對雖然有保障并且便宜的低檔商品也愈加不滿足。但是,生活簡樸、信仰堅定的昂納克卻認為,他為民眾做的事情就是民眾所需要的,這種有保障的生活是理想社會的生活,是屬于社會主義范疇的社會形態。于是,他固執地認為,東德民眾在1989年春夏時表現出來的不滿是受敵人的挑撥和煽動,是冷戰時期階級斗爭的表現形式。因此,對這些來自敵人的挑釁必須用強力鎮壓。這更加激起了民眾的不滿情緒,導致事態越鬧越大,最后失控。為扭轉國內混亂的局勢,在1989年10月18日召開的德國統一社會黨第九次中央全會上,昂納克被迫辭職。但是,昂納克強調,東德的問題不是黨和領導人的問題,是國際大環境的問題,東德只是冷戰雙方棋盤上的一顆棋子,東德國內的問題是階級敵人挑動的。
克倫茨是接任昂納克職務的東德最后一任黨的總書記、國家首腦和軍隊領導。他在回憶錄中說:“昂納克錯誤地判斷了民主德國民眾的情緒。”“昂納克總是把過去年代里使用的階級斗爭方法,作為民主德國社會進步的基本路線。他的生活準則總是把現實社會與君主時代相對照?!杭{克似乎一直生活在過去的時代里。他對我們生活中不斷出現的新東西視而不見。對各項決策進行科學的論證仿佛根本不在昂納克的視野里?!钡?,對于昂納克的人品和他的政治信念是沒有人懷疑的??藗惔恼f:“就在那個嚴重的時刻,盡管他聽不進正確的意見和政治局委員、各級基層黨組織、知識界、文藝界的勸告,無視蘇聯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教訓,在民主德國固守著教條式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方式的時候,我仍然堅信艾里?!ぐ杭{克個人品格的正直性?!保藗惔模骸?9年的秋天》,孫勁松譯,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52、49頁)筆者在德國東部地區調研時,問過很多曾與昂納克共事的人,沒有一個人指責他的人品,或懷疑他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忠誠,而且敬佩他與法西斯斗爭的英勇無畏精神,但是,大家都認為昂納克犯有嚴重的政治錯誤。
擔任黨和國家主要領導長達18年的昂納克,一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可以說是為社會主義理想奮斗了一生。但是,他后來為自己的國家和民眾的努力,并沒有被民眾所接受。問題就出在了方法和能力上。昂納克的悲劇人生不僅是個人的,也是社會主義實踐的教訓。
第二,把黨的先進性簡單地等同于黨的領導。
根據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來源于它的階級性,而階級屬性又依附于其在社會生產中的作用。因此,在無產階級占統治地位的國家里,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就必然體現為黨的領導。所以,在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指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里,共產黨領導地位的合法性是憲法賦予的。東德在1968年經過全民討論通過的憲法中規定了工人階級和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政黨的領導地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能把黨的先進性簡單地看作是天然的,并簡單地等同于黨的領導,以為黨的任何決策都具有與生俱來的先進性,都是高于群眾的覺悟和認識的。
由于東德統一社會黨從建立到執政都是在蘇聯的直接影響下實現的,甚至1953年6月17日東德幾十萬工人抗議增加工作量的游行示威,也是被蘇軍鎮壓下去的。因此,東德黨在執政實踐中,長期依賴蘇聯的力量,把蘇聯黨看作榜樣和依靠,把與蘇聯黨和國家關系看作是第一要務,而沒有深刻認識到黨的領導必須基于民眾認同。在1989年處理民眾不滿情緒的時候,東德黨習慣性地以為,有憲法規定的領導權是天然合法的權力,是一勞永逸的,而沒有意識到要不斷地提高執政能力,提高為群眾服務的意識,才能保持黨的領導。同時,東德黨也沒有明確意識到,黨的領導權是人民賦予的,而人民是有權修改憲法的。相反卻錯誤地認為,民眾的很多意識或者是落后的,或者是受國外敵對勢力的挑撥和煽動,黨的任務就是教導和帶領群眾,規定他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這才是對國家和人民負責。這些對黨的先進性加以簡單化理解的定式思維影響著東德黨的領導人。
對于民眾從1989年春夏就開始表現出來的不滿情緒,曾英勇不屈地與法西斯作斗爭,并長期擔任東德黨政軍領導的昂納克及其他一些領導人卻無動于衷,我行我素,根本沒有意識到在沒有蘇聯庇護的情況下,群眾的不滿將導致政權喪失的嚴重后果。在這年10月6日東德舉行的建國40周年慶典大會上,昂納克仍然依照慣例發表了形勢一片大好的演說。這個天下太平的演說充分表明,廣大民眾與黨的領導人對社會和國家的看法已經脫節,而昂納克始終堅持認為他的看法才是正確的,他的經驗是經過火與血的歷史考驗的。最后導致的結果是:東德人民議院于1989年12月1日通過取消憲法第一條關于工人階級和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政黨領導地位的規定的提案。提案中提出取消這一規定的理由是,德國統一社會黨對造成東德目前的社會危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1989年12月3日,在廣大基層黨組織的要求下,德國統一社會黨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集體辭職,黨的基層組織的意見是,黨的領導集體對國家危機的形成和領導不力負有巨大的責任。換句話說,黨的基層組織認為:黨的領導層必須對自己的不作為負責。而造成這種不作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東德黨的高層領導自認為高群眾一等,漠視群眾的要求和愿望,把黨的先進性簡單地等同于一種政治責任,即黨帶領群眾向前進的責任。
毋庸諱言,我們確實不能忽視西方國家在1989年東歐動蕩時期的作用。但是,東歐國家1989年發生的重大變故是多方面的因素在共同起作用。所以,東德黨的領導把大規模的民眾行為簡單地歸結為敵對勢力的影響,顯然是忽視了國內民眾的自身愿望。而對于執政黨來說,準確地把握民眾的愿望和要求,在民眾能接受的條件下引導社會情緒,正確地運用國家政策來調控經濟,的確是執政能力強和執政經驗豐富的重要標志。
第三,用良好的動機和個人品格代替必要的透明的規章制度。
透明、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對于執政黨非常重要。一方面,能杜絕違背民眾利益的現象發生,因為程序上的公開透明能讓民眾知道決策和政策實施的過程,便于公眾的監督;另一方面,公開和信息對稱的制度也使別有用心的造謠者無機可乘。東德黨在這方面的教訓不可謂不大。像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一樣,東德黨內也有一些關于黨的領導干部待遇方面的特殊規定,比如特供商店,休假別墅,黨和各級領導人的車隊先行和特殊醫療服務等。但是,很多規定和具體制度都與普通民眾沒有溝通,人們只能從傳聞中窺視。1989年夏秋,就在東德民眾不滿情緒越來越大、各個城市都舉行游行集會的時候,忽然從西德媒體傳來許多關于德國統一社會黨最高領導層的特權、腐敗和濫用職權的消息。這對群情激憤的社會情緒來講,無疑是火上澆油??墒?,根據德國統一后做了定案的事實來看,這些來自西德媒體的消息完全是無中生有的傳聞或造謠。
有些謠傳簡直都是不著邊際的。比如說,1989年10月底,忽然傳出消息說,昂納克在某家瑞士銀行開有私人賬戶,其私人存款高達3億6753萬4192瑞士法郎。其實,這個銀行在瑞士根本不存在??删褪沁@一編造出來的謠言,卻在東德社會幾乎是立即獲得了很多民眾的認同。而此時的昂納克因為住房被查封,沒有住處,不得不在教會的安排下住在一個牧師處的情況卻無人關注。昂納克因病獲釋,為與家人團聚,飛往智利??墒怯姓l知道連這張機票都是國際民間組織提供的。
德國統一社會黨雖然存在政治失誤和官僚作風,但并不是一個腐敗的黨,也沒有特別嚴重的特權差別,可是為什么黨卻被這些關于腐敗、特權的謠言擊垮了呢?而西方國家的政府首腦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比東德范圍更大、規格更高的特權規定,可是他們卻能為本國民眾所容忍呢?東德黨這個慘痛的教訓表明,以為自己的主觀動機是好的,以為只要自己沒有做過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事情就可以了的觀點是幼稚的,任何好的動機和愿望都要通過制度和政策來向公眾展示。執政黨的所有活動都要納入法規法則,都應該公開透明,讓老百姓有知情權。這是執政技巧和執政經驗問題。
德國統一社會黨的黨綱和黨的宗旨在理論上都是以民眾的利益為最高準則,但是,黨在實踐中卻遭到了民眾的拋棄。這種現象說明,理想和原則需要有效的方法和正確的途徑來實施,而獲得這種有效方法和正確途徑的過程,就是積累執政經驗,摸索執政規律,提高執政能力的過程。東德黨的教訓告訴我們,只有為人民服務的愿望是不夠的,還要有完善的制度來保證,要有很強的能力來完成。也就是說,要想為人民服務不僅要有愿望,還要有執政能力,即執政技巧和執政經驗,才能把好事做好。
柏林墻被推倒已經15年了,當年的許多事情早已物是人非。但是,歷史的經驗教訓值得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