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時間:2022-04-21 04:55:00

導語: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無產階級政黨奪取政權不容易,執掌好政權更不容易。加強對權力行的制約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利益,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從這樣的高度來認識,切實加強和改進干部監督工作。

權力只有得到有效的制約和監督,才能健康有序地運行,才能朝著有利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方向發展。否則必將危及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有著70多年執政史的蘇聯共產黨的衰亡說明,增強執政能力,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始終是無產階級政黨執政后應當高度重視的問題。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共產黨被解散時,人民群眾沒有起來保衛蘇共,黨的各級組織也沒有任何抵制。蘇共為什么會落到如此悲慘的地步?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黨的肌體的退化,一些黨和政府官員的腐化變質,使黨的執政權力喪失了群眾基礎,成了為少數人謀取私利的工具,是一個根本性的因素。

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問題,高度重視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

早在延安時期,就深刻指出:“領導權不是向人能要來的,更不是強迫就能實現的,而是要在實際利益上、在群眾的政治經驗上,使群眾懂得哪一個黨好,跟哪一個黨走他們才有出路,這樣來實現的。”(《文集》,第3卷,59頁)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告誡全黨要牢記“兩個務必”。后來他把執政比作進京“趕考”。

鄧小平也反復地講,“我們黨成為執政黨,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執政黨也不是很容易當的?!薄斑M了城,執了政,做官的條件是具備的,這就最容易沾染官氣。”因此,他尖銳地指出:“不要以為有了權就好辦事,有了權就可以為所欲為,那樣就非弄壞事情不可?!保ā多囆∑轿倪x》,第1卷,303-304頁)“確認這個關于黨的觀念,就是確認黨沒有超乎人民群眾之上的權力,就是確認黨沒有向人民群眾實行恩賜、包辦、強迫命令的權力,就是確認黨沒有在人民群眾頭上稱王稱霸的權力?!保ㄍ希?18頁)

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的歷史條件下,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堅持與時俱進,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堅持、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要解決好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這兩大歷史性課題,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同志指出,“我們黨取得執政地位以后,獲得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條件,也增加了脫離群眾甚至腐敗變質的危險?!保ā墩撚兄袊厣鐣髁x〈專題摘編〉》,425頁)“我們黨是代表人民執掌政權,黨的全部活動都是為了保護和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如果不注意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不注意克服脫離群眾的現象,聽任腐敗現象蔓延,處于執政地位的共產黨也會蛻變,喪失人心。經濟搞不好會垮臺。經濟搞上去了,如果腐敗現象泛濫,貪污賄賂橫行,嚴重脫離群眾,也會垮臺。”(同上,426頁)“所有黨員干部必須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權、用好權,而絕不允許以權謀私,絕不允許形成既得利益集團。”(同上,644頁)

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從決策和執行等環節加強對權力的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強調:“堅決反對和防止腐敗,是全黨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不堅決懲治腐敗,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會受到嚴重損害,黨的執政地位就有喪失的危險,黨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毀滅?!秉h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進一步強調:“各級黨組織和干部都要自覺接受黨員和人民群眾監督。拓寬和健全監督渠道,把權力運行置于有效的制約和監督之下?!辈⒚鞔_提出了加強權力監督和制約的主要措施,為加強監督指明了方向。

應當看到,黨的各級組織是有吸引力、凝聚力、戰斗力的,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主流是好的,絕大多數黨員干部能夠嚴格按照黨的要求,恪盡職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黨有很強的執政能力。但是,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的歷史條件下,由于社會經濟生活日益多樣化,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資產階級和封建主義腐朽思想文化對干部隊伍的侵蝕不可低估。一些干部,包括少數高級干部,經受不住執政和改革開放的考驗,在權位、金錢、美色面前打了敗仗。如果任憑權力腐敗現象滋長蔓延,必然危及黨的執政地位。近年來,黨中央及各級黨組織堅持標本兼治,采取一系列重要舉措,不斷加大權力監督的力度,嚴肅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分子,純潔了黨的隊伍。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的頒布實施,使黨內監督走上了民主化、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當前要從加強監督入手,確保黨員干部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

一、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增強領導干部嚴格自律和接受監督的自覺性。教育是基礎。當前,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切實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權力觀教育,使每一個領導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增強接受監督的自覺性。而這種自覺性的培養和增強,要依靠干部的自我修養,依靠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教育,促使領導干部在接受監督上從被動變主動,從外在強求變內在需求,在行使權力時不忘用權的責任,不忘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從而更好地行使手中的權力。

二、進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強領導班子內部的監督。對領導干部的監督,最直接、最有效的是領導班子內部的監督。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也是對權力實施監督的有效方法和制度。有些領導干部之所以能以權謀私,憑個人主觀意志和偏好肆意用權,民主集中制流于形式是重要的原因。一旦民主集中制在執行中流于形式,“四個服從”的核心內容和實質意義就等于紙上談兵、毫無意義,在重大問題決策上少數人、甚至個人說了算的不良風氣必然盛行。所以,要解決好領導干部的權力監督問題,堅持執行民主集中制至關重要。要充分發揮民主集中制在權力制衡和避免權力高度集中方面的優勢和作用,以杜絕權力失衡而導致的腐敗。

三、進一步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加強黨內監督?!饵h內監督條例》明確了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主要任務和基本制度。落實好《黨內監督條例》,各職能部門必須認真履行職責,發揮應有的作用。紀檢機關是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要在黨委的領導下,改進方法,完善機制,切實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履行職責和行使權力情況的監督。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擔負著培養教育、選拔任用、管理監督干部的重要職責,要寓監督于培養教育的全過程,選拔任用的全過程,日常管理的全過程,做到領導干部的權力運行到哪里、領導活動進行到哪里,監督就實行到哪里,充分體現黨組織對干部的關心愛護,保證干部健康成長。同時,支持和保證人大、政府專門機關、司法機關依法履行監督職能,支持和保證政協依照章程開展民主監督,形成有關機關和部門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干部監督工作格局。

四、進一步加快民主政治建設,加強民主監督。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質,是保證廣大人民群眾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利。民主本身包含著制約和監督的要求,履行民主權利的過程本身也是監督制約的過程。一是履行民主權利客觀上要求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機關在行使權力時要公開。因為只有權力運作公開透明,才能使群眾對權力運作過程了解和熟悉,才能有的放矢地履行民主監督權利。而對權力運作要求公開,本身就是對權力的一種強有力制約。二是履行民主權利客觀上要求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必須具有社會性和群眾性。缺乏代表性和廣泛性的民主,顯然不是完善的科學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廣泛性和群眾性,決定了對權力運作監督制約也必須具有廣泛性和群眾性,這樣才能提高對權力監督的廣度和深度,效果才顯著。

五、進一步加快法制建設步伐,加強法律監督。成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黨”,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必須以推進民主、健全法制為重心。無規矩不成方圓。公共權力在運作過程中容易出現腐敗,除用權者個人素質差和有關制度不完善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對權力監督沒有嚴格的立法,導致人治色彩在一些單位和地方還比較濃,權力的運作隨意性比較大,腐敗的機會大、成本低。法律作為一種社會規范,一種強制性的制度,具有引導、評價、教育、約束等功能,對保證權力監督制約的權威性、強制性,提高監督制約的效力具有重要意義。要加快立法,在法律上明確監督主體和客體的權力義務、監督程序和實現方式,不但監督主體行使監督權時受法律的明確保護,監督對象接受監督和承擔不接受監督而產生的后果也要有具體的規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六、進一步加大懲治權力腐敗的力度。對權力要實行有效監督,必須標本兼治,在施之以教的同時,嚴明法紀。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把公共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腐敗者,必須依法依紀,堅決懲處,以表明黨和國家對權力實行嚴格監督的決心。也只有這樣,才能促使黨員干部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