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共產黨員踐行誓言經受考驗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時間:2022-05-23 05:11:00
導語:災區共產黨員踐行誓言經受考驗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四川省北川縣曲山鎮東溪村被安全轉移出來的村民,一直在流淚尋找他們的好支書朱華銀。朱華銀為組織疏散村民而一天一夜未合眼,在最后撤離時,他還執意要留下來照顧無法行走的重傷群眾。
像這樣把生的希望交給他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共產黨員,太多太多,以至于四川省委組織部迄今仍無法進行統計。省委書記劉奇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5·12”特大地震以來,災區各級黨組織、10萬多個基層黨支部、300多萬共產黨員,絕大多數都是好樣的,在抗震救災中充分發揮了領導核心、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抗震救災,街頭成立指揮部
重災社區,廢墟之上黨旗飄
紫東社區是都江堰市受災最為嚴重的社區,但他們同時又是城區災民安置最好的社區。這一切都源于社區擁有一支作風過硬的基層社區干部隊伍。
紫東社區一共有10位社區干部,其中8位都是共產黨員。地震發生后,社區黨總支書記李佳琦和所有干部“第一反應就是進入災情最嚴重的居民區救人”。他們沖進即將倒塌的樓房,背出5位老弱病殘者,沖進已經倒塌的房屋內用手挖人,直到雙手鮮血長流,社區主任巫練秋的家也在地震中倒塌,但沒有來得及去尋找自己的親人……
地震發生的當天下午,社區就在空地上成立了臨時指揮部,并把一面鮮艷的中國共產黨黨旗懸掛在臨時指揮部中。在抗震救災的這些日子里,所有的干部都堅守在第一線,每個人都踐行著自己的入黨誓言。
危急時刻沒有獨自逃生
組織自救率村民成功突圍
彭州市回龍溝景區寶山村與汶川縣僅一山之隔,是這次受災最嚴重的地方之一。
危急時刻,共產黨員干志軍沒有獨自逃生,他先是把村民郝曉蓉從快要塌倒的樓房拉了出來,緊接著又與老共產黨員謝正清順著呼救聲將腰部受傷的蔣明英救出來。當泥石流隨時有可能發生時,他又帶領13名村民緊急轉移。
撤離路上,干志軍、謝正清又聽見附近傳來呼救聲,他倆又不顧安危跑過去,將兩名被困游客救起。就在村民們逃離不到30分鐘,兩山的泥石流奔涌而下,村民們驚出一身冷汗。
在干志軍的帶領下,村民爬上距離河堤500米的半山腰,這時山上滾石越來越多,大家只好躲起來,不敢前行。晚上,天下著大雨,山里很冷,大家擁擠在一起,相互取暖。13日凌晨5點,見山里形勢越來越嚴峻,干志軍又繼續帶領村民們翻山越嶺前行……歷經31個小時跋山涉水,他們終于走出危險地帶。
疏散學生,最后一個走出教室
搶救學生,他“忘”了親生兒子
共產黨員、什邡市鎣華鎮仁和小學教師蔣順建平時一向低調做人,但在災難降臨時,他卻判若兩人。
當時,他正在給六年級同學講課。教學樓忽然晃動,瞬間教室桌椅晃動,書本滑落。“不好,地震,趕快往外跑!”蔣順建大吼一聲,隨即組織同學們有序地從教室前后門逃生,全班27名學生僅僅在30秒鐘內就全部成功撤出,蔣順建在學生后面,最后一個跑出教室。
就在蔣順建跨入操場瞬間,“轟”的一聲巨響,磚頭重重地砸在他身上。蔣順建回頭一看,教學樓頃刻間變成一片廢墟,哇哇的哭聲從中傳出,刺痛著蔣順建的心,他忍著傷痛,轉身沖入廢墟,用手一點一點地刨開磚塊、瓦礫,救出一個個學生。
當救護人員趕來時,蔣順建滿身血跡,累倒在廢墟上,而自己的兒子卻遇難了。
兩天僅吃了兩頓稀飯
及時救護百余名傷員
青川縣木魚鎮初級中學學生宿舍樓在震災中坍塌。居住其中的852名學生除459人逃離外,其余393人全部掩埋廢墟中……
在醫療救助現場,一支幾乎由清一色共產黨員組成的救援隊伍,真正體現了“一個黨員一面旗幟”。他們不停地為傷者包扎傷口、做人工呼吸,其敬業與愛心,讓所有在場的干部群眾動容。
他們來自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由共產黨員、外科主任萬里一帶隊。這支23人的醫療救援小分隊經過13個小時的長途顛簸,到達后立即投入工作。在兩天時間里,他們僅吃了兩頓稀飯,睡了3個小時,為100余名被營救出的傷員進行了及時救護。
將自家孩子交父母
為災區新生嬰兒哺乳
5月17日,互聯網上一張新聞圖片,頃刻間點擊率過10萬,網民把“救災時最美麗的女性”,“孤兒的警察奶媽”,“最最可敬的女黨員”等許多動人的稱號給予了她……
她叫**,是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隊一名29歲的人民警察,一個年輕的母親,一位中共黨員。災難發生后,她毅然將不滿半歲的兒子交給自己的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災的第一線。
綿陽江油市境內轉移了北川、平武縣數以萬計的受災群眾,各項救災物資紛紛告急。而在這當中最讓人揪心的,是嬰幼兒食品以及用具極度匱乏。
就在這時,在安置點協助工作的**主動提出,讓我去給災區群眾的新生嬰兒哺乳!當聽說有人來為嬰兒哺乳后,許多災民都抱著小孩來了??粗约杭业暮⒆咏K于吃上了一口母乳,受災群眾都激動得流下了熱淚。
母愛無邊,真愛無限。蔣曉娟,以一種大仁大義的責任感書寫了人民警察愛人民的動人詩篇,用自己平凡樸實的行動對生命進行了最高禮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