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橋架起集聚人才智力大通道
時間:2022-06-15 07:41:00
導語:跨海大橋架起集聚人才智力大通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跨海大橋開通后,寧波的區位優勢由此凸現,包括人才在內的各種資源要素更為直接地受到上海這一龍頭的輻射,寧波對長三角北翼乃至全國、全球的企業和人才產生越來越大的吸引力,高層次人才、高層次產業、高新技術以及各種資源要素,將比以往更加快捷、更大范圍、更大能級地流動,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建設的步伐將大大加快。我們要抓住機遇,變優勢為勝勢,全面快速地推進人才強市戰略,加快推進寧波創新型人才高地建設,做好承接上海的拔尖創新創業人才、高層經營管理人才、高級技能人才和承接高精尖產業、跨國企業、科技創新載體的充分準備,為寧波產業結構的優化、整體經濟實力的提升提供核心支撐。
一、打“親緣”牌,掀起新一輪柔性引才引智的高潮
寧波與上海,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脈相通,歷史淵源深厚,兩地有著親戚般的認同感。寧波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一方面盡其所能支援上海的各項建設,另一方面也依托對方的國際大都市優勢,加快了自身的現代化步伐。20世紀80年代,當時寧波人才極為缺乏,于是大批鄉鎮企業、民營個私企業,采取兼職、退休聘請等方法,柔性引進上海在職和退休的高級人才,依托這些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師”來借腦、借技術、借經驗,使企業做大做強。
今天,我們要大打“親緣牌”,掀起第二輪柔性引才引智高潮。依托上海,走向全中國、走向全世界,獵取國內外高端人才智力,柔性服務寧波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要深入開展柔性引才引智的課題研究,力爭年內出臺柔性引才引智政策;創新推進“聯系咨詢專家制度”,柔性聘請一批創新型領軍和拔尖人才作為政府的高級顧問,在政府重大決策中聽取意見建議,發揮他們在寧波實施“科教興市”、“科技興?!睉鹇灾械淖饔?;實施“高級專家智力服務寧波工程”,通過組織項目合作、技術入股等形式,幫助政府開展重大課題研究,解決企事業單位技術創新難題;鼓勵和支持企業以兼職、顧問、合作等方式柔性引進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和智力,并納入相關人才政策的保障范圍,充分發揮我市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人才、技術優勢,鼓勵和支持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教授以兼職方式,為企業提供各類智力服務。
二、打“地緣”牌,構筑長三角南翼創新型人才高地
大橋的開通,使寧波由長三角南翼的交通末梢變為交通樞紐,地理位置更加重要,寧波的海洋經濟、產業集群、先進文化、創新創業環境,給人才開發工作留下了無窮無盡的可能。在新的機遇面前我們要打“地緣”牌,充分發揮寧波的優惠政策對高級人才的吸引力,比如,無門檻的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政策,異地安家補助費政策,創新扶持政策等。我們要大力宣傳這些優勢,吸引更多的創新人才、高精尖產業和企業落戶寧波,引進更多的國內外知名中介機構、研發機構、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落戶寧波,率先實施寧波國家高新區創新型人才高地建設工程,發揮輻射和示范帶動作用,繼而構建長三角南翼創新型人才高地。
三、打“高新”牌,形成人才引領高新產業發展之勢
大橋給寧波帶來的“通道效應”,會讓企業與人才面臨走出去還是引進來的雙向選擇。在大橋經濟時代,人才工作的關鍵是做到留住寧波的創新企業和創新人才,大力引進培養和使用好引領高新產業發展的領軍拔尖創新型人才。
要堅持實施企業人才優先開發戰略,實施人才引領高新產業發展戰略,大打“高新”牌,根據市政府最新提出的“5+5”產業優先發展戰略,做強做優機電一體化的裝備制造、電子電器、汽車及零部件、石化和高檔紡織服裝五大優勢產業,做大做強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軟件及服務外包、醫療及保健設備五大新興產業的規劃目標,編制新的寧波緊缺人才開發導向目錄和緊缺人才指數體系,為企業人才引進和培養提供科學完整的信息保障;要堅持全面提高與重點建設相結合,堅持人才開發與科技教育發展相結合,堅持積極引進與自主培養相結合,堅持政府調控與市場配置相結合,完成企業人才“百千萬工程”集聚目標,完成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倍增目標,基本實現人才開放港、自由港、創業港目標;健全完善鼓勵人才創新創業政策、領軍拔尖人才引領產業發展政策等。當前要著力貫徹好《關于加快創新型領軍和拔尖人才引進培養的若干意見》,制定出臺具體實施辦法,兌現對落戶寧波并與單位簽訂5年服務期協議的創新型領軍和拔尖人才的補助政策,通過大力扶持和政策性傾斜,大力改善寧波人才環境,提升寧波的人才能級。
四、打“效應”牌,通過資源整合激發人才創新創業
沿海大通道一打通,區域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就會很快形成,同城效應、協同效應將成倍增長,從而使長三角的南翼、北翼實現了無縫對接。我們要大打“效應”牌,通過內部資源整合和外部資源利用,統籌聯動,綜合開發,謀求人才工作的新突破。
當前寧波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勵等各個環節上還存在一些制約瓶頸,造成高端人才稀缺、創新層次不高等問題。我們要把每一個難點問題當成一個項目,科學計劃,有效組織,精心管理,匯集各方力量,集中優勢資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引進重點人才上實施項目管理,在促進重點技術創新上實施項目管理,在開展重大人才活動上實施項目管理。要鎖定大上海、接軌大上海、融入大上海,強化與長三角城市間的項目合作交流,以項目為紐帶,逐步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要拓展合作的空間和內容,加強與國內重點城市、重點市場、重點高校的人才開發合作關系,開展人才市場異地招聘、合作招聘,開展高級人才異地掛職,接收合作高校研究生來甬開展項目社會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