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聯動走出黨建工作新路子
時間:2022-07-04 03:55:00
導語:上下聯動走出黨建工作新路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東省工商局黨組帶領全系統干部職工,在爭當科學發展排頭兵的實踐中,解放思想,用改革創新精神,在行政關系垂直管理、黨建關系屬地管理的領導體制下,積極配合地方黨委抓好工商系統黨的建設,充分發揮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作用,“支部建在工商所”,全系統1040個工商所,建立了1034個黨支部,覆蓋率達99.42%。通過打造“合力工程”、“基礎工程”、“民心工程”,走出了一條“條塊結合,上下聯動;以人為本,服務民眾”的黨建工作新路子。
省委書記同志在省委十屆三次全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關鍵在于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這充分闡述了各級黨組織在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中的地位和作用。省工商局黨組帶領全系統干部職工,在爭當科學發展排頭兵的實踐中,解放思想,用改革創新精神,在行政關系垂直管理、黨建關系屬地管理的領導體制下,積極配合地方黨委抓好工商系統黨的建設,充分發揮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作用,“支部建在工商所”,全系統1040個工商所,建立了1034個黨支部,覆蓋率達99.42%。通過打造“合力工程”、“基礎工程”、“民心工程”,走出了一條“條塊結合,上下聯動;以人為本,服務民眾”的黨建工作新路子,切實提高了基層黨組織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執行力。
建立黨建工作聯合領導機制,打造“合力工程”
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科學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和思想保障。這是省委、省政府《關于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的決定》提出的要求。省工商局黨組通過不懈努力,構建了地方黨委、業務主管部門密切配合抓黨建的工作新格局。
一是探索加強基層黨建領導的新方法,“三聯共建”形成抓黨建的新格局。按照中共中央“黨的組織關系實行屬地管理、業務工作實行垂直管理的基層單位,其黨建工作由地方黨委領導,業務主管部門黨組(黨委)指導”的規定,省局黨組為了更好地履行指導責任,加強調研,探索出了一條以“三聯共建”為載體的加強基層黨建的新途徑,即:市委組織部、市工商局、市直機關工委成立“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統黨建聯合領導小組”(即“三聯共建”),領導全市工商系統黨建工作,形成了由地方黨委統一領導,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黨建領導機構和工作機制,形成了地方黨委和工商部門齊抓共管的新格局。去年9月至今年上半年,經河源市工商局進行試點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河源市工商系統黨建工作規范管理權限,理順工作關系,明確工作職責,黨建工作更加有力有序。今年6月底,省工商局“三聯共建抓黨建”被評為“廣東省直機關黨建創新成果”。
二是建立齊抓共管黨建責任制,“三級共抓”增強抓黨建工作合力。聚合黨建領導者和指導者的力量,采取上下聯動、條塊結合的方法,建立市、縣、鎮三級地方黨組織和市、縣、工商所三級工商部門齊抓共管的黨建工作責任制,合力解決黨建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在工作層面上力求地方和工商部門黨建工作目標同向、工作同步、內容有機結合,在工作方法上采取市、縣、鎮黨組織和市、縣工商局、工商所“三級聯動”,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一級促一級,層層抓落實。同時,建立黨建工作聯席會制度,共同提升工商部門的黨建工作水平。
完善基層黨組織機構,打造“基礎工程”
抓基層、打基礎,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只有把黨支部建設好,“固本強基”工程筑牢,才能把黨建的成果最終轉化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堅實基礎。
一是工商所建立獨立黨支部。近年來,為有效整合行政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工商部門對工商所進行了大幅度的合并調整,由原來按鄉鎮設置工商所變為按經濟區域設置工商所,因此出現了一個工商所同時接受幾個鎮黨委領導、同一個工商所的黨員組織關系分別隸屬幾個鎮的情況。對此,在征得地方黨委同意的基礎上,提出了“支部建在所上”的指導意見,要求凡有3名以上黨員的工商所都要按照黨章規定建立黨支部。經過努力,目前全省工商系統(不含廣州、深圳)99.4%的工商所建立了黨支部(共1034個)。
二是加強工商所黨支部領導力量。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把科學發展觀作為選干部、用人才的重要標準。原則上由工商所所長擔任黨支部書記,黨政一肩挑。在選配工商所所長時,注意把能否勝任支部書記作為一個重要條件,加強對所長候選人德、能、勤、績、廉等五個方面的考察,做到讓善于科學發展的人上,不會科學發展的人讓,阻礙科學發展的人下,切實把好人選關。同時,在超過30人的工商所試行配備專職黨支部書記,以加強黨建工作領導力量。
三是以考核為手段鞏固黨建成果。制定科學的評價體系和考核標準,激發基層組織抓黨建的積極性,引導基層領導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將工商所黨組織建設納入全系統“基層建設規劃”,明確規定黨支部建設的標準和內容,列為對各級班子進行量化考核的內容。將政治工作成效與工商所及負責人的政績評價掛鉤,一年一考核,三年一評比表彰,進一步提高了單位主要領導抓黨建的責任感和主動性。
四是發揮組織優勢,提高黨支部履職能力。通過理順組織關系,調整組織結構,目前,基層黨支部實現了“五個能力”明顯提高: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明顯提高;履行職責的能力明顯提高;組織協調能力明顯提高;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服務地方發展的能力明顯提高。
五是在完善黨支部機構的基礎上,逐步理順基層黨組織領導關系。在當地黨委大力支持下,逐步在部分市縣(區)工商局設立了黨總支,領導轄區工商所黨的建設,納入縣(區)組織部門統一領導,進一步加強對工商所黨支部的領導與管理。
充分履行職能,打造“民心工程”
依法行政,嚴格監管市場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要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做好服務工作的責任日益突出。省工商局黨組要求各級工商部門做到監管與發展、服務、維權、執法的統一,為工商企業發展以及全民創業、群眾消費提供優質服務和良好環境,著力打造“民心工程”。
一是提高服務科學發展水平,為社會經濟發展護航。促進市場主體大發展,采取有力舉措支持個體工商戶升級為企業,引導個體私營企業向科技型、外向型企業發展,扶持港澳個體工商戶、臺灣農民個體工商戶發展,支持加快電力、文化、鐵路、金融體制改革。提升市場主體競爭力,推動品牌創新,指導企業爭創著名商標、馳名商標,指導擁有馳名、著名商標企業、商品知名度較高的企業開展注冊國際商標,培育廣東的國際知名品牌,深化創建區域國際品牌試點。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大做強“紅盾護農”品牌,以合同幫農、品牌富農、維權護農為載體,促進農村、涉農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制定適合涉農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急需的農業合同示范文本,抓好重點地區農業品牌創建培育,培育地理標志,建立重要農資商品數據庫,加大查辦農資案件力度。
二是開展維民生、促和諧行動,為民生民權保駕。健全紅盾服務維權網絡,加強12315行政執法體系建設,加快紅盾服務維權進村鎮、進社區、進學校、進市場、進企業步伐,今年全省50%的社區、20%的村建立工作站。加強消費維權制度建設,制定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總體規劃,強化12315管理制度建設,完善消費者與企業和解、經營者自律、消費糾紛調解、申訴舉報制度,探索小額消費爭議快速處理辦法,加大合同糾紛行政調解力度。開展服務領域“維權反欺詐”活動,預警提示信息,公布監督檢查結果,通報投訴舉報情況,加大格式合同點評力度。廣泛開展黨建“十百千萬民心工程”,各級黨組織組織黨員開展創建十條“誠信服務示范街”、設立百個“共產黨員先鋒崗”、培植千家“文明經營戶”、聯系萬戶工商經營戶活動,將共產黨員先進性體現在服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