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努力開拓黨建工作新局面

時間:2022-07-12 10:27:00

導語:全面建設努力開拓黨建工作新局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雙嶼鎮位于鹿城區城郊結合部,是溫州市的西大門,與甌江蓬萊江心嶼隔江相望。全鎮轄9個村、4個社區,面積19.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7萬,外來人口約20萬,是浙江省的“百強鄉鎮”。全鎮有各類基層黨組織38個,中共黨員673名;有村兩委成員54人。2003年,我鎮作為全區首批2個開展農村基層組織“先鋒工程”創建鄉鎮之一,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委組織部的指導幫助下,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緊緊圍繞“強核心、強素質、強管理、強服務、強實力”的具體要求,全面深化“三級聯創”活動,努力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建設水平,促進了農村黨建工作與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2003年,全鎮農民純收入達到7000多元,鎮黨委及5個“先鋒工程”先進村黨支部被區委授予“先鋒工程先進單位”,“先鋒工程”創建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回顧“先鋒工程”創建工作,我們主要是做到了“六個抓六個確保到位”

一是抓調研,確保對工作重點的認識到位。2003年7月,區委《關于認真組織開展農村基層組織“先鋒工程”建設的意見》下發后,鎮黨委高度重視,迅速組織黨委班子進行研究,一致認為,如實地了解和把握當前農村基層組織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高創建工作的針對性,是開展好“先鋒工程”建設的首要條件。通過召開村兩委座談會,進行實地調查和個別訪談,在認真分析總結近年來我鎮基層黨建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著重研究面臨的突出問題及存在的深層次矛盾,歸納總結了當前基層組織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村務規范化管理,村級組織合力,村兩委干部素質等方面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特別是當前農村中黨員的先進性難以體現,后備干部難以選拔,村集體經濟薄弱,使基層組織凝聚群眾的物質基礎缺乏,在部分村中出現了“集體經濟無實力,為民辦事無能力,支部缺乏凝聚力,群眾缺乏向心力”的局面。通過調研,鎮黨委提出了開展“先鋒工程”建設需要著力增強“四個作用解決好四個方面問題”的工作重點:即,要實現“五個強”的要求,關鍵在于要先“強”鎮黨委的龍頭作用和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解決好作用發揮問題;加強村務管理規范化建設,增強村級組織的合力作用,解決好有章辦事問題;全面實施農村基層干部的素質提升計劃,著力提高基層干部的素質和實踐創新能力,增強示范帶動作用,解決好本領危機問題;加大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拓寬經濟發展路子,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力,增強凝聚作用,解決好有錢辦事問題。

二是抓責任,確保明確目標責任到位。鎮黨委在廣泛調查、宣傳發動的同時,對實施“先鋒工程”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做出全面部署。建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副書記、組宣委員為副組長,各支部書記及有關人員為成員的領導機構,確定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格局,負責對“先鋒工程”建設進行面上指導。建立了創建活動的三級責任體系,即由鎮黨委與各創建村簽訂創建工作責任書,落實創建工作責任制度;鎮領導聯系解決創建村存在問題的聯村責任制度及駐村干部具體指導工作的駐村責任制度,形成了工作目標明確,任務明確,黨政干部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責任主體根據實際情況,對照創建要求,有針對性地采取工作措施,抓重點問題、突出矛盾和薄弱環節,研究制定“先鋒工程”具體實施方案。為了切實提高責任意識,鎮黨委適時在全鎮范圍內開展“一學三爭”競賽活動,以此營造氛圍,增強抓責任落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耙粚W”,就是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綱要》,掀起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三爭”就是爭創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爭當優秀黨務工作者。同時提出實施組織保證工程,具體要求做到“一四二二”,即“確定一個目標,做好四項工作,抓好二支隊伍,發揮二個作用”?!按_定一個目標”就是建設全面小康示范村,“做好四項工作”就是建設一個好支部、選配一個好書記、制訂一套完善的制度、理出一條奔小康的好思路;“抓好二支隊伍”就是抓好農村黨員隊伍、干部隊伍建設;“發揮二個作用”就是發揮黨員模范作用、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三是抓培養,確保素質提升明顯到位。針對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齡知識老化的問題,鎮黨委痛下決心,把提高干部素質問題作為當務之急來抓。1、按照村(居)基層干部隊伍建設要求,嚴格程序,把真正黨性強,有文化、有能力、年齡輕,有無私奉獻精神且群眾威信高的同志選入村兩委班子。堅持“兩推一選”,選出了19人新進村兩委班子,占原來班子總數的35.2%,大大增加了基層建設的新生力量和新鮮血液。2、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定期舉辦各類培訓活動。通過政治理論的教育培訓,努力提高村(居)黨組織班子成員帶領群眾調整經濟結構,發展農村經濟的自覺性和本領。通過政策、法律培訓樹立政策觀念,提高依法辦事的工作水平。同時由鎮財政出資,動員干部、黨員參加學歷培訓、技能培訓,6名鎮機關干部分別獲得大專、本科學歷。3、以成人高中文化補習班為載體,抓好農村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組織近名村干部和后備干部參加了農村干部大專班學習,不斷增強他們的服務能力、駕馭復雜局面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適應新時期的農村工作。在學習培訓中,鎮黨委特別強調各級干部要做到:既要敢于大膽為村民辦好事、辦實事,又要防止盲干,好心辦壞事;既要公開承諾當選后的宏偉藍圖,又要防止開空頭支票;既要講情義,又要講法,以理服人,融情于法中;既要全面工作重點抓,又要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既要大膽改革,創新發展,又要堅持一輪接著一輪干,“一幅藍圖畫到底”。要求在創建工作中要進一步發揮黨員的榜樣作用,特別要注重發揮無職黨員的作用,做到:觀念更新要先于一般農民;致富本領要強于一般農民;思想覺悟要高于一般農民;發展思路要活于一般農民;文化素質要優于一般農民;組織紀律要嚴于一般農民;奉獻精神要多于一般農民。充分運用示范引導、說服教育、商量辦事的辦法,組織和帶領群眾把農村各項事業建設好。

四是抓督查,確保管理制度落實到位。為了及時把握“先鋒工程”創建工作進度以及解決處理創建過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鎮黨委定期聽取基層組織建設情況匯報,6次召開黨委會、書記辦公室會議,3次主持召開村黨組織創建情況匯報會,4次召開基層黨建工作例會,研究部署創建工作。上半年,結合半年度檢查,重點對村務公開、村級會計鄉鎮工作、班子建設等著重進行檢查,并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了通報。2003年12月份,配合區委組織部又抽調骨干力量對開展先鋒工程創建工作進行認真檢查評估和考核打分。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及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在農村規范化管理方面,我們及時推出4項工作新制度,實施了一規、二則、三會、四制度,即行政村“兩委”干部廉潔自律行為規范;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黨員大會、村兩委聯席會、村民代表會;村務懇談會制度、民主評定村干部報酬制度、村務公開告知制度、民主評議會制度。在作風建設方面,結合“效能革命”和區委組織部實行的駐村干部“四雙一”制度,對駐村干部實行雙向選擇、承擔雙重工作職責、參加雙重組織生活,實施雙重評定考核;同時,對鎮村干部實行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AB崗位、失職追究制、績效考評制度。在黨員管理方面,嚴格執行區委組織部提出的發展黨員五項制度,即推優測評制、談話談心制、考察審核制、公示監督制、投票表決制。經過督查督辦,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規范化的軌道。2003年,全鎮發展黨員數,事項數等。

五是抓服務,確保務實作風轉變到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農村基層黨組織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職責和首要任務。我們認真總結“三個代表”學教活動和“兩個年”活動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健全了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建立健全為民辦事全程制和農技“110”服務中心制度,全面推行“民情系列制度”,完善辦公無休日、駐村服務日、聯系村戶等制度;有計劃地開展干部進村駐戶活動,經常性地開展“訪貧問苦送溫暖”活動,有針對性地集中解決一批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以“平安村(居)”創建為載體,建立巡防隊伍并組織治安巡邏,防止各類事件的發生;加強對村(居)的環境衛生治理力度;美化村容村貌,營造舒適、整潔的生活環境;以鎮“金海岸”文化陣地為依據,組織文藝演出隊伍到村(居)進行巡回演出,給群眾帶去喜聞樂見的節日,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

六是抓投入,確保創建基礎夯實到位。鎮黨委為努力發展壯大鎮村集體經濟,實施“強鎮富民”工程,采取了具體的措施:1、以建設特色工業園區為抓,狠抓工業經濟發展。2003年,我鎮突出重點做好工業產業結構調整,企業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同時,加大了工業技改投入,切實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全年實現工業產值29.1億元,財政收入8000萬元。2、認真解決失地農民出路問題,帶領失地農民發展經濟。如前陳村,兩委班子平均年齡不到30歲,但干勁十足,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他們利用43畝二、三產留地開發建成出租廠房,鼓勵村民集資成立股東大會,切實幫助解決失土農民就業和生活問題。3、是科技示范,提高傳統農業經濟效益。區位優勢使傳統農業日益弱化,鎮黨委積極多渠道籌集資金發展農業,引導各村改變傳統農業生產,全面進入示范效益農業園區生產,投入10萬多元對園區大棚薄膜全面更換,提高了園區的經濟效益。農民收入由原來的人均4000元,上升到7000元,有效地縮短了區域經濟差距。同時,各村黨組織也積極運用農村服務站切實做好“三農”服務。讓農民在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生產環節都能得到良好的技術、信息支持,使農民在有限的土地上產出最好的效益4、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巨資,完成了灣底路的建設、牛嶺辦公大樓前綠化建設和騰龍超市周邊的下水道翻修;嵇師、正岙、中央涂、潘岙等村,建設泄洪道、臨時防洪堤及三面光水利渠道;鎮二小進場施工,鎮中心幼兒園也在籌建中……

二、主要成效

由于領導重視、任務明確、措施有力,我鎮“先鋒工程”建設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廣大黨員群眾普遍反映,建設工作扎實有效,特別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了明顯增強。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基層領導班子堅強有力,結構合理,功能優化。鎮領導班子政治堅定、開拓進取、團結協調、勤政廉潔,黨委凝聚力、戰斗力強;形成了以中青年干部為主體的梯次配備。村級組織健全,黨組織有凝聚力和號召力,黨組織書記和村級領導班子在群眾中有較高的威信;村黨組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保持在40歲左右,并有一批35歲以下的村黨支部書記,建立健全了后備干部選拔、培養、鍛煉、使用機制。

二是村兩委的整體素質提到提高。通過先鋒工程建設,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和黨員參加學習培訓,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執行黨的農村工作方針政策的水平進一步提高,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做好新時期農村工作的能力進一步提升。鎮黨政領導干部大專以上學歷的達到90%以上;村黨組織書記高中、中專以上學歷的達到50%以上,45歲以下的村黨組織書記都達到高中或中專以上學歷,并有一批達到大專以上學歷。45歲以下的農村基層干部和黨員都掌握了1—2門現代農業適用技術和經營管理知識。

三是組織管理進一步民主規范。鎮和行政村各類組織統一協調,管理民主規范。鎮領導班子堅持民主集中制,鎮黨委總攬全局,領導有力。村組織工作制度健全,村民對村務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得到有效保障,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統一協調的運行機制逐步完善。

四是干部作風得到進一步改進。結合“效能革命”等活動,全鎮實施了機關干部留鎮夜宿制度,夜宿期間到農戶與農民促膝談心,真正做到知民心、順民意、解民憂,切實解決了干部“走讀”問題。各單位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樹立干部形象,把“便民利民為民”作為長效機制來抓,及時召開村民民主聽證會,充分聽取村民意見,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廣大基層黨員干部在鞏固擴大“三個代表”學教成果的過程中,認真走訪了重點戶、問題戶,檢查反饋整改措施落實情況,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五是農民進一步得到了實惠。鎮村干部能認真對待群眾意見,將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逐一登記,并積極落實。如營樓橋村“兩委”,多渠道發展村級企業,村級經濟不斷壯大,參與市場經濟競爭實力大大增強。2003年,該村以發展“三產”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農民收入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全村實現工業產值1.7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9829元。全鎮各示范村工業產值與去年同比增長15.3%。村黨組織以實實在在為農民提高收入的工作成效,贏得了村民的擁護。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擴大創建成果。農村基層組織“先鋒工程”建設依然是今年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重點,要在鞏固去年創建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創建力度,在剩余的行政村中選擇若干個具備條件的村作為第二批“先鋒工程”創建對象,擴大創建面和創建成果,使之成為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村鎮管理科學規范、精神文明協調共進、農民群眾擁護滿意的先進基層黨組織,為保證5年規劃任務順利完成創造積極條件。

2、深化“三級聯創”。今年中央對“三級聯創”活動的目標要求作了適當調整,把村黨組織、鎮黨委建設的目標要求統一規范為“領導班子好、黨員干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建設業績好、農民群眾反映好”新的“五個好”,將“三級聯創”活動規范為創建“五個好”村黨組織、“五個好”鄉鎮黨委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市)活動。為此,我們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切實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進一步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基層干部積極投身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不斷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提高農村黨的建設整體水平。

3、加強班子建設。大力加強鎮村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的素質建設,轉變觀念,改進作風,完善制度,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要在轉變觀念過程中實現黨組織領導方法和領導方式的調整,切實體現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要下大力氣抓好自身建設,塑造農村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提高村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群眾公認度和社會影響力,使全鎮農村基層領導班子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4、狠抓制度落實。即主要抓《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制度》、《駐村干部中“四雙一”制度》、《在農村發展黨員工作中實行五項制度》等3個制度的落實,將各項制度落實較好的具有借鑒價值的單位作為示范單位,加以經驗總結,繼而保證各項制度在全鎮各行政村全面推開實施。

5、加強分類指導。針對不同的行政村提出不同的具體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分類指導。重點是在提高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實踐“三個代表”的自覺性和能力素質上下功夫,切實轉變領導方式,改進工作方法,提高總攬全局、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