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執政地位的關鍵
時間:2022-07-13 09:41:00
導語:鞏固執政地位的關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政黨要推進自身綱領的實踐,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起關鍵性和決定性作用的是,有沒有政治品質高尚和政治智慧成熟的高層領導集體帶領全黨不斷進行理論創新,用發展著的理論來指導發展著的實踐。
十六大以來的兩年間,以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實踐的發展和理論運用,集中全黨智慧進行了理論創新,這不僅充分展現了以為總書記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政治品質和政治智慧,而且充分展現了他們的政治風采。
1、堅定的政治立場和對黨的事業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與時俱進地進行理論創新,運用發展著的理論指導發展著的實踐,是要冒政治風險的,甚至是要付出代價的,處于領袖地位的政治家們更是如此。以為總書記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短短兩年間就進行了“科學發展觀”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理論創新,就是因為具有了這種政治立場和堅定信念。
2、高遠的戰略思維、寬廣的世界眼光和實事求是的思想境界。“科學發展觀”是在總結國際上發達國家發展史的經驗教訓,深刻剖析和針對我國發展進程存在的突出矛盾基礎上所產生和形成的一門科學理論。“執政能力論”則是建立在總結國際上許多老牌大黨因能力弱化而喪失執政地位的教訓和黨執政能力與執政使命不相適應狀況基礎上所形成和產生的理論成果。兩大理論成果對國內外和黨內外的發展新態勢作出了系列化的新判斷,對面臨的各種新挑戰提出了新對策,對加快發展和加強黨自身建設的新任務形成了的新思路。不僅具有極強的實踐性,而且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3、傳承前人、繼往開來的政治品德和好學勤思、善于改革創新的理論勇氣。在傳承方面,一是與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一脈相承;二是與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體系一脈相承;三是與黨的十六大精神一脈相承;四是與發展著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創新方法一脈相承。在改革創新方面,絕不是簡單的模仿照搬,翻新花樣,淺嘗輒止,而是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時代變化和實踐的發展,著眼于實踐需求和理論的運用來進行,講求理論感召力和說服力。兩大理論成果所作出的理論判斷,所進行的理論概括,所提出的改革舉措,所謀劃的制度設計,所形成的發展思路無不體現這兩個鮮明的特征。
4、濃厚的民主政治意識和堅持群眾路線的優良作風。民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是黨的生命。這兩大理論創新成果,從形成過程到科學內涵都充分體現了民主精神和群眾路線,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兩大成果關于推進民主政治建設步驟、要求和措施等方面的內容相當豐滿,包括推進民主決策,完善民主執政方式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在內的新觀點、新要求、新措施合共就有23處之多。在形成過程上,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黨內外意見的基礎上,兩大成果從起草到成文還分別召開了征詢各階層和派意見的會議達數十次之多,并且分別進行過數十次的修改。正是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吸納了黨內外各階層的先進思想元素,才使這兩大理論成果一經產生就被全黨和全國人民所認同接受,成為指導和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
5、團結奮進的高尚情懷和謀大事、創大業的精神風貌。如果沒有團結奮進的高尚情懷和謀大事、創大業的精神風貌,任何政黨尤其是大黨是無法完成任何創新的,更難于創樹大業。這兩大理論成果,一個回答的是,在發展的新階段和關鍵時期,如何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避過發達國家歷史上走過的彎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另一個回答的是,在國內外錯綜復雜和黨內發生許多變化新情況的環境下,如何以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加強黨的建設,增強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進而推進黨執政使命的實現,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
6、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品質和想民、利民、愛民的親民情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我們黨的最高利益。群眾觀點和人民利益是這兩大理論成果的核心內容。如“科學發展觀”突出的主線是,堅持以人為本,強調發展主體在人民,發展的目的為人民,發展的成果利于人民。又如,“執政能力論”突出的主線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強調增強執政能力是人民的要求,執政力量的源泉來自人民,執政方式是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增強執政能力的根本出發點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從黨內到黨外,從上到下,之所以對這兩大理論成果擊掌稱好、自覺實踐,根本的一點就是突出了群眾觀點和人民性,符合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愿望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