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

時間:2022-07-14 10:38:00

導語:構建和諧社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執政理念的重大突破,也是當前的新使命、新任務,這對組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勢下的組織工作,必須以實現社會和諧為己任,始終圍繞“和諧社會”、“和諧發展”的工作大局,建設“和諧組工”,樹為和之心,干促和之事,為蒼南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快速飛展提供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持。

一、在工作理念上,要從重“以事為本”向更重“以人為本”轉變

組織工作從“以事為本”向“以人為本”轉變,其根本目的是要通過激發干部、人才、黨員隊伍的積極性創造性,更好地推進黨的事業發展。千秋大業,在于得人。人在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用好一個干部,就能發展一方事業。同時也能使干部在事業發展的過程中體現自身價值。因此,要找準人和事業的最佳結合點,在用人過程中實現振興事業和發展人的“雙贏”。

1、要依據事業培養人。重點圍繞“創新創業”、“第三次跨越”、等發展戰略的需要,進一步調整交流經濟建設等方面的急需人才和高層次領導人才,把一批懂經濟、善經營、具有較強開拓精神和創業本領的優秀年輕干部放到建設發展的第一線,把優秀干部選派到重點工作、重點工程和重要崗位上挑重擔,經受實踐鍛煉。近年來,蒼南縣先后選派近3000名縣、鄉機關干部到村企擔任農村工作指導員,錘煉作風,提升素質和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要圍繞事業使用人。堅持選人用人的十種基本態度選人用人,支持認真工作的人、親近苦干實干的人、關心政績突出的人、器重改革創新的人、舉薦年輕有為的人、培養德才兼備的人、遏制跑官要官的人、疏遠弄虛作假的人、冷淡平庸無為的人、監督少廉寡恥的人。要優化干部的知識、專業和年齡結構,形成合理的結構配備,充分調動各年齡段、各層次干部的積極性。要使班子團結共事,補臺不拆臺,幫忙不添亂,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工作的強大合力。

3、要服務事業發展人。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的五個層次,人的自我實現是最高層次。發展人是用人的根本目的。因此,要把干部作為一種寶貴的、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資源,把他們用在其時、用在其位、用之所長,使他們展其才、盡其用。把干部放在最能發揮其作用的崗位上,最大程度挖掘干部的潛能,充分調動干部的積極性,讓最活躍的因素在發展的事業中實現價值的最大化、以人的全面發展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

二、在工作思路上,要從重“思想公正”向更重“制度公正”轉變

制度建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特點,必須要有體現公正的制度以及保證制度得到公正的落實。

1、要探索建立量化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罢d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冃Э己私Y果只有真實反映群眾意愿,才能保證其客觀公正性。因此,在績效考核測評過程中,要增加參加測評的群眾代表比例,讓群眾代表占參加測評總人數的50%以上。要改進群眾代表推選和參與測評的方式??赏ㄟ^基層群眾推選、紀檢監察部門審核,電視臺公示等程序,從社會各行各業中推選出群眾認可、敢講真話、堅持原則、有一定參政議政能力的群眾代表對領導班子和干部進行社會公認評估。把城鄉人民群眾的實際收入增長、促進社會就業、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青少年的入學率等等都納入干部政績考核體系,使之成為硬指標。

2、要探索建立民主開放的選拔任用機制。黨的干部人事制度關系到黨的執政能力的高低。用什么方式選好干部,配強班子,既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標,更是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傳統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中,高度集權客觀上導致人身依附關系,過度保密客觀上導致暗箱操作,剛性指標客觀上導致周期性硬性配額和指標性方式配置。建立民主開放的選拔任用機制,就是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優秀干部選拔出來。近年來,蒼南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先后建立了科局級干部任職資格考試和公開選拔制度,后備干部選拔、培養聯動制,干部跨部門競爭上崗制,干部任免票決制,民主推薦提名制和干部任免票決制等,形成了公道、公正、公開、公平的選人用人機制。

3、要探索建立立體全面的監督管理機制。必須擺脫傳統的思想觀念和固有的思維方式的束縛,放開視野,敞開思路,置身更高的層面、更大的空間、更寬的領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新形勢下干部監督管理工作的全面創新,逐步確立以“立體、寬帶、剛性”為特征的干部監督工作新思路。要從封閉式監督向開放式監督轉變,成立專兼職干部考察員隊伍,在更廣泛的社會空間內“透視”考察對象。監督的運行程序要由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監督轉化,建立領導干部問責制,起到超前防范性監督的作用。監督渠道要由單一型監督向復合型監督延伸,特別要進一步改進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辦法,堅持任期審計與離任審計、定期審計與隨機審計相結合,防止和克服干部在任虛假繁榮,離任留下窟窿的現象。

三、在工作方法上,要從重“整體推進”向更重“重心下移”轉變

在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各項工作的同時,堅持重心下移,集中精力抓好基層基礎工作,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和基層黨員干部在維護穩定、化解矛盾、推進發展方面的主力軍作用,提高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

1、要更加重視關心愛護基層干部。和諧社會不能只講物質利益,不能只靠調解社會分配來實現和諧,要以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來引領社會和諧。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來自于基層黨員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按照“三真”的要求,真正做到把工作著眼點放在基層,堅持工作重心向基層轉移、干部調配向基層傾斜、組織關愛向基層傾注。要建立實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切實關愛農村干部,充分調動廣大基層黨員干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近,我縣正在研究制定《關于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的意見》,縣財政打算每年拿出1000多萬元用于關愛村干部,從制度上保障村干部待遇,解決村干部“進無路、退無保、報酬低”等實際問題,解除其后顧之憂,以達到農村干部留得下、穩得住、有奔頭的目的。

2、要更加重視村級組織陣地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更加需要堅強有力的基層組織。近年來,蒼南縣先后投入4000萬元,實現了“村村有址”議事的目標。要堅持建成一個,開放一個,發揮作用一個。充分利用活動場所,定期召開黨員議事會、村民代表議事會、“一事一議”討論會等,及時向黨員群眾公布重大決策、財務、民政等村級各項事務,保障黨員群眾對村級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采取以會代訓、專題輔導等形式,積極開展黨員經常性教育、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法規政策的宣傳普及,真正讓活動場所“活”起來,確保人常在、門常開、事常辦,既方便群眾辦事,又增加集體收入。

3、要更加重視困難群眾幫扶工作。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和脫貧致富問題就是突出表現。如何兼顧好這一特殊階層的利益,這對我黨的執政能力是一大考驗,作為黨的組織部門和組工干部,必須關注這一群體,把解決好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提高到增強黨的執政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想方設法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要在黨員干部中深入開展“走進矛盾、破解難題”專項行動,真正走進情況復雜的基層一線、矛盾突出的熱點區域、急需幫扶的困難群體,關注民生,排憂解難,積極幫助群眾解決“最難”、“最怨”、“最憂”、“最盼”、“最急”的事,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要求、解決利益矛盾,自覺維護安定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