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職能有為

時間:2022-07-14 03:54:00

導語:履行職能有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為了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轉變政府職能,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這些措施的核心在于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我們裕華工商分局黨委在深入開展“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黨課教育活動的基礎上,履行職能、服務經濟,為轄區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統一思想,深化認識。一是樹立“三共”思想。工商部門實行垂直管理,但我們的工作職責和管轄區域在地方,管理對象在地方,黨的組織關系在地方,干部職工的工作生活在地方,地方經濟繁榮,我們才能得到發展;地方經濟衰退,也是我們的恥辱。我們的職能與地方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是內在一致的,服務地方經濟并不是服務地方保護。因此,我們在本局內教育全體干部職工要樹立與地方黨委、政府和工商企業興衰與共、榮辱與共、甘苦與共的思想,齊心協力抓發展,一心一意奔小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取得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才能為我們的管理和執法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二是強化“三位”觀念。一是讓主人優位。真正做到工商搭舞臺,企業座前排。今年6月份,我們召開了部門與負責人參加的懇談會,征求意見,聽取建議,承諾了六項整改措施。二是讓公仆歸位。工商干部作為人民的公仆,我們要樹立執法就是服務的觀念,徹底摒棄“管理就是收費,執法就是罰款”的錯誤觀念,轉變作風,優化服務。三是思想換位。體諒、理解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從事經營的艱難和辛苦。三是開展“三關”教育。我們要求全體工作人員認真處理好局部與大局、部門與中心、短期與長遠的關系,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牢固樹立中心意識、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真正過好“權利關、地位關、利益關”。通過開展“三三”教育活動,干部職工的思想認識有了很大提高,觀念有了很大轉變,做到服務經濟不缺位,加強監管不越位,公正執法不錯位,獲得了區委區政府的好評。

二、強化措施,落實整改。一是從群眾需要的地方抓起,在優質服務上做文章。首先是推行了“六公開”。為了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我們向社會公開辦理證照的前置審批文件,公開收費項目,公開收費標準,公開辦事程序,公開辦事時限,公開舉報電話,使工商工作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得到了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其次,是推行了首辦責任制。在機關及基層各所全部建立了一個窗口對外的綜合辦公大廳,集中辦理證照等工商業務,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在大廳內推行了首辦責任制。過去經營者到分局機關以及到工商所辦事上下跑、左右跑,前后找,現在只進一個門,只問一個人。第三是推行了五項服務。我們規定在服務上做到限時服務、延時服務、連續服務、上門服務、規范服務,因此,極大地方便了服務對象,深受辦事者的歡迎。如個體工商戶證照一天內辦結,企業證照在7個工作日內辦完。二是從群眾有困難的地方做起,在多辦實事上下功夫。去年我局在受領進駐井陘顯孫莊鄉東白花村及平山縣營里鄉桑林口村兩個扶貧工作任務后,局黨委十分重視,迅速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工作隊,有效利用工商監管市場的優勢,先后提供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信息52條,并帶領部分村民到外地考察論證,參觀學習,廣尋致富門路。先后走訪種植單位9個,考證發展項目7個,確定發展項目4個,工作隊還與井陘民政局、環保局、農業局、水利局、交通局、工商局、稅務局合作,申請立項2個,爭取扶助資金20萬元。完成盤山公路改擴建,水泥硬化路面3.7公里,協調國土資源局,審批資源開發證,招商引資,上馬石子廠5個,立項上馬的通山公路已掘進50余米,預計年內完工。我局還在經費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擠出3萬余元積極支持扶貧項目開發,協調縣扶貧辦支持扶貧款6萬元,用于支持扶貧開發。當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成為政府的難點、也是媒體焦點和社會熱點,我們利用監管個體經濟、聯系個私業主的工作便利和個私協會凝聚個私業主的職能優勢,廣泛深入開展了下崗職工再就業幫扶活動,據統計,僅去年,通過我局個私協牽線搭橋,就為738名下崗失業人員找到了就業崗位。三是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在日常監管工作上,一些企業提出的“重復檢查,交叉執法”的問題,我局黨委迅速研究,進一步重新明確了分局綜合執法科及基層各所的職責范圍,同時規定,對轄區各企業進行監督檢查時,實行登記備案制度,避免重復檢查,多頭檢查,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另外,我們主動整合機構,將原來機關的綜合執法一科、二科、12315投訴中心三個執法部門合并為一個經濟檢查大隊,從體制上解決了多層執法、多頭執法、交叉執法的問題。

三、加強監管,服務經濟。一是深入開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先后開展了清理無照經營,整頓加油站、集貿市場、汽車修理市場、打擊非法傳銷、制假售假、虛假廣告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由此,進一步凈化了市場環境,維護了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二是發揮登記注冊優勢,先后幫助50個集體和獨資企業改為有限公司,幫助企業建章立制,改善經營機制,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三是改進工作方式,轉變工作作風,對申請辦理10戶以上和年檢比較集中的企業推行上門服務,從局長到一般干部與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結對子,確立幫扶對象,及時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繼續開展“走千家,訪萬戶”活動,推進換位思考,在分局內開展企業有困難,我們怎么辦的大討論,增強了廣大干部職工的服務意識,今年以來,共為企業辦理上門年檢410家,上門辦照586家,受到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