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崗設出活力定責定來民心
時間:2022-07-15 10:13:00
導語:設崗設出活力定責定來民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由于對農村無職黨員的教育管理跟不上社會變革和發展的需要,使一些農村無職黨員的黨性意識逐漸淡漠,有些只顧自己致富,對帶領群眾致富和集體事業不熱心,有的甚至參與封建迷信和賭博活動,在黨員和群眾中造成了不良影響。個別農村黨員中存在著“各種各的地、各管各的田,黨員不黨員、只差兩角錢”的錯誤思想認識;部分農村黨員年齡老化、宗旨淡化、作風弱化。針對這些情況和問題,在新農村建設中,為了切實加強對農村黨員的教育管理,充分發揮農村無職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試點的基礎上,我們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通過3年多的實踐,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因地制宜,因崗定責,科學設崗。為了做到設崗科學,我們對農村黨員的基本情況和農村生產生活實際進行調查摸底,詳細了解了黨員的年齡結構、文化程度、能力水平、政治素質、分布情況以及家庭狀況等,掌握村組地域分布、人口結構、林木種植、耕地分配、村組公益、水利排灌設施以及村級經濟發展、農戶主導產業、民風民情等第一手資料,收集整理了農民增收、農民負擔、社會治安、村務公開、公益事業興辦等方面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找準了需要黨員發揮作用的支點。在此基礎上,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設崗、按需設崗的原則,以村支部為單位,為無職黨員設置了經濟發展、村務監督、公共事務、思想政治4大類18個崗位,每一個崗位根據村上的不同情況規定了不同的工作職責。設置的崗位基本涵蓋了當前農村工作的各個方面,明確規定了上崗黨員的工作職責和任務,從而為無職黨員發揮作用指明了方向。
(二)嚴格程序,雙向選擇,確定人選。要求上崗的無職黨員必須是思想品質好、熱心公益事業、身體健康且未擔任村、組干部的農村黨員。在廣泛動員的基礎上,采取雙向選擇的辦法,通過自薦、遴選、公示、培訓等程序,使認崗對象順利上崗。一是自薦報崗。村黨支部將崗位名稱、職數、職責公布于眾,由無職黨員結合自身的年齡、文化、體能、資歷、特長、居住環境等實際情況,自主申報一個或多個崗位。二是支部議崗。黨員個人自主申報后,村黨支部本著擇優選配、統籌調劑的原則,召開支委會和黨小組會對每個黨員所報崗位進行討論,初步提出上崗人選,并及時與黨員本人溝通,保證每個崗位都有黨員,每個申報黨員都有崗位。三是擇優定崗。村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參與競崗的黨員逐個進行競崗演說,陳述其如何履行崗位職責,然后由到會黨員根據其能力、平時表現和承諾情況,表決確定上崗人員。四是公示明崗。通過村務(黨務)公開欄或召開會議等形式,向全體黨員和村民公布無職黨員認崗、定崗情況和崗位職責要求,讓上崗黨員自覺接受群眾監督。五是持證履崗。人員確定后,村黨支部向上崗黨員頒發黨員上崗證,并與上崗黨員簽訂崗位目標責任書,要求其持證上崗,履行職責。黨員上崗前,各鄉鎮黨委集中對上崗的無職黨員進行了崗前培訓,使他們掌握相關的政策法規,明確各自的崗位職責,掌握工作方法,提高履職技能。
(三)加強管理,完善機制,激發活力。制定了《農村無職黨員上崗工作制度》、《農村無職黨員工作考核制度》,設立了“兩簿一表”(履崗日記簿、履崗記事簿和無職黨員履崗考評一覽表),要求每位上崗黨員每月集中上崗4-5天,幫助村上和群眾解決問題2-3件,向黨支部報告信息2條以上。同時,實行“一月一匯報,半年一小結,年終一總評”制度,要求上崗黨員每月在黨日活動時要向支部匯報履職情況,每半年在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上進行一次述職,年終以村黨支部對上崗黨員進行一次綜合考評??荚u分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等次,對評為優秀等次或做出顯著成績的黨員,村黨支部給予表彰獎勵,并在實用技術培訓、支柱產業發展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或資金扶持;對年齡較輕、有培養前途的上崗黨員列為村、組干部的后備人選進行重點培養;對評為基本稱職的黨員實行待崗,在黨員大會上做自我檢查,由黨支部進行誡勉談話,進行崗位再培訓,合格后再重新上崗;對評為不稱職等次的黨員做下崗處理,限期進行整改。
通過開展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取得了以下4個方面的成效。
一是調動了黨員的積極性。通過為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激發了廣大無職黨員的政治責任感和工作熱情,黨員由過去的不愿管事、不會理事、不便做事變為現在的上崗光榮、在位有責、依職服務、按責理事,黨員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變化,政治責任感、榮譽感和作為感明顯增強。柔遠鎮劉臺村黨員鮑興貴擔任環境衛生監督崗后,針對個別巷道環境衛生臟、亂、差的現象,一方面經常到群眾家中做思想工作,勸說他們要講究衛生,不要隨便亂扔亂倒垃圾;另一方面堅持每天對各個巷道巡視一遍,主動清理巷道垃圾,監督農戶和巷道的環境衛生,使農村環境衛生有了較大改觀。鎮羅鎮沈橋村的3名黨員擔任村務監督崗后,直接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對群眾關心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解釋答復,積極向黨支部、村委會反映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受到了干部群眾的普遍歡迎。村干部深有感觸地說:“有了這些無職黨員的參與,群眾的情緒理順了,我們的手腳騰開了,抓要務的精力更集中了?!?/p>
二是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由于無職黨員是經過黨員大會表決后上崗的,平時與群眾無利益沖突,隔閡小、關系近,設崗定責后,無職黨員協助村上開展工作,一改過去的工作方式方法,很多村委、支委難以辦好、協調好、處理好的事情都得以順利落實?!盀榇迕穹铡笔嵌◢彾ㄘ煹囊粭l“紅線”,設崗定責活動始終堅持“設必要崗,建民心崗,置服務崗”,所有崗位都力爭符合當前農村實際,反映農民的要求,無論何種崗位、哪條職責都是為民所設、為民所定、為民所想,4大類18個崗位的設置都力爭反映村情民意,通盤考慮“監督”兩字。自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先后有15000多名農村無職黨員積極“上崗”,共向村上反映有關村情民意的意見和建議2200多條,協助村組干部為群眾辦實事、好事28000多件,協助調解各類糾紛860多起,收集傳遞致富信息5600多條,極大地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三是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通過競崗上崗,讓那些有一技之長、會經營、懂市場的黨員有了用武之地,通過他們的示范帶頭,使農村形成更多的經濟利益共同體,實現了資源共享、共同發展。鎮羅鎮沈橋村60歲的老黨員萬吉忠上了科技示范崗后,帶頭引進示范種植“獨根紅”弓棚韭菜,兩年間他將種植面積擴大到6畝,用實實在在的效益說服、引導群眾。在他的帶動下,全村弓棚韭菜面積發展到1359畝,僅韭菜一項全村人均增收130元。原鎮羅村黨支部書記張學興因家庭負擔較重,為了照顧家庭,他辭去村上的職務后上了勤勞致富崗,針對群眾不愿進入設施蔬菜基地種植大棚的情況,他不怕風險,親自做示范,投資7萬元搭建了4座大棚。在他的帶動下,全村發展蔬菜大棚700余畝,每個棚經濟效益超過15000元。據統計,活動開展以來,已有1900余名無職黨員成為科技示范戶和勤勞致富戶,帶頭種植優質蔬菜16000畝,發展50棟養殖園區24個、養豬大戶130戶、個體工商戶160戶,創辦個體私營企業26家,幫帶2600戶農戶走上了致富道路。
四是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無職黨員上崗后,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出現了比帶頭致富、比社會奉獻的生動局面,打造了一支不要報酬的“永久牌”農村工作隊?,F在,村黨支部的“耳”多了、“嘴”多了、“腿”多了,村黨支部的工作得到進一步延伸。沈橋村以前是鎮羅鎮的后進村,黨支部凝聚力不強,產業結構調整等重點工作難以推開,連召開組織生活會黨員都到不齊?;顒娱_展前,鎮黨委調整了村黨支部班子,選拔了一名年輕有為的村黨支部書記。設崗定責活動開始后,在新書記的帶領下,村黨支部積極請黨員參議大事,主動與黨員通氣,認真聽取黨員意見,使黨員找到了失落已久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形成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村黨支部和廣大黨員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村上不僅新建了村部和黨員活動室,而且產業結構調整工作也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全鎮有名的小弓棚韭菜示范基地。正如村黨支部書記萬吉華所說“黨員上了崗,工作有人幫,心里不發慌”。上崗的黨員也自豪地說:“有崗就有責,無位也有為,支部為我們找到了發揮作用的舞臺”。
通過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的開展,把無職黨員緊緊凝聚在了黨支部周圍,使他們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帶頭人,成為廣大農民群眾的“主心骨”,成為群眾與黨支部之間的“二傳手”和村黨支部的得力助手,有力地解決了當前農村存在的“各種各的田,各賺各的錢,有職黨員忙,無職黨員閑”的問題,為無職黨員發揮作用、奉獻社會搭建了寬闊的平臺,建立了黨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有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