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行非公有制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
時間:2022-07-18 03:09:00
導語:如何實行非公有制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之一,就是要加強民主政治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而基層民主又是社會主義民主發展的基礎性工程。由于非公企業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建立起來的,因此加強非公企業的民主管理建設是我們黨推進基層民主建設的重要方面。
一、實行非公企業民主管理制度是進一步密切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基礎的需要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歸根到底是我們黨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多元化經濟成分互生互存,使我區非公經濟得到迅猛發展,規模和效益日益壯大;非公經濟上繳的稅收同比增長,非公企業的職工要占全區職工總數的大多數。非公企業的職工同樣是國家的主人,代表和維護好非公企業職工的根本利益是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為此,我們在建立非公企業黨組織的同時,積極尋找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抓手和載體,這個新的抓手和載體就是實行非公企業的民主管理制度,落實非公企業職工的民主權利,通過在非公企業中建立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進一步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兩個抓手相互聯系,互相促進,可以進一步加強黨與非公企業職工的血肉聯系,使黨在非公企業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基礎得到鞏固。
二、實行非公企業民主管理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引導非公企業健康發展的需要
我區的非公企業既有科技含量高、知名度較高的民營企業,更多的是規模小、經營不穩定和發展水平低的企業,部分小企業由于發展時間不長,大都具有自發性的缺陷,隨著我國加入WTO,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非公企業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因此,如果只靠業主和少數經營者個人的力量是難以把企業做大做強的,必須通過建立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制度,依靠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廣大職工的集體智慧作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科學的、民主的、正確的經營決策,才能能使企業擺脫家族管理方式的羈絆,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增強綜合競爭力,不斷向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邁進,推動非公企業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三、實行非公企業民主管理是協調企業勞動關系,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
改革和發展需要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及良好和諧的企業勞動關系。由于我區非公企業還處在起步和發展中階段,與公有制企業的勞動關系顯現很多不同的特點。職工的差異性、流動性比較大,既有本地職工,又有外地職工;既有高科技人才,又有文化層次較低的打工者。企業規模、層次差異更大,既有高科技企業,又有大量勞動密集型企業,甚至還有類似作坊式的企業;既有上千人的企業,更多是幾十人、十幾人的小企業,甚至十人以下的微型企業,加上企業經營者素質上的差異,造成了非公有制企業勞動關系的復雜性和不穩定性。在一些企業中存在著違反《勞動法》、《工會法》,不執行集體合同、勞動合同等現象,導致了不穩定因素的產生。這也反映了基層企業協調勞動關系的機制建設還待進一步加強。就基層而言,一是要加強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建設;二是加強職代會制度建設。因此我們應該在區域層面建立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的基礎上,在基層實行非公企業平等協商、集體合同的同時,繼續探索實行非公企業職代會制度,通過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與職代會制度的有機銜接,使集體合同更具有權威性、民主性,更具有法律地位,從而增強約束力,引導企業規范用工,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以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四、探索非公企業民主管理制度,進一步推進非公企業的民主管理工作
大力推進非公企業民主管理,大膽探索和積極推行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各種與非公有制企事業單位相適應的民主管理形式是我區做大、做強非公經濟所面臨的新課題。在推進策略上,可本著先建制,后規范,再完善的原則;在推進方法上,可先選擇非公有制企業經營者民主意識較強、企業有一定規模、管理水平較高,或企業已有民主管理的實踐形式,或選擇由原國有和集體企業轉制為民營企業,原有民主管理基礎和制度較好較完善的企業,先行試點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對推進職代會建設條件尚不成熟的非公有制企業單位,可提倡和引導先建立民主管理形式和途徑,不拘形式,百花齊放,在實踐取得效果和思想認同的基礎上,再指導推進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
在堅持和發展創新非公企業建立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過程中,可從三方面予以推進。一要注重建立職工與業主對話溝通、協商共事的平臺;二要注重民主程序。非公企業召開職代會的形式、規模等可以按不同企業的情況作出調整,但必須堅持修改后的《工會法》確定的規定和規范,堅持走民主程序;三要注重職代會制度的基本要素。在非公企業進行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設,要抓三個要素:首先是堅持職代會或職工大會制度是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次堅持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組織職工參與企業管理,是職代會的基本任務;再次,堅持出資者和勞動者的雙贏是職代會工作的基本目標。抓好這三個“注重”,將會使建立職代會制度和民主管理成為促進企業發展的機制,從而增強其通用性和實用性,易于為企業員工和各類投資者所接受。
區域內的部分轉制、改制單位,在企業性質轉變為民營企業后,還依然堅持推進民主管理制度,實行職代會制度。而正是由于這些企業的業主(經營者)尊重職工,以人為本,將職工視為企業最寶貴的財富,善于雙向交流和溝通,善于將民主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從而有效地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取得了企業的超常規發展。
實踐充分證明,企業實行民主管理、建立完善勞動關系的協調機制,是對企業發展的最好的保證,是有利于職工、有利于企業共同創造財富的最有效形式和途徑,是區域經濟和企業共謀發展、實現雙贏的最佳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