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完善審計監督體系服務縣域經濟發展

時間:2022-07-22 03:56:00

導語:健全完善審計監督體系服務縣域經濟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健全完善審計監督體系服務縣域經濟發展

近幾年,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國有企業逐步由股份制企業所代替,尤其是縣級企業絕大多數被集體資本或個體資本控股,國家審計對企業的監督范圍逐步縮小,為企業服務的和途徑也變得越來越窄。如何發揮審計機關的優勢,為縣域經濟發展服務,是擺在基層審計機關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認識,以供商榷。

一、加快內部審計機構建設步伐,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自律作用

內部審計機構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全完善、運轉有效的內部審計機構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標志。企業發展越快,經營規模越大,越需要內部審計機構,我國的大企業集團如此,世界500強企業更是這樣。在世界500強企業中,內部審計人員都具有較高的地位,都比較注重發揮內部審計機構的作用。但是,我縣的大多數企業中,由于經營者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僅僅依靠經營者的經驗,事無巨細,不重視內審機構作用的問題非常突出。據統計,截止*年底,鄒平縣規模以上企業已發展到320余家,但已建起獨立審計機構的企業不足50家,能夠真正發揮作用的就更少了。造成這些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首先是企業經營者管理理念落后,其次是國家審計機關缺乏強有力的指導監督和管理。要改變這種現狀,重要的是國家審計機關要發揮其作用,真正在指導、管理和監督方面多努力。一要強化培訓、教育、引導措施,通過加強教育培訓,典型引路,樹立現代管理理念,進一步重視內部審計工作,在建立內部審計機構問題上,徹底轉變觀念,把加強內審工作作為一種自覺的行動,從要我建變為我要建,自覺把加強內審工作作為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二要國家審計機關應行使必要的行政手段,選擇一些經營規模較大的企業,按照市政府(*)97號文的要求盡快建立內審機構,并通過培訓盡快適應和開展工作,為企業領導解疑釋惑,使之成為企業領導決策的好幫手。

二、強化鄉鎮審計職能,充分發揮其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作用

鄉鎮審計面向農村,直接服務于“三農”,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據不完全統計,從*年至*年,鄒平縣各鄉鎮審計機構五年間累計對138個鎮直機關、389個村進行了審計,查處各類違紀違規金額1690萬元,其中查處村干部侵占、挪用集體資金56萬元,發現經濟案件線索6起,移交司法機關2人,處理違紀黨員16人,黨委政府依據審計結果改組不稱職的支部13個,依法罷免村委會主任2人,抑制群眾集體上訪案件80余起。通過審計震懾了經濟領域的犯罪,保護了農村穩定的大好形勢。但同時也應看到,審計工作的開展在各鎮辦還很不平衡,甚至有的出現審計職能弱化現象,獨立設置審計站所的鎮辦減至2個,這與當前我縣提出又快又好發展經濟的要求很不適應。因此,各級領導應充分認識鄉鎮審計的重要性,充實加強審計力量,按照審計署頒布的《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和山東省人大的《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條例》規定,繼續強化鄉鎮審計職能,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完善內部審計管理體系,充分發揮國家審計機關核心協調作用

國家審計、內部審計、社會審計共同組成了我國的審計體系,其中國家審計在其他審計監督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內部審計、鄉鎮審計、社會審計能不能發揮作用,國家審計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各級審計機關要認真貫徹落實新修訂的《審計法》,按照《審計法》第29條的規定,積極督促有關部門單位建立健全內審機構,切實履行職責到位。進一步加強內審協會的力量,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師協會包容性強、機制靈活的優勢,全面做好對內部審計、鄉鎮審計的各項服務性工作。國家審計機關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單位,制定出臺《鄉鎮審計管理辦法》,盡快把鄉鎮審計納入國家審計機關的管理范圍,指導鄉鎮審計機構建立以“村官”經濟責任審計為主要內容的工作機制。盡管在建立審計體系中還有存在許多困難,如是否修改《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條例》有關法律法規等問題,但是只要緊緊依靠黨委政府的有力支持,工作中勇于探索實踐,堅持全力服務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審計體系一定會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