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業黨建工作
時間:2022-09-17 03:33:00
導語: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企業改制和招商引資企業的不斷進入,非公有制企業的不斷增多,科爾沁區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也在不斷探索和實踐中得到加強。目前,全區共有非公有制企業501個,符合建黨組織條件的有93個,已建黨組織的93個,組建率達100%.各級黨組織適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特點,把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建立黨組織,積極開展黨的活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作為一個全新的黨建工作領域,仍然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是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些抓黨務的同志對非公黨建的困難強調太多,信心不足。對非公黨建的意義認識不到位,領悟不夠深。對發展黨員這一常規性、基礎性工作重視不夠,責任心不夠強。少數業主對非公有制黨建工作認識上仍然有誤區,表現為"怕監督、怕干擾、怕花錢",在一些私營企業主看來,企業資產全部是自己的,企業里的一切都應由"我"說了算。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對黨的方針政策缺乏了解,對在其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心存疑慮,因而對企業黨建工作不配合、不支持甚至抵制。
二是非公企業黨組織擴面難??茽柷邊^多數企業都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私營企業,規模較小,家族化比較突出,從業人員不多,管理人員較少,且絕大多數來自農轉非人員或進城務工農民,客觀上導致這些企業黨員少或者根本沒有,存在有企業無黨員現象。雖然少數非公有制企業符合成立黨組織條件,但由于沒有黨員不能及時組建黨組織,導致覆蓋面無法擴大。
三是非公企業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難。由于非公企業用人機制比較活,使得不少"流動黨員"覺得在個體私營企業工作不穩定,干脆不辦理組織關系,甚至把黨員身份隱藏起來,成為不愿暴露身份的"隱身黨員",致使組織上對黨員底數不清,從而給黨組織的管理造成直接困難。
四是非公企業黨組織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揮。有的非公企業黨組織沒有找準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結合點,只是開展黨的一些日常工作,不知道怎樣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活動,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使業主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利潤,從而也使業主更支持、關心黨建工作,解決黨建工作中的一些實際困難,為黨組織開展活動提供更有利的條件。例如原蒙古王酒業有限公司黨委處于國有企業時期時,黨委機制健全、運轉協調,曾榮獲市區授予的"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個榮譽稱號,改制后,公司精簡了一些內設機構,原黨委成員全部分流;公司工作人員、一線管理人員、車間職工變動較大,其中包括一部分黨員,致使各基層黨支部"癱瘓".企業黨組織名存實亡,呈癱瘓、半癱瘓、軟弱渙散狀態。
五是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缺乏激勵制約機制。由于缺乏硬性的激勵制約機制,對不支持黨建工作的非公企業業主缺乏制約,沒有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進行處罰,沒有根本的制度保障;對開展活動不力,甚至軟弱渙散的非公企業黨組織,整頓不及時;對思想素質不高、不思進取、黨性淡化、理想信念動搖的黨員處置不力,致使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工作受到影響。
二、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對策與建議
一是更新觀念,立足于促進企業發展定位黨組織職能。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首先要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導和監督企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領導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團結凝聚職工群眾,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同時,找準企業改革、生產經營和黨建工作的結合點,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積極建言獻策,幫助業主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協調企業內部各方面的關系,化解矛盾,維護企業和社會的穩定。
二是教育引導,提高各級黨組織和非公企業主對在非公企業中開展黨的工作的認識。教育引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領導干部、黨務工作者,要從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主動地把這件事關全局的大事抓緊抓好抓落實。同時,要利用辦培訓班、開座談會等各種方式,強化對企業主的宣傳教育,做好企業主的思想工作,要使他們懂得,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健康發展,只有把黨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導入并轉化為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最大資源,才能搶占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三是強化措施,培養一支高素質的非公企業黨務干部隊伍。一支高素質的黨務工作者是保證黨的工作在非公黨建實踐中不斷取得勝利的干部基礎。要不斷拓寬選拔渠道,逐步建立黨務工作者儲備和輸送機制,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素質較高、相對穩定、充滿活力,為業主所接受,為企業所需要,為員工所歡迎的黨組織負責人隊伍;要加強對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的業務素質培訓,采取集中專題培訓、以會帶訓、交流研討、外出考察、選派掛職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的業務素質,提升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能力;要充分發揮黨建指導員的作用,經常性的到聯系點進行業務指導,利用他們獨到的能力經驗和智力優勢,為非公有制企業發展服務,為提升非公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水平服務。
四是加強管理,充分發揮非公企業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要針對非公企業中人員流動快、分布散的實際,制定非公企業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管理的有效辦法。通過采取流動黨員普查登記、建立流動黨員聯系點、在企業注冊和招工登記時設置黨員情況欄目等辦法,切實解決好"隱形"黨員、"口袋"黨員的問題,抓好流動黨員組織關系的接轉,使每一個黨員都能受到黨組織的教育和管理;要開拓發揮黨員作用的新途徑。把開展黨的活動與搞好企業生產經營結合起來,與企業精神文明、企業文化建設結合起來,與開展公益活動結合起來,增強黨員的崗位本領,提高崗位創新能力。積極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崗"等活動,發揮好黨員在思想政治上的導向作用、生產經營上的模范作用、業主和員工之間的協調作用和支持監督企業依法生產經營的促進作用。使黨員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技術開發、道德建設等方面起表率作用,要有"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