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工會主席在全市幫扶活動會議講話
時間:2022-02-26 08:45:00
導語:總工會主席在全市幫扶活動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著力關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了社會建設的突出位置。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把幫扶困難職工活動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市領導靳克文、張社魁、熊金棟等同志多次強調:要把幫扶工作作為各級各部門的主要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抓緊抓好。一是成立領導組織。成立了以市委副書記為組長,市四大班子領導和市總工會主席為副組長,市委組織部、宣傳部、市總工會、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工商局、市地稅局等有關部門為成員的**市幫扶困難職工活動領導小組,為建立幫扶長效機制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二是列入市委重點工作。市委連續三年把幫扶活動列入全年重點工作,每季度聽取工作進度情況,年底進行工作考核,確保了幫扶活動扎實有效推進;三是制定實施方案。出臺了《**市"雙百雙千"幫扶困職工活動實施方案》,對幫扶活動的范圍、目標以及幫扶單位、被幫扶單位、黨員干部、困難職工的職責任務進行明確規定,繪制了三年幫扶工作藍圖;四是市領導率先垂范,三年來,市領導以身作則,帶頭幫扶,經常深入到困難職工家中噓寒問暖,走訪慰問,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以實際行動推動了幫扶困難職工活動的深入開展。
二、健全制度發揮作用構建幫扶困難職工活動長效機制
為了實現幫扶活動的規范化、制度化、社會化,調動廣大干群的幫扶積極性,我們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一是聯絡員制度。幫扶雙方指定專人負責工作、加強聯系、搭建橋梁,有的放矢地開展幫扶活動;二是信息呈報制度。及時溝通幫扶情況,交流幫扶經驗,確保幫扶活動公開、透明。三年來,市幫扶辦公室編發《幫扶簡報》47期;三是跟蹤服務制度。黨員干部基本上能堅持至少每季度與幫扶對象聯系一次,盡力幫助他們辦實事,排憂解難,同時詳細記錄幫扶情況,變軟幫扶為公開、定人、定量的硬幫扶。四是考核驗收制度。年終下發《考核細則》,對各單位一年來開展幫扶活動的資金、方案、措施、效果進行考評,以百分制形式評出優秀、良好、不合格單位,提出存在的問題,并督促整改,得到了市領導的高度認可;五是調研制度。為了使幫扶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達到"扶真貧、真扶貧"的目的,我們加強調查研究,先后形成了《關于**市幫扶優惠政策落實情況的調研報告》、《關于市直困難企業和困難職工生產生活情況反映》等上報市委市政府,編印了《**市幫扶優惠政策手冊》發放到困難職工手中;六是定期組織活動制度。每年的雙節和"六一"節,定期組織全市開展幫扶困難職工活動,要求黨員干部深入到幫扶對象家中送政策、送技術、送信息、送崗位、送物資。結合市委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和"講正氣、樹新風"主題教育活動,分別組織了"進困難企業、幫困難職工"主體實踐活動和"情系困難職工"主題實踐活動,切實讓困難職工得到了實惠,樹立了黨和政府的為民形象。
三、落實政策源頭幫扶為困難職工創造寬松的解困環境。
為了突出幫扶實效,為困難職工創造寬松的解困環境,我市工商、稅務、教育、衛生、勞動、民政、房管、司法等政府部門根據職能特點,制定出臺了與困難職工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優惠政策。三年來,以上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合作,著力抓好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為困難職工搭建政策平臺,加強源頭幫扶,如今已經成為解決困難職工實際問題的主要渠道和政策依據。其中,工商系統共幫助1494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減免各項工商費用1836992萬元;地稅系統為2911名困難職工辦理了優惠手續,減免稅金636.91萬元;市直教育系統共發放"兩免一補"資金18.9萬元,受助困難學生1034人;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共發放《再就業優惠證》7230本,發放小額貸款11024萬元,為下崗職工提供就業服務47449人次;衛生系統困難職工減免醫療費450萬元;房管局對1108戶廉租對象實施了租金配租,建成發放廉租房154套,價值1300萬元;民政局為60050戶困難職工發放了《低保證》,發放低保金9838.6萬元;司法局受理職工法律援助案件71起,幫助230名困難職工挽回經濟損失380萬元。
四、整合資源結對救助凸顯幫扶活動實際效果
在幫扶活動中,各單位和黨員干部多策并舉、多管齊下,通過生活上扶貧、精神上扶志、能力上扶技、經濟上扶業,從根本上幫助困難職工實現脫貧解困,彰顯了共產黨員先進性本色。一是領導干部帶頭幫。在幫扶活動中,劉炳旺、靳克文、彭德勝、張社魁、熊金棟、蔣自周等市領導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帶頭走進幫扶對象家中看望慰問,采取有效措施幫助他們擺脫了貧困,同時帶動了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投身于幫扶工作,幫扶困難職工活動如火如荼。二是黨員干部結對幫。各級黨員干部主動與困難職工結對子,以雙節送溫暖和日常救助為主線,以協調享受優惠政策為手段,深入到幫扶對象家中解決實際問題。如市房管局召陵分局辦公室主任張軍召積極為幫扶對象姬偉超出點子、找路子,根據其家住農村房子大的優勢,籌借資金3000元扶持發展養殖業,經濟收入可觀;自2005年他每月從有限的工資里面拿出300元,幫助困難學生唐金金從高中走進了大學,目前資助還在繼續。市司法局法援中心史紅印主任先后為20多起困難職工、農民工侵權案件無償提供法律援助,減免費用16萬元,依法為當事人討回了公道。工商鐵東分局局長唐松華籌措資金3000元,幫助幫扶對象杜青山經營小食雜店,并辦理了《再就業優惠證》,申請減免了相關費用,使其家庭有了穩定收入。市供銷社副主任趙振東承擔了幫扶對象許汝賓女兒上高中的全部費用,黨員干部應庚利多次拿著營養品看望患病住院的困難職工苗海勤,積極協調享受了醫療優惠政策,減輕了醫療負擔。三是機關企事業單位對口幫。各機關單位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和組織特點,為困難企業和困難職工提供政策、信息、科技、就業崗位等,加強對困難企業和困難職工的幫扶,形成各具特色、相互促進的幫扶環境和濃厚氛圍。市政法委通過調研,先后纂寫了《關于市熱電廠生產自救的途徑》、《關于市熱電廠面臨形式的分析》、《關于市熱電廠10名困難職工脫貧致富的途徑方法》等調研文章,制定了《**市委政法委幫扶活動長遠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為電廠發展經營、走出困境提出了清晰的思路和方向,并幫助10名幫扶對象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和服務業,全部有了穩定收入;市林業園藝局帶領幫扶企業市林產品公司的負責人到許昌市學習改制經驗,制定改制方案,依法進行國企改革,目前不僅公司的困難職得到了有效安置,企業也實現了輕裝上陣、扭虧為盈。市教育局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優先聘用了200多名下崗失業人員從事寢管、炊事、水電工和門衛等工作,幫助他們實現了再就業;市房管局組織全部幫扶對象參加了技能培訓,提高再就業能力,還為2名長期患病的困難職工每年定期體檢;其中10名困難職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市國稅局采取個人集資和單位出資相結合的方法確保了幫扶資金的落實,為幫扶對象提供資金扶持1.64萬元,慰問物資價值2萬余元,介紹就業崗位30余人次,聯系項目10多個。三年來,參加幫扶活動的黨員干部1260人,幫扶困難職工1100人,已脫貧870人,發放慰問金530萬元,救助糧油食品46.8萬公斤。
五、履行職責發揮優勢創設幫扶困難職工活動平臺
在幫扶活動中,各級工會組織以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為平臺,以"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為方針,以解決"六難"問題為目標,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加大對下崗困難職工和農民工的扶貧幫困力度,詮釋了工會作為職工合法權益表達者和維護者的內涵。
1、開展送溫暖活動。目前,每年雙節的送溫暖活動已經拓展為一項社會化、經常化、制度化的系統工程和幫扶體系,成為具有工會特色的幫扶活動。三年來,我市三級工會組織共籌資335萬元,救助特困職工人次,確保了不讓一名困難職工因家庭困難而發生意外。同時我們堅持雙節送溫暖活動與平時走訪慰問相結合,實現常年幫扶不斷線,解決困難職工生活難問題。
2、組織"金秋愛心"助學活動。通過實施生源地貸款政策、動員社會捐款、建立助學基金、協調高校給與優惠政策等形式深入開展了"愛心助學"金秋資助特困職工子女上大學活動。三年來,共發放助學款170萬元,幫助810名特困大學生順利走進大學校門。
3、建立了"困難職工幫扶超市"。今年7月份,我們與胖德葒公司成立了全省首家"困難職工幫扶超市",為困難職工購買生活用品提供40%的優惠。截至12月底,半年里共為500名困難職工貼補生活費用近10萬元,受到了困難職工的熱烈歡迎。
4、成立了"困難職工義診部"。與市醫專三附院聯合成立了"困難職工義診部",免費為困難職工診治身體,開具治療藥方,實行醫藥分離,到4家困難職工購藥定點優惠藥店拿藥,10元以下的藥費由市總工會全額負擔。困難職工義診部的成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困難職工的傷病困擾,起到了"小病不用進醫院"的效果。
5、深化了小額借款工作。我們通過為下崗職工再就業提供資金扶持,大力開展小額借款工作,幫助和鼓勵他們自謀職業或自主創業。至目前,三級工會組織共借出資金677.5萬元,累計幫扶困難職工2600人。另外市總又出資64.9萬元,建立了8個"下崗職工再就業基地",集中幫助650人實現了再就業。
6、設立了維權機構。與司法局聯合成立了"職工法律服務站"和"農民工權益維護站",聘請專職律師常年值班,無償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依法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三年來,共提供法律服務2300人次,實施法律援助27起。
7、開展了農民工維權行動。近年來,市總工會高度重視農民工的生產生活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努力叫響"農民工有困難找工會"的口號,通過放電影、義寫春聯為農民工"送文化"、通過成立農民工培訓學校和農民工培訓基地為農民工"送培訓";通過贈送維權書籍、講授法律知識為農民工"送法律";通過建立農民工就醫優惠醫院、每年定期開展義診活動為為農民工"送健康";通過協調交通、鐵路等部門開展平安返鄉活動,為農民工"送平安",通過與勞動等部門開展工資清欠活動,為農民工"送權益"。
幫扶困難職工活動的深入開展,有力地維護了我市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不少企業和行業煥發了生機,一些地方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下崗職工這一重要人力資源也得到了進一步開發,涌現出了一大批自強自立的創業者,在全社會形成了扶危濟困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全市廣大黨員干部求真務實,樂于奉獻的結果??偨Y三年多來幫扶工作的經驗,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黨政領導重視,部門通力協作,是做好幫扶工作的重要保證。實踐證明,幫扶活動是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一項重要工作,只有各級黨政領導重視,積極動員并組織協調各方面力量,心系職工,開展卓有成效的幫扶活動,才能有效地推動這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同時,幫扶活動也是事關全局的重點和難點工作,體現"執政為民"要求,只有抓住這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好,才能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的積極性。正是由于領導重視、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合力聯動,才使幫扶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第二,統一思想認識,積極實踐探索,是做好幫扶工作的內在動力。近年來,幫扶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是與我們對此項工作認識不斷提高相一致的;幫扶工作取得的成績,是與我們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發揮積極性、勇于實踐和探索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廣大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到幫扶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理解"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真正涵義,胸懷為民之心,愛民之情,才煥發出了為困難職工辦實事、辦好事的激情和熱情。
第三,采取多種形式,拓寬幫扶路子,是做好幫扶工作的有效途徑。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政策幫扶與資金幫扶相結合,就業幫扶與創業援助相結合,思想教育與技能培訓相結合,幫扶困難企業與幫扶困難職工相結合,單位幫扶與社會幫扶相結合,整體幫扶與重點幫扶相結合,在幫助困難職工解困和再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四,明確工作重點,建立長效機制,是做好幫扶工作的根本措施。建立幫扶活動的長效機制,關鍵是把幫扶工作納入經?;?、制度化的軌道,在保證困難職工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把幫扶的重點放在解決困難職工的急難問題上,落實在就業再就業上,只有使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標本兼治,使困難職工有苦有處訴,有難有處幫,有疑有處答。
第五,堅持因地制宜,抓好政策落實,是做好幫扶工作的基本方法。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實好這些政策措施是做好幫扶工作的前提。政策措施的落實必須和本地實際相結合,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會議交流的經驗都體現了落實政策的堅定性同因地制宜的靈活性的有機結合,充分說明幫扶工作沒有現行模式,只有從實際出發,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下落實有關政策措施,才能富有成效地做好幫扶工作。
在充分肯定已經取得成績和經驗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全市幫扶工作與黨和政府的要求,離職工群眾的企盼還有不少差距:一是工作發展還不平衡,個別單位重視程度還不夠,有松懈情緒;二是對一些基層單位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總結推廣得還不夠;三是幫扶活動融資渠道過于狹窄,創新幫扶長效機制思路不夠開闊,機制還不完善;四是幫扶工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等等,這些都需要在第三輪的幫扶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按照市委的要求和市幫扶困難職工活動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我市第三輪幫扶困難職工活動于2008年雙節期間啟動。為了凸顯幫扶效果,深化幫扶工作,此次幫扶活動的幫扶人由以往的科級以上黨員干部改變為縣級以上黨員干部,形式和內容也有創新性變化,具體情況請詳看市幫扶辦公室下發的漯幫辦(2008)漯幫辦1號文件《**市"一幫一"交友幫扶困難職工活動實施方案》。請各單位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在今后的三年里特別是在2008年雙節期間,認真組織,周密安排,深入開展"心連心"幫扶困難職工活動,以實際行動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
同志們,回眸過去,成績喜人,展望未來,任重道遠。"十一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我國改革發展進程中一個重要時期。黨的十七大描繪了我國"十一五"規劃的宏偉藍圖,給我們提出了新的目標和新的要求。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振奮精神,扎實工作,不斷創新,團結共進,努力在幫扶工作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新發展,以更大的成績,為推動我市五次黨代會提出的打造"兩個名城"、推進"三大建設"、實現"兩個率先"目標、共建共享和諧**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市委書記在幫扶困難職工活動會議講話
- 下一篇:政治文明創新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