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企業管理中的執行力問題

時間:2022-05-31 04:59:00

導語:淺談企業管理中的執行力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企業管理中的執行力問題

將企業規章制度執行到底——淺談企業管理中的執行力問題

東北有家大型國有企業因為經營不善導致破產,后來被日本一家財團收購。廠里的人都在翹首盼望日本人能帶來什么先進的管理方法。出乎意料的是,日本只派來了幾個人,除了財務、管理、技術等要害部門的高級管理人員換成了日本人外其他的根本沒動。制度沒變,人沒變,機器設備沒變。日本就一個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結果怎么樣,不到一年,企業就扭虧為盈了。日本人的絕招是什么?執行力,無條件的執行力。電力體制改革前,我們企業的管理基本屬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上級單位下發一個規章制度,企業的對口管理部門則照搬照抄或稍作變動就下發一個對應的規章制度,造成了出臺的管理制度沒有經過認真的論證,不嚴謹;或是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針對性和可行性;或者過于繁瑣不利于執行;或是執行的過程中,流程過于繁瑣,不合理;或是只是說明工作的原則,工作中卻沒良好的方法。更為嚴重的是工作中缺少科學的監督考核機制,造成部門職責不清或工作中推委扯皮,使有些工作無人負責。這說明我們的企業執行力不強,計劃經濟下的形式主義、不思進取、安于現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和行為較為嚴重,使不少規章制度束之高閣,成為一紙空文,部分人員仍然按著自己陳舊的行為方式日復一日地工作著。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現在電力體制改革已逼得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的管理現狀,企業不得不采取“以變制變”的應對策略來求得生存?!案們r上網”表面上拼的是價格,實質上比的是成本,比的是管理。發電行業是個高投入、高技術、高運營成本、產品單一的特殊行業,單位成本的降低很大程度上依賴大批量生產來實現,火電廠燃料等原材料成本所占比重相當大,電煤價格的一路上升,使發電企業的生產成本越來越高。老火電廠又存在設備老化、容量小、效率低、環保差、人員多、包袱重等諸多困難,所以強化企業的內部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強化企業的執行力是強化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手段。

若企業沒有強有力的執行力,企業就會被市場無情地淘汰,我們全體職工就會面臨失業的威脅。在社會轉型、企業轉軌的今天,增強企業的執行力是醫治企業健康發展的苦口良藥。

當前,我廠正在進行貫標認證工作,由廠部重新的規章制度達60多個,全廠正在執行的各類規章制度達100多個,現在每一位管理人員和每一個班組都可以隨時查閱制度的內容。如何扎實開展各項工作,不僅是電力體制改革提出的要求,更是提高企業競爭力,保證企業生存、發展的迫切需要。只有將這些規章制度很好地執行下去,并在執行中不斷補充完善,才能保證企業在激烈、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

為全面夯實企業的基礎管理,廠部下發了建設一流電力企業規劃。雖然我廠已被省公司命名為“2002年度河南省電力公司一流火力發電廠”稱號,但我們自己清楚企業的管理水平怎樣,許多工作還沒有形成常態的工作機制。結合當前企業的體系文件正在試運行,為保證各項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各項管理制度真正起到保障作用,有力抓好企業的基礎工作,要求各級管理人員按以下原則開展工作:

一是對已出臺管理制度,要符合“綜觀全局、結合實際、便于操作”的原則,重新審視。在當前我廠體系文件試運行過程中,各級管理人員要認真研究規章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切實保證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三級文件嚴謹適用。不合適的地方一定要及時修改,切實保證企業執行的規章制度規范科學。

二是各級管理人員尤其是中層管理人員對制度的執行要常抓不懈、率先垂范。對政策的執行始終如一地堅持,要有布置有檢查。工作中要嚴以律己。企業要想強化執行力,必須在每個方案出臺時要首先引起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凡是牽涉到管理人員的方面一定要率先示范。企業貫標的一個最基本原則是“寫你應做的、做你所寫的、記你所做的”,也就是實行痕跡管理,工作中要求做的記錄一定要及時填寫,給職工做一個好的表率。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是制度本身要合理,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行性。企業的管理人員在制定相關制度和規定時一定要本著這樣一個原則,就是所有的制度和規定都是為了幫助職工更好地工作的,是提供方便而不是為了制造麻煩,是為了規范其行為而不是造成一種負擔。制定制度時一定要實用,有針對性,操作性強。

四是工作中要建立科學的監督考核機制。只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沒有深入實際的調查和研究,就不會促使工作不斷向前發展。出臺的每一個管理制度,職責要明確,目標要清晰,方法要得當,責任部門對工作的結果負有義不容辭的監督責任。責任部門確實不能協調處理時,要及時交廠部處理。在監督評價體系不完備的情況下,責任部門對所轄的工作要切實負起職責。

五是注重培訓實效?,F在很多企業都重視員工的培訓,從管理到技術,從技能到心態等等,無所不包。然而,盡管這反映了企業對提高員工能力增強企業凝聚力的重視,但同時在企業培訓中也存在著許多形式主義。很多企業往往是培而不訓,人為地減少了培訓中的步驟。培訓的四大步驟是:講解、示范、演練、鞏固。而大多數企業所謂的培訓可能只做了第一步:講解,僅此而已。具體到工作中怎么做?就沒人過問了。這也是許多企業培訓后覺得沒有效果的原因所在,當然,我們的企業同樣存在這方面的問題。我廠在培訓方面重新下發的制度就有十幾個,再加上二級機構和班組的培訓規定,不能說是制度不健全,問題的關鍵還是落實不力,監督不強,導致了對企業職工的培訓效果不明顯。

六是要形成具有凝聚力的企業文化。像海爾“真誠到永遠”的服務宗旨一樣,通過各種激勵方式,不斷增強職工“事事爭優”的工作意識,增強職工以在本部門工作為榮的意識,努力為職工創造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環境,為職工創造自我展示、自我發展的平臺,使職工在工作中得以很好地發揮,在保證職工敬業愛崗的同時,大力倡導先進的企業文化,將企業文化的落腳點定位于尊重人、激勵人、培養人、為了人,最終規范人的行為,指明職工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大力推廣人性化的管理理論,形成自己的個性,使企業充滿生機和活力。

要強化一個企業的執行力,還要對執行者進行正確的引導,才能使一個規定得以順利地貫徹執行。希望在我廠的貫標體系文件試運行過程中,各級管理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以身作則地實現痕跡管理和閉環管理。要通過開展貫標認證工作,切實推動企業的各項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通過嚴格執行各項管理制度,快速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