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專業化經營,進行郵政企業重組
時間:2022-05-31 05:08:00
導語:實行專業化經營,進行郵政企業重組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人們對傳統郵政服務的需求減少,郵政原有的市場份額逐步萎縮,這對郵政的生存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郵政獨立運營以來,廣大郵政職工以極大的熱情和努力投入到扭虧為盈的事業中,業務得到較大的發展。但是,我們應該看到,近三年來郵政業務收入的增長主要來自郵政儲蓄、特快專遞和開發新業務,傳統的函件、包裹、報刊、匯兌業務增長乏力,甚至萎縮下滑。而郵政業務收入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粗放式增長。
一、我們不妨簡略分析一下目前郵政主要業務的缺點和不足。
1、郵政儲蓄受央行政策限制較大,在同行中無論是人員素質、技術裝備、品牌效應都處于相對劣勢,競爭力不強,在經濟效益較好的城市猶為突出。
2、郵政傳統郵遞類業務其郵件傳遞速度較慢,開發不力。有一部分郵遞業務被電信業務替代,還有部分郵遞業務有被替代的可能;傳統郵遞類業務的深層次開發不力,如:函件長期保持一個面孔,信封的設計極少考慮地方政府、商業客戶和個人用戶的不同需求;和合作伙伴的關系不夠戰略高度,極少考慮通過業務合作實現雙方共贏;同城郵件沒有市場,如:缺少上午收件,下午投遞的普通郵件市場,使得這個市場處于自然狀態,還讓其他競爭者得以乘機進入;集郵業務已經進入成熟期,不可能有較快的增長;包件和報刊業務在競爭中的主要劣勢也是傳遞速度較慢,投遞的質量和深度沒有滿足客戶需求。
3、郵政新業務的發展還處于萌芽狀態,沒有形成全網規模優勢,并且成本較大、人才和資金匱乏,相當部分業務還在市場培育階段,暫時處于虧損狀態。
可以這樣說,目前中國郵政業務種類多,有壟斷性業務,有優勢業務,也有新開發的郵購、廣告等業務。但是除特快專遞而外沒有一樣在市場中處于相對強勢的“拳頭”業務,更沒有如中國電信的固定電話、中國移動的移動電話那樣的“拳頭”業務。究其原因是我們還沒有把業務做大、做精、做強。對傳統業務缺少深層次開發,基本沒有挖掘客戶潛在的郵政服務需求。如:函件,我們的人均函件量就大大低于美國;對新業務的開發缺乏有意識的、有策劃的、全網的、前瞻性的開發。導致各自為戰,盲目發展,小打小鬧,甚至造成新的虧損;一些優勢項目在競爭面前處于被動局面。
二、組建全國性專業化公司,實行垂直管理為主的專業化經營
中國郵政是一個龐大的企業,長期處于壟斷地位,政企合一的體制養成郵政商氣太少,還患有“大企業病”,體現在市場反應遲鈍、競爭意識不強、運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加大。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進行“企業再造”,弘揚“迅速、準確、安全、方便”的服務宗旨,引入現代科學技術,以滿足客戶需求為郵政企業發展的唯一目的和評價標準。在中國郵政內部劃分專業,適應市場專業化大生產的需要,提高市場靈敏度,提高快速反應能力,深入挖掘潛力,把本專業業務做大、做精、做強。弄清成本開支的具體部位,在郵政內部實行獨立核算意義上的專業化經營。
考慮到郵政機構較為龐大復雜和市場競爭的迫切需要,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特快專遞面臨嚴峻的競爭形式,先將特快和郵件運輸切塊出來,建議分別成立中國郵政特快總公司、中國郵政郵區中心局,從上到下設立分支機構,從現有的各級郵政企業中獨立出來。再根據市場的變化形勢逐步將其他郵政業務形成全國性的專業化公司,最終形成中國郵政企業集團公司下屬五至六個專業化總公司,徹底放棄目前郵政企業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機構設置,節約管理成本、提高運行效率。徹底改變目前郵政基層企業業務種類繁多、放任傳統業務發展、簡單甚至是草率開發新業務、人員精力不夠、沒有“拳頭”業務的現狀。
1、機構設置
中國郵政特快總公司、中國郵政郵區中心局實行垂直管理,總公司為一級法人,各省或大區或一定的經濟區域設立子公司,全國其余下屬機構全部為分公司,子公司對分公司的財務實行一體化,即:收支兩條線管理。分公司全力發展業務,子公司除指揮業務發展外,還要做好財務管理,市場的深入開發,基本建設等工作。中國郵政特快總公司還要在農村和城市小區設立代辦處,充分發揮郵政大網覆蓋廣的優勢。
2、中國郵政特快總公司、中國郵政郵區中心局和其他郵政企業的關系
均為中國郵政內部經濟實體之間的關系,相互之間協作配合,中國郵政郵區中心局按經濟合同負責完成郵件的分揀、封發、運輸、倉儲,中國郵政特快總公司和其他郵政企業負責搞好營業、服務、投遞、業務開發等工作。在中國郵政內部制定一套經濟核算辦法,利用郵政綜合計算機網絡進行經濟核算,用結算單價和工作量在彼此之間結算。在郵政企業集團內用經濟合同約束,以保證協作各方經濟利益和郵件傳遞時限。
3、建制步驟和管理
首先理順中國郵政郵區中心局管理體制,按郵區中心局的設置進行行政管理,即:中國郵政郵區中心局下屬一級郵區局,二級郵區局,三級郵區局,郵區中心局實行垂直管理,橫向與各地郵政專業公司(郵政局)進行合作,負責以快捷的速度分揀、封發、運輸進、出口郵件,經濟上對郵件運輸按結算單價進行結算(建議取消現有的袋公里結算方式,改用噸公里結算,杜絕人為增加袋公里的行為,節約成本),以結算所得作為郵區中心局的自有收入,結算單價要考慮中、西部自然差距。
郵區中心局在中國郵政企業集團中處于樞紐地位,其郵件傳遞速度直接影響郵政企業在信息行業中的地位,影響著郵政企業在實物信息傳遞市場中的份額。因此,要給郵區中心局制定滿足市場需求(可以比照私企的做法,向用戶承諾時限天數)的郵件運輸時刻表,在現在的郵運時限上大大提速。把時限要求作為結算自有收入的前提,凡達不到時限要求的,取消或扣減其結算自有收入,并按規章和經濟合同處罰。郵區中心局實現自負盈虧。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中國郵政特快總公司下屬省級子公司,省級子公司下屬若干分公司,分公司的設立應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按經濟環境確定,一般來說分公司按縣(市)級行政區劃設立,對經濟落后地區,如果其特快業務收入達不到一定數量,則設立代辦處,由承擔普遍服務義務的郵政局代辦。特快業務要根據市場制定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速度、不同服務、不同價格的營銷策略,特別要在同城市場和重要的經濟發展區域勇敢、靈活、快速、執著地和競爭者競爭。
條件成熟后,按照中國郵政特快總公司的模式逐步建立其他郵政業務專業化公司,就目前業務而言,筆者認為還可以設立中國郵政函件總公司(或稱郵政局,包含集郵和機要。主要承擔郵政普遍服務義務)、中國郵政儲匯局(銀行)、中國郵政書報刊發行總公司、中國郵政物流總公司(含包件)。
三、在中國郵政內部成立若干經濟實體,實行專業化經營有如下好處:
一九九八年的郵電分營相當于在郵電內實行專業化經營,分營后無論郵政、電信、移動的發展均超過郵電合一時的發展。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專業化分工協作,全球經濟一體化要求國家之間、地區之間進行專業化分工協作。因此在郵政內部實行專業化經營是郵政發展的必然選擇。
1、實行專業化經營,有利于業務發展。
目前,在基層郵政營業場所,一個郵政營業人員既要處理函、包、匯、發、集郵、特快、儲蓄業務,還要辦理郵購、代辦電信等業務,使營業人員忙于應付,什么業務都不精,降低了郵政服務水平,影響了郵政企業形象。實行專業化經營后,各經濟實體相對而言業務單純。便于郵政員工熟練處理業務,提升服務水平,提高綜合素質。便于領導和業務技術人員集中精力搞好業務的深層次開發,特別是函件這個郵政的標志性業務需要開發和大力發展,以縮短我們和發達國家的巨大差距。
2、便于實施財務一體化。集中資金到省公司,最大限度減少財力分散。而目前郵政專業多,成本界限模糊,難以做好財務一體化。
3、實行專業化經營,在中國郵政內部的經濟實體相對獨立,相互結算,可以弄清楚成本分布,進而采取措施,控制成本,提高中國郵政贏利水平。
4、切實提高郵件傳遞速度。中國郵政郵區中心局單獨核算后,必須提高郵件的傳遞速度和滿足市場對郵件規格的要求,滿足運輸和倉儲質量的要求才能養活自己。實行自有收入結算管理辦法,就如同在中國郵政內部建立一個模擬市場,郵運等內部生產作業部門的收入界限清楚了,對成本的要求清楚了,就必然增大其工作壓力和動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斷加快郵件傳遞速度就成為其自發的工作目標。
5、提高競爭能力。速度管理理論認為:信息技術革命、因特網的應用給企業帶來的最直接效應就是速度,快速反應已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行專業化經營后,各級領導精力將會集中,各專業化公司都將服務和迅速放在第一位,一切管理、生產作業組織都圍繞“迅速”來進行,摒棄原有不合理的作業流程,針對客戶需要再造新的作業流程。由此,中國郵政將在品牌、成本、服務和效益等方面獲得顯著改善,競爭能力就會增強。
6、便于向政府爭取郵政普遍服務的政策優惠和財政補貼。目前,郵政企業承擔普遍服務義務的業務和競爭性業務交叉在一起,由郵政企業計算出來的承擔普遍服務義務所造成的虧損難以讓政府信服,實行專業化經營,劃清收入和成本界限,相互之間進行結算,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
以專業化經營思路來進行郵政企業重組,提高郵政企業市場競爭力,是郵政向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從古人鴻雁傳書到近代步班郵路,馬班郵路,進而到汽車郵路,火車郵路,到我們正在建設的航空郵路、“電子郵路”。無一例外的體現了郵政的發展就是一個郵件傳遞提速的過程,是一個郵政不斷用科技水平裝備自己的過程,也是一個根據市場不斷改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