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農資市場綜合整治動員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8-26 05:15:00

導語:在全縣農資市場綜合整治動員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全縣農資市場綜合整治動員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根據國務院關于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決定和全國、全省農資打假護農專項治理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針對目前我縣農資質量問題比較突出,農資市場秩序比較混亂,廣大農民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等實際情況,為了加大農資市場整治力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產安全,保障廣大農資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法律法規的全面貫徹落實,縣政府決定在全縣開展農資市場綜合整治活動。圍繞此次綜合整治活動我著重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開展農資市場綜合整治活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開展農資市場綜合整治,是貫徹落實全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整頓和規范農資市場秩序,維護農民切身利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各地、各部門要認清形勢,提高認識,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上來,扎實開展好這次綜合整治活動,務求取得成效。

(一)開展農資市場綜合整治,是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維護廣大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具體行動。代表好、維護好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幫助農民致富,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今年年初,黨中央、國務院發出了《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這是時隔18年之后,中央再次就農業和農村工作下發1號文件,也是建國55年來,中央首次就農民增收問題專門出臺的文件,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把“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意圖。確保農民增收不僅是一項經濟任務,而且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讓農民購買到優質的農資產品,是確保農民增收的重要前提。目前秋熟作物進入后期管理階段,秋播在即,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是農資使用的高峰期,規范農資市場秩序迫在眉睫。今年以來,大部分農資產品的價格持續上漲,少數農資產品的價格比去年同期高出50%左右,農資漲價后,受暴利的驅動,更易出現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違法行為,影響農業生產,并將抵消農產品價格上漲給農民增加的收入,必將挫傷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對此,各地、各部門要認清形勢,緊急行動起來,迅速開展農資市場綜合整治,為保障農業生產,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二)開展農資市場綜合整治,是轉變機關作風的內在要求。近年來,假冒偽劣農資打而不絕,農資坑農害農案件投訴、舉報率居高不下,農民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極個別部門沒有認真履行職責,造成執法主體缺位;有的搞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有的對農民群眾反映的問題久拖不決。這種狀況已不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并有損于政府部門在農民群眾中的形象。因此,縣各有關部門要以開展農資市場綜合整治為契機,切實轉變機關作風,改進為農服務工作,不斷改善和提升本部門在農民群眾中的形象。

(三)開展農資市場綜合整治,是規范農資市場的客觀要求。近年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農資經營主體日趨多元化,部分農資市場出現了魚龍混雜的局面,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事件時有發生。今年以來,農業行政執法部門共立案查處農資經營違法案件26起,參與調查、處理農業生產事故20起。目前我縣農資市場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農資經營點數量過多過濫、從業人員素質較低。據初步統計,全縣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經營點共有3600多個,分布在全縣各鎮、村;經營者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僅有小學水平,不能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把好農資產品質量關;同一個農資經營點同一類農資產品品種的數量達10多個,讓農民群眾無從選擇,致使制假、售假者有機可乘,導致局部地區農資市場秩序混亂。二是違法主體、違法行為多樣化。違法主體既有基層供銷社生資部門,也有鎮農技站、獸醫站;既有大的農資公司,也有小的攤點;違法行為突出表現為:一證或一照多點經營、無獸藥經營許可證經營獸藥和生物制品、無照經營農藥等。三是假冒偽劣產品屢禁不止,農業生產事故時有發生。少數地方仍在推廣經營未經審定通過的主要農作物種子和不對路農藥。比如近期在我縣雙甸、岔河等地區,由岔河鎮某個體戶銷售的“水稻條紋葉枯特靈”農藥就屬于無農藥登記證、無生產廠家的假農藥。今年以來,先后在兵房鎮、掘港鎮銷售使用的,由南通市復合肥廠生產的顆粒硅磷肥造成蠶豆苗死亡;洋口鎮部分農戶使用某供銷社銷售的“稻安寧”農藥防治水稻二化螟造成藥害;兵房鎮某個體種子經營戶擅自從山東引進未經審定通過的棉種“棵斤棉”、“魯棉21”,其產量僅為大面積推廣品種的40%;茶鎮某個體戶經營的生物制品造成家禽大量死亡等,這些農業生產事故給老百姓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壞的影響。四是少數經營者擅自經營更改標簽內容和標簽不符合規定要求的農資產品。這一點在農藥市場上最為突出,集中表現為擅自更改農藥的商品名、不標注農藥中文通用名及有效成分、擅自擴大適用作物品種和防治對象,有的甚至將“馬拉硫磷”、“多菌靈”等常規農藥品種更換一個動聽的商品名并且不標注有效成分后,作為新農藥高價銷售給農民,有的在標簽上標注“正打反死”、“地虎速殺”等新奇品名誤導農民。廣大農民群眾深受假冒偽劣農藥之害,對其深惡痛絕。這些問題一日不消除,農資市場就一日不能規范,農民群眾就仍然深受其害。因此,我們只有深入開展農資市場綜合整治,才能有效地打擊不法商販,維護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

總之,開展農資市場綜合整治,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違法行為,既是解決農資市場突出問題,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好、維護好廣大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具體行動,是各地、各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

二、突出重點,整體推進,迅速掀起農資市場綜合整治的高潮

根據全縣農村工作會議的要求,縣政府制訂了《全縣農資市場綜合整治方案》并已下發各地、各部門??h農林、工商、技監、公安、物價、供銷、廣電等部門,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從現在開始至11月份,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大力推進農資市場聯合整治,從農業生產的實際出發,從解決廣大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狠抓重點問題、重點地區、重點市場、重點品種和大要案查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農藥、肥料、飼料、獸藥及生物制品的違法行為。要通過整治,全面取締無證無照和一證一照多點經營農資行為,遏制制、售假冒偽劣農資違法行為,平穩農資價格,確保全縣秋熟作物和秋播作物所使用的農藥、種子、肥料等農資質量安全,杜絕農資產品質量問題引發的農業生產事故,實現我縣農資市場的根本性好轉。

(一)全面取締無證(照)經營。目前我縣無獸藥經營許可證經營獸藥和生物制品以及無營業執照經營農藥的現象較為普遍;少數經營單位只有一份營業執照,下設多個經營網點,采取委托的形式,一照多點經營;少數經營單位將營業執照轉讓、出租給其他單位或個人從事農資經營。上述現象的存在,嚴重擾亂了農資市場秩序,必須下大氣力加以解決。縣政府決定,在各鎮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由縣農林部門牽頭,工商部門為主,公安、供銷等部門配合,對無證無照經營農資等違法行為進行全面取締。同時,根據近期農藥市場整治所反映的假劣農藥產品使用后造成農業生產事故等突出問題,對已取得農藥經營資格的單位,縣農林、工商部門要按照《農藥管理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對其是否具有與經營農藥相適應的技術人員、營業場所、設備、倉儲設施、安全防護、規章制度等條件進行檢查,對于不具備經營條件的單位,必須責令其限期整改,限期整改后仍不具備經營條件的,要堅決予以取締并吊銷執照。

(二)加強對重點品種的整治。這次綜合整治的重點是種子、農藥、肥料和生物制品。種子是農作物綜合生產能力的核心。要以雜交油菜、小麥、蔬菜種子為重點,組織開展以發芽率為重點的種子質量抽檢,確保市場供應的種子發芽率不低于國家標準;農藥整治的重點是高毒殺蟲劑,要突出整治摻雜高毒農藥的復配產品和不合格農藥標簽;肥料整治的重點是復混肥,要加強質量抽檢,檢查經營單位是否按規定領取肥料登記證,產品是否按標準配足、配齊養分;生物制品市場要突出檢查強制性疫苗,加強對無批準文號和假冒批準文號獸用生物制品的查處,管好疫苗使用環節,堅決杜絕使用不明疫苗。

(三)狠抓大要案查處??h農林、工商、技監、公安、供銷等部門要密切配合,抓好農資制假、售假案件的查處工作。農資打假的關鍵在源頭控制,重點在市場監管。要針對不同的農資品種,分別確定整治的重點市場。堅決取締經營假冒偽劣農資的攤點,打擊流動經營點、加工點、分裝點,徹底封堵假冒偽劣農資流通渠道,嚴防偽劣農資進入農業生產領域。依法嚴懲以次充好、欺行霸市及哄抬價格等行為。要集中力量抓源頭、端窩點、打慣犯,對于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社會影響大的案件要及時移送公安部門立案偵查。在查處大要案時,該曝光的曝光,該處罰的處罰,該追究刑事責任的追究刑事責任。

(四)推行誠信監管機制。要建立監管對象誠信檔案,通過采取不良行為記錄、抽查結果公布和備案、嚴重違規行為曝光等措施,逐步建立長效監管機制。要積極推行經營單位守法經營公開承諾制和守法經營誠信單位評選制,鼓勵誠信經營,引導經營者爭當模范。要做到打假與扶優相結合,積極扶持農資產品連鎖超市、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促進農資銷售和技術服務緊密結合,積極培育我縣農資知名品牌,規范全縣農資市場秩序。

三、加強領導,密切配合,確保農資市場綜合整治活動取得實效

農資市場綜合整治,不僅是一項經濟任務,也是一項政治任務,更是一項民心工程。各地、各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克服困難,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嚴格執法,務求實效。

(一)強化領導。要把農資市場綜合整治工作擺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建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構,配備足夠的力量,統一協調行動,明確職責分工,保障綜合整治工作順利開展。

(二)周密部署。要根據《全縣農資市場綜合整治方案》,制訂各自的具體實施方案,量化目標,細化任務,明確重點,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整治活動。

(三)深入宣傳。要充分發揮輿論宣傳的導向、監督作用,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采取多種宣傳手段,利用廣大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大農業法律法規宣傳,報道綜合整治進展情況,特別是對典型案件要進行跟蹤報道,對制假、售假窩點進行曝光,教育群眾,震懾不法分子。要通過組織開展送法下鄉、進村等活動,提高廣大農民群眾識別假冒偽劣農資的能力,不斷增強農民群眾學法、用法、守法的意識,引導農民群眾和廣大經營戶積極參與整治活動。

(四)密切配合。聯合整治行動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為切實開展好這次專項整治活動,縣政府建立了聯合執法機制,由縣農林局牽頭,工商、技監、公安、物價、廣電、供銷等部門參與。凡涉及農資市場混亂的案件均先由縣農林局受理,縣農林局受理后,再根據各部門的職能,及時聯系有關部門參與聯合整治。其中,流通環節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以工商部門為主,農林、公安部門配合;生產環節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以技監部門為主,農林、公安部門配合??傊?,聯合執法中既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要密切配合,整體作戰。綜合整治中,各有關部門的具體職責是:農林局。牽頭開展好農資市場綜合整治活動,對農資市場實施監管;依法把好農資經營主體資格審查關;查處農資經營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工商局。查處農資經營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全面取締無證、無照經營農資違法行為;依法嚴把農資經營單位資質關,吊銷不合格單位執照;協助農林等部門加強農資市場秩序監管。技監局。查處生產假冒偽劣農資的違法行為;協助農林、工商等部門對農資質量進行檢測;負責對農資生產秩序進行跟蹤監管。公安局。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違法行為;配合農林、工商、技監等部門對農資經營違法案件進行查處;對農林、工商、技監等部門移送的制假、售假重大案件及時立案偵查,追查源頭,依法嚴懲。物價局。開展農資價格調查,打擊哄抬農資價格的行為,穩定農資價格,防止無序競爭現象的發生。廣電局。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在全縣營造濃烈的整治氛圍。供銷社。對系統內農資經營單位進行整治,配合農林、工商、技監等部門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

(五)強化督查。根據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指示,縣兩辦將于9月中旬分赴各鎮及縣各有關部門,對全縣農村工作會議上,縣委嚴書記關于解決好農村八大問題指示貫徹、落實的情況進行督查,其中也包括整頓農資市場秩序問題。各地、各部門既要扎實開展好農資市場綜合整治活動,以實際行動做好迎接督查的準備,同時要一級抓一級,一級查一級,對在整治中消極應付,搞形式主義走過場的,甚至失職瀆職,致使農民造成嚴重損失,造成不良影響的,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

同志們,保障農資產品質量,維護農資生產、流通秩序,保護廣大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是擺在我們面前一項重要的任務。今天會后,各地、各部門要迅速行動起來,展開農資市場綜合整治攻堅戰,整頓并規范農資市場秩序,為促進全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