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民營企業在生產經營和發展過程中怕什么的調研

時間:2022-10-07 08:49:00

導語:關于對民營企業在生產經營和發展過程中怕什么的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對民營企業在生產經營和發展過程中怕什么的調研

xx市工商聯在以“思想大解放,環境大改善,作風大轉變,推動大發展”為主要內容的大討論中,組織干部職工積極投入大討論。通過學習《xx日報》刊登的中共xx市委中心組文章《優化環境,創新機制,加快xx發展》,認識到思想大解放,目的就在于思想大統一,在討論中尋求共識,把大家的思想統一到xx必須加快發展,而且能夠加快發展上來,增強大家對xx加快發展的信心。

要xx加快發展,關鍵在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外部環境怎樣,環境:環人之境也,民營經濟的外部環境對民營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有時甚至還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文、地理環境好,投資環境寬松,企業就能來到這個地方生根、安家,才能一心一意地謀求把企業做好、做大、做強。

最近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五屆六次全會精神,加快xx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步伐,打造效率xx、效能xx、和諧xx,為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營造一個更加寬松的環境,從_月__日至_月__日,我們會同市紀委、監察局等部門緊緊圍繞民營企業生產經營發展過程中害怕什么,反感什么,歡迎什么,希望什么等四個方面進行了一次專項調研。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民營企業負責人及其員工對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和行政執法監管部門的工作是滿意的和比較滿意的。他們認為我市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一年比一年好,領導一年比一年重視,行政效率一年比一年有所提高,服務環境一年比一年改善。

比如,對xx市各級黨委、政府的工作,認為滿意的占__._%,對本地政府提供便民服務的情況,認為好和較好的占__._%,對政府機關服務質量的情況,認為好和較好的占__._%;對本地市場競爭公平、公正和較公正的占__._%。但也有相當數量的企業認為我市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還存在不少問題,還有許多值得改進、改革,甚至需要急待消除的方面。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五害怕”、“七反感”之中。

一、我市民營企業目前普遍存在五怕:

一怕黨政機關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__._%的企業認為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存在嚴重和較嚴重的三亂行為;

二怕政府部門不講誠信,__%的企業認為xx政策穩定性、連續性一般和差,認為好的僅占__._%;

三怕執法部門無端的檢查,__._%的企業認為我市的行政執法情況為一般和較差,僅有__._%的企業認為行政執法情況好;

四怕司法不公正,__._%的企業認為我市的司法情況為一般和不公正,認為司法公正的僅占__._%;

五怕來自企業周邊的干擾,__._%的企業認為他們的周邊環境為一般和差,相當一部分企業反映,他們周邊的農民、居民強行無償用水、用電、用氣的事經常發生,無理取鬧的人和事也不少;僅__._%的企業認為他們的周邊環境好。

二、我市民營企業目前普遍存在的“七反感”

一是反感執法部門的重罰款,輕教育,__._%的企業認為交通管理和服務一般和差,僅_._%的企業認為好。

二是反感一些地方和部門片面強調抓大放小,不少企業反映:“在xx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而各級政府和部門不僅在政策上,而且上實際工作中對中小企業放而不幫,放而不扶,只曉得收稅,只曉得收費。照這樣下去,xx怎么能夠穩定,怎么能夠發展,怎么能夠和諧?”

三是反感一些地方和部門領導只看“外資”,輕視“內資”,優待“外商”,薄待“內商”,優惠“外企”,嚴待“內企”的做法。

四是反感行政服務中心工作效率低。

五是反感稅收預征。

六是反感壟斷行業服務質量低。

七是反感中介服務管理不規范。

三、我市民營企業普遍歡迎的人和事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歡迎執法部門、管理部門現場辦公;

二是歡迎黨政機關、行政部門負責同志直接聯系企業;

三是歡迎公安部門在企業設立警備室或值勤點;

四是歡迎大中專院校與企業聯姻。

四、我市民營企業迫切希望的人和事主要有八個方面:

一是希望精簡行政審批項目;

二是希望實行陽光政務;

三是希望受處罰從寬;

四是希望能更便捷地使用土地;

五是希望增強市場競爭力;

六是希望建立專門民營經濟服務體系;

七是希望平等待遇;

八是希望暢通融資渠道。

產生以上狀況的原因,我認為:是我們部分機關干部職工

在觀念上對民營企業有偏見,一部分人對民營經濟的認識還停留在計劃經濟年代,有明顯的仇富心理。有的人認為個體私營經濟者是剝削者,看不到其在稅收,解決就業,推進市場經濟發展方面的貢獻,有的認為個體私營經營者素質差,層次低,看不到他們的變化和提高。有的人認為個體私營經濟者財產來源不明,唯利是圖,看不到企業起步和創業中的艱辛和合法謀利的正當性,一些領導干部“管本位”思想嚴重,對民營企業敬而遠之,怕招惹是非,怕擔嫌疑,不敢報道,不敢接觸,不敢支持,一些部門由于部分民營企業的信譽問題而導致對整個民營企業的全盤不信任,這是民營企業貨款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的對策和建議:

第一,充分認識民營經濟的重要作用。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我市的實際出發,從根本上來認識民營經濟的重要作用;發展民營經濟是提高地方財政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在現行的稅制下,大型國有企業、中直企業的稅收絕大部分交給國家和省級財政,民營經濟的稅收基本上交地方財政,而我市恰恰是大部分國有企業已改制成為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因此,要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更要注重發展民營經濟,不僅要增加經濟總量,更要調整所有制結構,市委、市政府要把發展民營經濟放在重要地位,更要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

那么怎樣才能使廣大民眾,尤其是廣大機關干部及各職能部門充分認識到發展民營經濟的重要性呢?除了要大力加強這方面的宣傳外,一是要在我市黨政機關中開展誰是財富的創造者?誰是社會的主體?誰養活了誰?你的工作收入中有多少民營企業納的稅等類似的大討論。二是在機關中開展“三講三看”活動:講你的工作量中包含了多少為民營經濟發展和服務的工作量,看你為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的投入和態度。講你具體做了幾件促進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的實事,看你的管轄范圍內民營經濟的發展幅度,講你和你周圍的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做了那些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事,看阻礙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的具體原因。三是通過三看三講,再來考察我市民營企業是否在社會上地位、政治上有榮譽,法律上有保障。不要因為一、兩個民營企業失足落水,我們就來否定大多數,就變得謹小慎微。有些政策就變得寧左勿右。

第二,扼制公共部門的隱性腐敗,降低民營企業運行成本。

腐敗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具有較高職位的從事政務工作的官員的腐敗行為,其客體是用來分配經濟利益的權力,標的是較大數額的經濟利益。這是我們通常所認識并被社會所重視的腐敗形式。第二種是較低級別的從事行政管理的公務員的腐敗行為,其表現往往是“隱性”的,涉及經濟利益較小,這種腐敗行為主體是較低職位和較低級別的公務員,其主要的特點是人為設置障礙,拉長辦事過程,將簡單的程序復雜化,暗示來機關辦事的組織和個人向其提供利益,得到對方利益后,放棄原則,隨意簡化辦事程序,或使來機關辦事的組織和個人得到額外的收益,即“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這種隱蔽性腐敗因其所涉及人員層次低,收益小,很難用現有的法律加以制裁,一般被看作是不正之風。但危害并不小,且具有普遍性,尤其是對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危害極大,因為其不僅敗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而且大大降低機關的辦事效率,隱性腐敗會使本來能解決的問題解決不了,本來能早解決的問題,拖成晚解決,甚至延誤解決問題的時機?!暗偎魍袑嶒灐北砻?,同樣是建一個服裝廠,在隱性腐敗文化較嚴重的秘魯機關運作效率要比紐約低___倍。在對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的調查中,一些民營企業反映,政府的支持政策是好的,領導的講話是到位的,可落實上總是有差距。文件上明明規定可以辦的事情,不給好處就拖著不辦。這些年來,我們有多少好的政策、文件難以落實,成為擺設,有多少投資者因為受不了種種刁難,棄我市而去。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再好的政策也沒用。因此,完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一個重要方向是下決心解決這個讓企業說不清道不明的隱性腐敗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一要提高對隱性腐敗危害性的認識,真正把它當作腐敗來治理,使其不再具有隱蔽性,強化對隱性腐敗的監督機制,加大處理力度;在人事考核任用上,設立這方面的考核指標,全面提高機關工作人員隱性腐敗的風險預期,二要加強立法工作,使機關日常工作運轉法制化、規范化、程序化,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并公開辦事程序。

第三是在可能的條件下,適當提高機關工作人員的薪金收入,使反腐敗能有一個物質支撐。

工商聯作為市委和政府聯系非公經濟的橋梁、紐帶,政府管理非公經濟的助手,在大討論中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結合我們的職能職責和工作實際,圍繞服務立會,服務興會的宗旨,要在營造安商、親商、富商的和諧環境中發揮積極作用,進一步推動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的改善和優化。

一、加強維權工作。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五屆六次全委會議精神,進一步推動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的改善,借鑒省內其他市、州工商聯維權服務經驗,擬爭取市委、市政府授權,成立“xx市非公有制經濟維權投訴中心”,辦公室設在市工商聯,并設立舉報電話,接受處理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在興辦企業、經營過程中,對各種團體、組織、個人和行政職能部門損害合法權益行為的投訴,維護其合法權益,推動發展環境的改善,促進全市民營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二、開展法律服務。經領導同意,會同某省××律師事務所聯合成立“xx市工商聯法律咨詢服務部”,在工商聯會員企業中開展法律咨詢、法律培訓及法律事務,增強企業運用法律維權的意識和手段。

三、暢通信息渠道。加大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民營企業的政策法規、經濟信息方面的宣傳力度,暢通工商聯與會員企業信息服務的渠道,利用《xx總商會》開辦《信息動態專輯》,為企業生產經營、投資決策提供信息咨詢。

四、深入調查研究。結合作風效能建設,進一步轉變作風,深入會員企業調查研究,及時收集和反映企業發展上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對改善發展環境的意見和建議。

五、加強同政府有關部門的協調溝通。針對企業當前反映的用地難、融資難和“三亂”等突出問題,逐步建立同金融、國土、規劃建設、工商、稅務、質監等部門的協凋溝通機制,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

六、組織企業參與招商引資和經貿洽淡活動。積極組織會員企業參加市政府和有關部門以及工商聯系統的招商引資活動和經貿洽淡活動,引導企業走出去,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提高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