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圣白圭

時間:2022-12-22 03:38:00

導語:商圣白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圣白圭

白圭(公元前463—前385年),東周洛陽人。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對其事跡有詳細記載,并稱白圭為“治生祖”。

白圭因擅長經商致富而名譽滿天下,他從經營管理實踐中,總結出一套經商理論,為后世經商者所師法。他主張經商必須“樂觀時變”,即經常注意農業生產變化動向和市場行情,及時掌握時機經謀取厚利。采取“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經營原則,每年糧食豐收后,買進五谷,售出絲、漆,在蠶繭上市時,便購進絲棉等織物,而出售糧食。他主張經營廣大民眾生活必需品,市場既廣,銷路也好,不用與人爭買賣之價,就可以得到較多的利潤,這種利潤來自時令差價和豐歉差價。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白圭還有一個“薄利多銷的經營原則,他說:“欲長錢,取下谷”。下等谷物雖然價低利薄,但為廣大庶民所必需,銷量極大,故可取得巨額利潤。同時他也很重視商品質量,認為質量最高的商品才能贏得信譽。

白圭在經營商業活動中,主張要節約開支,勤苦耐勞,并能與他的雇工同甘共苦,“能薄飲食,忍嗜欲,節衣服,與用事僮仆共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卑坠缯J為,一個商人要具備“智、勇、仁、強”四個條件,這也可以說是他所以能經商致富的要訣,“智”即要有權變;“勇”即要決斷;“仁”即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強”即堅守時機。他曾這樣說過:“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取予,疆(強)不能有所守,雖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

由于白圭能深入研究經營管理的規律和辦法,致使其在商業經營中有所建樹,成為一代商業大師,后世商人把他尊為本行業的祖師爺。宋景德四年,真宗皇帝封他為“商圣”;民間稱他為“人間財神”,并設神牌供奉。

白圭墓在今洛陽東北邙山之陽,漢代一些富商在此為他建廟,名曰“商祖廟”,宋代白慕圣為他修墓、立碑;明代白良輔為其墓碑建碑樓,如今墓碑、碑樓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