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稅收工作
時間:2022-12-19 11:11:00
導語: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稅收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運用認識科學發展觀推動稅收與經濟協調發展科學發展觀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基礎上的先進發展理念。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是解決當前我國社會會員享受供稿服務主義建設中產生的各種深層次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實現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稅收工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正確處理稅收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努力優化稅收和經濟發展環境,推動稅收與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一、正確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比例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失調、結構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與發展觀念的導向作用密切相關。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徹底破除片面強調經濟發展、gdp增長而忽視社會全面發展的思想觀念,徹底破除以物質指標的提高作為發展的最終目標而忽視人的全面發展的“只見物不見人”的思想觀念,兼顧長遠利益,防止短期行為,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健康、快速發展。(一)科學發展觀是辯證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基礎上的發展觀。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必須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高度全面理解。馬克思主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事物客觀存在的特性,是事物存在的根本規律,也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舊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就會產生,如此往復循環,事物才向前發展,事物是以矛盾發展為動力的,有矛盾才發展。發展就是事物內部矛盾不斷產生和解決的過程,辯證的發展就是對立統一的變化過程。認識和理解科學發展觀,就一定要高度重視和認識當前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一系列矛盾,對這些矛盾有清醒的認識,提出適當的辦法加以解決。(二)科學發展觀是系統的發展觀發展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過程,也是一項全面的系統工程。因此,在發展過程中要全面兼顧到系統構成的各個要素會員享受供稿服務,事物發展應當是系統的、全面的、保持內在各要素均衡的發展。也就是說,任何健康的發展,都應當是全面的發展,而不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發展。發展是辯證的,就應該是全面的發展,不是單一的發展??茖W的發展觀就是全面的、系統的發展觀。(三)科學發展觀是可持續的發展觀科學發展是連續性的、有后續的發展,是要求保持內在后發力的發展。任何事物的發展,包括社會發展,必須具有可持續的發展能力。健康的、正常的發展應當是持續的、內在的、有后勁的發展,科學的發展觀就是可持續的發展觀。只有這樣的發展,才是健康的、健全的、合理的、有效的發展。二、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稅收工作全面、科學發展理論是行動的先導。稅收工作必須從稅收的基本職能出發,按照“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原則,立足長遠,科學發展。(一)堅持收入原則,保障稅收收入規模和質量同步增長依法征稅是稅務部門的天職。圓滿完成收入任務,滿足財政需求,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是稅收職能作用的最直接表現。國稅部門要將確保收入任務的圓滿完成,當作最大政治和第一要務。要嚴格按照“依法治稅,應收盡收,堅決防止和制止越權減免稅”的組織收入原則,切實維護好稅法的統一性和嚴肅性,確保稅收收入質量和規模同步增長,為平衡地方財政預算、發展地方經濟提供強有力的財力支持。任何違反組織收入原則的做法都是違背科學發展觀的。(二)堅持改革創新,促進稅收征管工作科學發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以中小企業為代表的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是一股可預見的、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源。中小企業是縣域經濟的納稅主體。在以“科技加管理”為特征的新—輪會員享受供稿服務征管改革過程中,必須正視這一現狀,充分適應中小企業的稅收管理需要,創新稅收征管模式,建立稅務機關、納稅人和社會公眾“三位一體”的稅源監控管理模式,推進稅收管理的社會化。新的征管模式應該是確立具有自我約束力的納稅機制與嚴密征管制度相結合的征收管理體制。必須通過大力加強稅法宣傳教育,推行納稅人信譽等級制度,實施分類管理,促進中小企業自行申報、依法納稅。要完善稅收稽查機制,科學合理界定稽查對象,加大稽查和處罰力度,對偷、逃、騙、抗稅等違法行為予以嚴懲,增強稅收的威懾力,使納稅人自覺遵從稅收法規,形成誠信納稅的良好稅收氛圍。(三)堅持實事求是,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要注重協調好改革發展中的各種利益關系,把深化征管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結合起來,把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利益作為一切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不斷改善辦稅環境作為各項工作的重要結合點,實現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在改革發展中促進社會穩定。要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在穩定中推進發展。三、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推動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稅收是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稅收來源于經濟,并反作用于經濟發展。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正確處理稅收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促進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是稅務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一)落實優惠政策,促進經濟增長稅收優惠充分體現國家產業政策的導向。稅收優惠政策的制定實施,是黨和政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調整產業結構、關心愛護弱勢群體和困難地區的具體體現;嚴格貫徹執行稅收優惠政策,是國稅部門的硬性工作指標,不及時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也是收“過頭稅”。稅務部門必須從當地實際出發,充分運用支持下崗再就業、非公有經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資源綜合利用等稅收優惠政策,最大限度地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二)完善服務體系,優化發展環境對稅務機關來講,納稅人既是執法對象,又是服務對象。納稅服務質量是經濟發展環境的重要內容。要因地制宜,本著方便納稅、講究實用、減少納稅成本的原則,科學合理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地設置辦稅場所,采取靈活的征收方式,使納稅人能夠在比較方便的時間、相對集中的地點,快捷、有效地辦理納稅事項。要把納稅人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稅收服務質量的重要標準,將中小企業置于與大企業平等的位置,寓服務于管理之中。要在完善辦稅服務廳功能的同時,適應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趨勢,多從中小納稅人的角度考慮,構建多元化納稅申報和多渠道辦稅體系,提高銀行網點申報、電話申報、持卡納稅等方便快捷的申報、繳稅方式的比重,使納稅人足不出戶就能履行納稅義務,降低中小企業申報納稅的遵從成本,全面提高辦稅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要以辦稅服務廳為主要載體,推行稅收執法公示制,公開辦稅,規范辦稅,接受納稅人的監督,嚴格執行稅收檢查計劃管理制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積極創造條件,運用免費電子服務、免費提供納稅手冊等多種形式,完善納稅咨詢服務,提高納稅人的申報納稅水平。(三)發揮職能優勢,幫扶企業發展要充分發揮稅務部門政策清、信息靈的優勢,為企業財務管理和經營管理水平相對滯后的中小企業提供建賬建會員享受供稿服務制、電算化管理等方面的指導,以及信息、培訓、稅收籌劃等服務,提高中、小企業的競爭能力,鼓勵中小企業做大做強。遵循經濟決定稅收的客觀規律,正確處理加強征管與培植稅源的關系,幫助企業提高效益,實現國家稅收和企業效益的“雙贏”。在調整經濟成份結構方面,應由單純重視國有集體經濟,向既重視國有集體經濟又重視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轉變,大力支持民營經濟、個體私營經濟、股份制經濟、聯營經濟等經濟形式共同發展,大力培植多元化的稅收增長點,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和稅收收入的增長開辟更廣闊的空間。在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方面,要牢固樹立經濟發展看效益、企業效益看稅收的觀念,注重拓展效益型稅源,引導中小企業走內涵擴大再生產的路子,提高高科技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使產業關聯度強、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產業和部門成為主要增長點,促使中小企業在提高效益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稅收貢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