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發言

時間:2022-05-13 03:51:00

導語: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發言

同志們:

按照會議要求,我代表省教育廳就我省特殊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和下一步需要著力抓好的工作作簡要匯報。

一、我省特殊教育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特殊教育事業是殘疾人事業和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權事業的一個重點。多年來,我省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高度重視特殊教育,始終把殘疾兒童少年教育工作作為實施義務教育、鞏固"普九"成果、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內容。我們堅持以提高特殊教育質量為總抓手,積極進行課程改革,拓展德育空間,改善辦學條件。在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與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下,在全體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省殘疾兒童少年教育得到長足發展。

一是初步建立起了較完善的特殊教育體系。關心殘疾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目前,全省特殊教育學校共47所,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1745名,專任教師1278名,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6*3人。全省有8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學前康復教育,8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高中段的普通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1987年,我省創辦了長春大學特教學院,成為當時國內第一所面向全國專門招收盲、聾、啞和肢殘學生的高等學府,20年來特教學院共培養了1460名品學兼優的專門人才?,F在我省殘疾人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級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都得到進一步發展,形成了較完善的特殊教育體系,基本保證了殘疾兒童青少年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不斷加大特殊教育投入,改善特殊教育辦學條件。20*年起,我省開始設立特殊教育專項經費,當年撥款200萬元,20*年起增加到300萬元。同時我省每年還積極爭取教育部特殊教育專項補助資金。各市(州)近三年共投入特殊教育經費24817.2萬元,其中2005年投入6574.6萬元;20*年投入7702萬元;20*年投入10540萬元??偟膩砜?,特殊教育投入逐年遞增,辦學條件較以前有明顯改善,辦學質量有了顯著提高。

三是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完成義務教育。我省始終堅持把特殊教育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普九"工作統一規劃、統一部署、統一檢查,有力推進了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基本適應了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需要。在重點加強義務教育的同時,全省還大力發展殘疾人學前教育和高中及以上教育。目前我省已經形成了"以普通學校附設特殊教育班和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的辦學格局,有力保障了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

四是加強特教師資的培訓,提高特教教師教學水平。通過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補充新師資等辦法和在職提高、崗位練兵以及繼續教育等工作,努力建設一支數量充足、學歷達標、結構合理、師德過硬的特殊教育師資隊伍。20*年以來,我省相繼舉辦了特殊兒童隨班就讀師資培訓班,培訓教師110人;舉辦特殊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培訓班,培訓學校中層以上領導80人;分別舉辦培智學校和聾校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100余名教師參加了比賽,擇優選拔4名教師參加了全國培智學校青年教師大賽,獲國家一等獎一人,獲國家二等獎一人,獲國家三等獎二人。"十五"以來,我省還委托長春市特殊教育師范學校培養特殊教育新師資500多人。這些工作有力推進了我省特殊教育課程和教學改革,促進了特殊教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積極引導殘疾青少年樹立自強自立意識,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為個人謀幸福,同其他社會成員共創美好未來。

五是繼續推進特殊教育實驗學校建設。20*年,我省開展了創建省級特殊教育實驗學校活動,共創建特殊教育實驗學校20所。20*年,我省啟動了特殊教育實驗學校對口支援相對薄弱特殊教育學校活動。目前各地以城市特殊教育學校為龍頭,突出地域特點,凸顯學校特色,發掘學生特長,形成了區域整體推進的特殊教育辦學風格和特點。*市注重區域特殊教育整體發展水平的提高,合理規劃全市特殊教育學校布局,特殊教育學校發展相對比較均衡。長春市打造龍頭學校、發揮龍頭學校骨干、輻射作用,帶動了全市聾校、培智學校教育整體發展水平的提高。長春市特殊教育學校、寬城區培智學校在基本辦學條件、教育教學管理、教研工作、教師隊伍建設、特色辦學等方面示范作用突出。白山地區人口少、居住分散,市里強化特殊教育輔讀班和隨班就讀的規劃和管理,保障了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延邊州積極推進特殊教育學校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改革,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發校本課程,在職業教育與特長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

二、目前我省特殊教育面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

當前有一種趨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改革的深化,殘疾人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從教育的整體發展看,我省特殊教育的發展水平還不平衡,基礎也比較脆弱,殘疾人仍然是一個特別困難的社會群體。我省特殊教育的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殘疾人受教育程度明顯偏低。殘疾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僅占2.37%,較社會平均水平低13.17%;具有高中及中專文化程度的只占9.58%,較社會平均水平低17.62%;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2.21%,較社會平均水平低15.37%。全省18歲以上殘疾人文盲占31.97%,較社會高28.58%。6-14歲殘疾兒童在校就讀率僅為47.37%,還有一半以上適齡殘疾兒童沒有接受義務教育。15-19歲殘疾學生在校就讀率僅為14.42%,比社會低67.25%。目前全省人口超過30萬的縣(市)還有11個沒有建立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高中階段特殊教育只有*市建立了高中學校,長春、四平、延邊、白城在特教學校設立了高中班或中專班,其他地區都沒有高中階段特殊教育,高中教育斷檔,直接影響到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

二是特教經費投入不足,難以滿足特殊教育發展的需要。長期以來,財政撥款仍然是特殊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但只是滿足教師工資發放,校舍維修、危房改造和辦學條件改善的投入還難以得到有效保障。特殊教育學校校舍、設施陳舊、老化的問題比較突出,大規模改造和重建學校更為困難,與其他省份特殊教育學校相比還存在差距。

三是特殊教育學校的現代化教育教學設備缺乏,現代教育技術設施水平偏低。由于資金短缺,政府財政撥款只能滿足教師工資的發放,缺乏足夠經費購置信息技術設備、語言訓練室、體育康復室及其他專用教室的教學儀器設備,制約了特殊教育學?,F代化教學技術的應用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特殊教育學校的無障礙設施建設還達不到要求。

四是由于各市(州)經濟發展不均衡,有的地區特殊教育教師津貼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按國家規定,特殊教師津貼應為教師基礎工資的25%,但目前各地特殊教育津貼執行情況不統一,有的地區為教師基礎工資的25%;有的地區僅為15%;隨班就讀教師的特殊教育補助問題至今仍未得到解決。

上述問題與我省特殊教育學校布局和國家政策不無關系,我省特殊教育學校多是市轄校,近年來國家支持的重點是農村學校。

三、下一步需要著力抓好的幾項重點工作

一是切實把特殊教育納入全省教育事業的整體規劃。起草制定殘疾人教育的法規和政策文件,貫徹執行《殘疾人教育條例》,保障殘疾人受教育的權利。進一步完善特殊教育網絡和體系建設,發展殘疾人學前康復教育,加快發展高中段特殊教育,鼓勵支持普通高校開設特殊教育專業,促進各級、各類特殊教育健康協調發展,努力滿足殘疾人的教育要求。督促各級人民政府將殘疾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納入當地義務教育發展規劃并統籌規劃實施;逐步提高學前殘疾兒童接受教育的比例;積極掃除殘疾青壯年文盲;逐步發展高級中等級以上特殊教育;保證達到錄取標準的殘疾考生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院校;指導特殊教育在教學中使用盲文和手語。

二是切實加大對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堅持特殊教育由政府投入為主的原則,強化政府責任,建立保障機制。采取特別的措施和傾斜的投入政策,保證特殊教育學校公用經費足額按時到位,并逐年增加。省本級一方面要加大專項經費額度,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應主動參與省級特殊教育專項補助經費的分配,用于特殊教育師資培訓、課程教學改革、信息技術建設、校舍維修改造、教學儀器設備更新、檢查評估、表彰獎勵等工作,使之真正用到特殊教育事業發展上,發揮最大的效益。

三是修訂和完善各類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標準,實施特殊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充分借助國家發展特殊教育的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繼續開展全省范圍內20所特教實驗校對接特教薄弱?;顒?,促進全省特殊教育均衡發展。加強校園及周邊無障礙建設。采取各種措施。掃除殘疾青少年文盲,逐步解決重度肢體殘疾、重度智力殘疾、失明、失聰、腦癱、孤獨癥等殘疾兒童的教育問題。

四是積極爭取國家特殊教育建設項目。自20*年起,教育部、國家發改委、中殘聯啟動實施了國家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工程,工程分三個階段實施。我省為項目實施省份。第一階段實施時間為20*-2010年,選擇部分地(市)、30萬人口以上或殘疾兒童少年較多的縣(市),新建或改擴建190所左右獨立設置的綜合性或單一性特殊教育學校。第二、三階段實施時間為2010年后,新建或擴建960所左右特殊教育學校。20*年安排中央投資2億元,20*--2010安排6億元,二、三階段的投資額度目前尚未確定。"十一五"期間,我省可遴選9--15所(每年3--5所)學校。每所新建學校一次性補助中央投資約380萬元(其中土建300萬元,必備教學、康復訓練設施投資80萬元)。每所改擴建學校一次性補助280萬元(其中土建200萬元,必備教學、康復訓練設施80萬元)。這對我省特教事業的發展是一次難得的機遇。省教育廳正積極配合省發改委做好項目實施相關工作。我們將積極爭取盡可能多的項目在我省實施,努力建設好一批規范化的特殊教育學校,較大程度地改善我省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

五是加強特殊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繼續舉辦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基本功大賽等,提高教師教學能力。通過工作部署會、經驗交流會、教師培訓(基本功大賽)、調研等形式,督促檢查各地三類人員(教育行政部門特教專干、教研員、教師)配備和履行各自職責情況。支持師范院校培養特殊教育師資。繼續總結職業教育典型經驗,推廣延邊第一特殊教育學校成功經驗和做法,并在適當時機,召開全省職業特殊教育工作現場會。

六是加強殘疾青少年的職業技能培訓,為他們就業創造條件。要把特殊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列入職業教育的內容。

七是構建全方位資助平臺。配合有關部門繼續實施好"殘疾人事業專項彩票公益金助學項目"、"通向明天-交通銀行殘疾青少年助學計劃"等一系列資助項目。對殘疾人就讀中等職業學校給予學費減免的優惠政策。爭取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對特殊教育事業的關注和支持,逐步建立起特殊教育穩定長效資助體系平臺。

八是做好接收四川地震災區因災致殘學生的入學工作,并全部免費入學。增加對四川省的招生計劃。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