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德育工作會議地方話
時間:2022-06-20 04:25:00
導語:學校德育工作會議地方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中國是禮儀之邦,幾千年延續的教育都是十分重視道德修養的。而今的“四有”新人,在培養人的方式或目標上,都一脈相承地重視道德修養。甚至于在治國方略上,在依法治國的同時,強調以德治國,這個傳統,是今天進行德育工作的最好條件之一。
但是,時代畢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社會面貌已發生深刻的變化。教育的環境、教育的方式、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價值取向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教育得到長足發展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外部環境、新的經濟生活、新管理機制下,學校的德育工作與其他工作相比卻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這個問題與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及民主政治建設相關聯,是社會、家庭、學校三方面力量在市場經濟和改革大背景下暴露出來的對德育工作的乏力,是發展中的問題,是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一、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中的問題。
1、政治素質方面:不少學生在政治素質方面不過硬。表現在,對社會主義前途的漠然,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冷淡,對當代社會重大熱點和焦點問題難以正確的認識和評價,對黨和國家在現階段的路線、方針、政策缺乏正確認識和理解;表現在對政治思想課不感興趣,政治理論水平偏低,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淡薄。不少初中生不知道四項基本原則,不少高中生不知當代世界發展的主題,甚至有的大學生是法盲。
2、思想素質方面:不少學生沒有完全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表現在處理個人與集體關系時顯現極為強烈的個人主義;對待財物時,顯示享樂主義傾向和拜金主義傾向;對待勞動時,偏重就輕,顯示好逸惡勞的不良傾向。講奉獻少,講索取多,關懷他人少,關心自己多;注重精神陶冶少,講究物質享受多。
3、道德素質方面:缺乏足夠的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和做學生的基本道德。少爺型、公主型的學生已不少見,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對父母的勞動不珍惜,對老人不尊重。在社會公共場所,不愛護公共財物,妨礙他人工作和休息。在學校表里不一,有老師、無老師在場不一樣,視讀書為苦差,視老師為敵人,只要自由,不要紀律。
值得強調的是,絕大多數學生是品學兼優的,但的確有不少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問題。近幾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和在校生犯罪時有發生,已充分說明問題。甚至有些學生涉及到吸毒、、殺人等嚴重刑事犯罪,已足以發人深省。
二、學校德育工作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
1、社會環境的不良因素,成為學生不良行為的誘因。
實事求是地審視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在政治上、經濟上還是思想文化方面,都大踏步地順時代向前邁進。但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同時,精神文明的發展卻相滯后。尤其是改革開放大背景下,國外的生活方式的沖擊,各種思潮和價值觀泛濫,黃、賭、毒的死灰復燃,極大地污染了青少年成長的環境。各種媒體——包括影視、網絡、報刊、書籍,鋪天蓋地,其中確有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師益友,但囿于市場經濟發展的負面效應,與學生年齡段不相宜的色情、暴力充盈在各個角落。深受學生喜歡的好萊塢大片,一般都是宣揚一種個人主義,充滿血腥和暴力;深受學生歡迎的港臺言情小說,又刻意營造與社會現實相去甚遠的純情世界;深受學生喜愛的港臺武俠小說則活靈活現地展示,武功高低成為個人成敗的場景。更不用說街頭巷尾的“少兒不宜觀看”字樣的錄相片,更是故意引起青少年學生的好奇心。最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影響最為深遠的網絡經營業,不少學生沉迷于網上的虛擬世界,肆意接受各種信息,當然不乏與其年齡不相適應,但卻容易激起其好奇心的不良信息。于是,經常有家長、教師嘆息:我的幾年培養,比不上外面世界一個小時的影響。
2、學校管理上的錯誤價值取向,成為學校德育工作乏力的原因。
素質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價值取向,各類學校不同程度地滲透了素質教育,這為教育改革注入一股新的氣息。但是勿庸違言,在今天學校管理中,在學校行政管理人員的思想認識上,仍然保留著濃厚的應試教育的痕跡。在群眾的心目中(尤其是農村)也有一根有明確度量的標尺來衡量學校的辦學質量,這個明確的標尺就是升學率。因此沒有哪所學轉不是把升學率當作學校的生命線。學校一切工作圍繞升學轉也就見怪不怪了。管理操作起來也有一整成熟有效的方案。依據各式各樣的分數排名次,定獎金。并據此給老師畫像,給學校排名次或評定優秀、稱職、不合格等等。名目繁多的分數是精確到小數點后若干位的,給老師畫像,給學校排座次也因此是權威的。后勤工作是學的保障,本來是擺在服務后勤的位置,但由于樓房、綠化、多媒體等硬件設施是立竿見影的業績,是評估辦學水平的主要內容,一般地也成為學校管理者熱衷的工作,這也是不爭的實事。至于學校的德育工作,雖然各種文件上、媒體上都列為學校的先導性工作,但由于其難于精確到小數點后若干位,不能成為群眾、主管部門衡量辦學水平的標尺,也難于成為學校管理人員功勛卓然的政績,因而在實際管理中是乏力的。不少學校的政教處、團委會等德育隊伍褪變成為安全處、愛衛會了。學校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平面管理方面對得住來訪貴賓,德育工作就不錯不了。至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法紀觀念、理想、前途等,領導看不見,群眾摸不著,可以放一放再說。最后導致出現這種情形,學校三駕馬車的教學、德育、后勤,在實際工作中,教學成為熱點——備考如備戰,十分火熱;后勤成為焦點——辦學規模擴大,辦學質量提高聚焦于此;德育成為冷點——難于量化,難以帶來立竿見影的政績而受到冷落。
3、家長不能對孩子實施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的德育難以形成合力。
家長不能對孩子進行有效的品德教育,從主觀方面看,是家長缺乏正確認識。不少家長對待孩子讀書有極強的功利主義色彩,認為讀書就是考大學,然后找到一個好工作。至于在成長過程中的思想品質的養成并不十分重視。也有不少家長視其獨生子女為掌上明珠,過于溺愛,眼里只有寶貝的優點,根本發現不了問題。還有更多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是學校的事,孩子繳費上學,一切都交給了學校,由學校全權負責。當然在改革開放大氣候下,也有不少家長是“問題家長”,當然更容易誘導出“問題學生”。從客觀方面分析,主要是部分家長不具備對孩子有效德育的條件,或本人忙碌于生計,無暇顧及孩子思想狀況的變化;或缺乏相關的知識,不能用正確的方法去教育而難有收效。在競爭十分激烈的經濟生活中,不少農民、下崗工人等為了養家糊口已忙碌得精疲力竭,無力對孩子進行觀察和分析,采取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在農村眾多家長雙雙在外打工,孩子寄宿在親朋好友家,或由爺爺奶奶照料,在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節上就會出現真空。一些組合家庭或婚姻不良的家庭,在子女教育上也存在隱患。也有許多家長有認識也有時間加強對孩子的教育,但缺乏科學理論指導,沒有遵循教育的規律,結果效果很差,甚至適得其反。例如棒型、訓斥型、溺愛型、物質誘導型等教育方式,都難以使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質。
三、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
1、凈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環境,減少青少年成長的不良誘因。首先要凈化社會大環境,政法部門要加大對黃賭毒現象的打擊力度,加大對黑惡勢力的打擊力度,加大對青少年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營造一個文明的、健康的社會大環境。其次要凈化校園的周邊環境,教育行政部門要與政法部門一道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尤其是要讓學生遠離各種錄相廳、網吧、舞廳等場所。再次,要凈化文化市場,文化主管部門要協同工商、出版部門,加大對文化市場的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減少色情、暴力等信息的傳播。特別是加強對網絡經營業的管理,力所能及地減少垃圾文化對純潔青天少年的污染。
2、學校要克服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第一,要樹立正確的辦學質量觀。辦學水平并不主要體現在學校硬件建設上面,也不僅表現在升學率上面,這要看該校的校風、班風,要看該校畢業生的素質高低。升學率再高,如果該校學生走出社會后,違法犯罪率高,該校的教育是失敗的,辦學水平也應該是低層次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改變當前對學校的評價辦法,要把素質教育的方針在評價中真正貫徹。第二,要樹立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思想?;A教育必須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人的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是要養成過硬政治思想道德素質,如果一個學生思想品行低下,或者形成反社會的人格,意志軟弱,紀律渙散,難以想象他在個人發展上會走多遠。因此學校必須真正地把德育擺在首位來抓,長年累月地、群策群力地進行德育工作,打造思想素質精品,為學生創造輝煌人生奠定最為堅實的基礎。
3、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教育,為孩子教育盡到最大的家庭責任。第一,家長要把孩子的思想教育作為自己的重要工作來抓。不管經濟壓力有多大,個人工作有多忙碌,不能忽視對孩子的教育。這就要求家長自己要率先垂范,嚴守法紀,不能做問題家長,進而養出問題孩子;對孩子不能過分溺愛,要嚴格要求,要善于發現問題,及時校正;要與孩子保持密切聯系,不能留真空。第二,家長要學習教育理論,幫助自己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教育。教育是一門學問,不是每位家長都擅于對子女教育??梢杂喴恍┙逃龝?,接受一些教育信息;可以與老師保持密切聯系,聽取教師的意見;也可以主動要求參加一些家長學校,進行相關學習。只有既重視孩子的思想教育又注意提高教育的水平,才能把孩子的教育在家庭這個環節落到實處。
總之,當前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在社會、學校、家庭三個環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利因素,不少青少年學生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有關資料統計目前獨生子女的青少年學生達到八千萬,如果社會、學校、家庭不高度重視包括這八千萬獨生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后果是極為嚴重的。因此,在德育工作上必須克服功利主義傾向,調動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的積極性,以戰略眼光重新審視,重新調整。
青少年如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必須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真正把青少年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才能使他們擔負起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使命。
- 上一篇:步進電機選用分析論文
- 下一篇:電信公司成立周年大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