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教師的發言稿
時間:2022-07-16 03:40:00
導語:家長會教師的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家長:
下午好!
首先對各位家長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各位家長關心支持我們的工作表示衷心地感謝.
一,真正關愛孩子
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寶,平時父母經常買些禮物送給孩子,可是除了禮物之外,其實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愛,哪些地方能表達父母的愛呢?
(一)把你的時間留一點給孩子
1,每天花一定的時間與孩子交流.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時間的長短并不重要,但是每天要花一定的時間坐下來,問問孩子學習的情況,和孩子交流思想,溝通情感.
2,每天花一定時間和孩子玩耍.不一定要在空閑時,你在做家務時也可以和孩子玩"猜謎語"等游戲,這樣既不影響你做家務,又讓孩子在快樂中積累了詞匯,其實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3,節假日帶孩子一同去戶外散步,上街購物,去公園賞景,有條件的帶孩子出去旅游,參觀.拓寬孩子的視野,陶冶孩子的性情.
4,和孩子一起看書,看電視.陪孩子看一些有益于他們身心健康的書和電視節目,并相機交流觀后感,培養孩子的鑒賞能力.
(二),把你愛撫送給孩子
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掌聲受到表揚,尤其是孩子.其實我們每位家長也有這樣體會,希望得到領導、老板和他人的肯定。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思維,興趣,愛好,才能,天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每一個孩子都有成為一個好孩子的欲望,家庭教育就應該讓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覺.事實上,我們要對孩子的缺點多一些寬容與賞識,多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幫助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應對的策略,你一定會發現孩子的顯著進步.當孩子獲得成功時,把你的擁抱,鼓勵送給孩子,那將是對他最好的獎勵.當孩子遇到挫折時,送給孩子一個擁抱,將是對他最好的鼓勵.把你的愛撫毫不吝嗇地送給孩子,不需要太多的言語,孩子會覺得享受到了無盡的愛與關心,那會是他生活和學習的最大動力.
(三),把你的信任送給孩子
根據孩子的年齡,讓他們適當參與你的工作,他們會對你有所幫助,并分擔你的工作.所的孩子都喜歡與大人接近,并做大人的"事情".讓他參與無疑是對他最大的信任.他會做得比其他任何一件事情都認真.
把你的時間,你的家撫,你的信任當做禮物送給孩子時,你會是一位成功的家長.
二,真正關心孩子的學習
一說到關心孩子的學習許多家長一定會說我是很關心的,我每天都問孩子有沒有做作業,在學校表現好不好,那是不是真正的關心呢我看未必.也許有的家長會說,題目我自己都不會,叫我怎么教面對這些情況,家長應當怎樣輔導孩子呢
首先是熱情支持.父母對孩子學習上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家里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看電視時,盡量控制音量,不干擾孩子學習;孩子學習用的文具,書籍要給他們隨時添置.同時在生活上注意孩子的衣食住行,使孩子時時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關懷.
其次是認真督促.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父母心要的督促不能忽略.當遇到孩子放學后把書包一扔就去玩,或一邊做作業一邊聽收錄機,看連環畫,看電視時,父母就應勸導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導集中到學習上來.
第三是仔細檢查.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看得懂孩子的作業,但也要仔細檢查孩子的作業本,因為作業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學習情況.如果發現作業馬虎潦草,亂涂亂畫,甚至不完成作業,父母就要及時追問原因,要求孩子重新做好.這樣,可以逐步培養孩子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習慣.
第四是積極配合.有些父母認為自己不懂,由學校去教好了,這種態度是不對的.正確的態度應是主動,經常地與老師聯系,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傾聽老師的意見,把孩子在家中的學習情況告訴老師,并根據孩子的特點和短處,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孩子學習好功課.
我還可以給各位家長簡單介紹一下國外家庭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在發達國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視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
在瑞士,父母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無能之輩,從小就著力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依靠父母過寄生生活的人,被認為是最沒出息或可恥的。
在美國,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父母從小就讓孩子認識勞動的價值,讓孩子自己動手修理、裝配摩托車。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謀生路。美國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農家子弟要分擔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木工修理、鏟雪、掃落葉等出賣體力的活。
在德國,孩子從小就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從不包辦代替。
在日本家庭,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不給別人添麻煩”。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生存技能和自強精神。
反過來,我們的家長和孩子之間又有哪些不足呢?
一、有的父母管得太多。中國的父母太寵愛孩子,他們一輩子甘愿為兒女付出一切。從孩子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到找工作、結婚、生孩子,父母無時不在操心。“為了孩子把心都操碎了”,然而許多孩子卻體會不到這些。他們喜歡和崇拜的人可以是歌星、影星或政商界的巨頭,惟獨很少有父母。真可謂:“好心沒好報”。
二、有的父母管得太少。農村有些家庭,夫妻雙雙外出打工,把年幼的孩子留給年邁體弱的爺爺、奶奶或親戚帶。對孩子的學習、生活極少過問,任其自由成長。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慣。
三、對待孩子用錢問題上。有的家長是“伸手必給”,從不問問孩子“干什么用”?也沒有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和理財方法,我身邊就有一個例子,這孩子現在讀鐘山學院,由于家境還可以,家長也沒有教育孩子怎樣花錢的觀念,現在三個月花掉5000塊,他自己還不知道花哪里了。
四、父母不能起表率作用。有的家長這邊語重心長對孩子說:“要好好讀書,不然就沒出息”!那邊就吸煙、喝酒、打麻將、賭博,不能作到言傳身教,并且還給孩子造成了,說一套做一套的不好的印象。
各位家長,當然我并不是說大家都是向上面講的一樣,我只是把這樣一個情況給大家說一說,下面我給大家讀一篇一個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
他說家庭對孩子一生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啟蒙老師。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接觸的時間和機會最多,父母的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父母的教誨引導孩子從小走到大,對孩子今后的成功有著重大深遠的意義。家庭教育作為孩子通向社會的第一座橋梁,對孩子的個性、品質和健康成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培養孩子自信心,激發學習熱情
我們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從來不對孩子百依百順,既要管孩子吃、穿、玩、學,又要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我們從來不對孩子的成績或錯誤不分青紅皂白地肯定或否定,從孩子的心理特點上考慮,避免出現教育方法成人化,甚至簡單粗暴。對于孩子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我們都要予以鼓勵和表揚,對他做得不好的事情也要幫助他分析問題,找出不足,耐心地說服教育,避免對孩子自尊心的損傷。孩子考試拿回成績單,偶爾出現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我們都是先幫他分析考試失利的原因,告訴他不要因為考試失利而產生畏懼感,勉勵今后加強學習,鼓勵下次取得好成績,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從而激發他的學習熱情。
二、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挖掘孩子智力潛能
在家庭生活中培養孩子創新意識的機會很多,其方法也各種各樣。首先我們讓孩子多注意觀察周圍的一切,學會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在家庭生活中,當孩子遇到一件事情時,我們就輔導他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并說出特征,從而不斷擴大他的思維范圍。有時還給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回答,逐步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們盡量不告訴他怎么解決,先讓他自己想辦法,找出最準確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的方法。他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使問題得以解決,便會在心理上得滿足,使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其次,動手操作是培養孩子創新意識的源泉。動手是孩子智慧的體現,多讓孩子動手操作,會促進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而且孩子通過操作會發現很多新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在以后遇到任何困難和問題時,孩子就會發揮自己的創造思維能力來解決。最后,我們還注重在家庭里要給孩子一個輕松、和諧的環境,在這種環境里,孩子的觀察、想象、思維能力可得到健康的發展。在孩子提出所謂“怪論”或做“怪事”時,我們從不輕易否定,而是讓他充分發揮想象力和施展自己的“才干”。我們相信:孩子潛藏的智慧非常之大,只要我們能正確地引導他的潛能就會得到充分發揮。
三、正確認識孩子的能力,對孩子的期望值適度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為達到這個目的,有的家長不惜一切代價實施各種智力開發或技能培訓,并且不滿足學校教育的內容,在業余時間給孩子請家教,如學琴、畫、棋、舞等,讓孩子成天被各種學習任務所困擾。大量的事實證明,對孩子施加過重的學習任務,會引起孩子的厭學情緒。由于孩子不是主動地學習,對所學的知識缺乏興趣,即便是參加了學習,也還是“人在曹營心在漢”。長此下去會損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償失?;诖?,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值適度,根據他的專長、興趣合理安排他的學習,尊重他自己的意愿,從不加重他的學習負擔。
四、培養孩子守信的習慣,對孩子許諾要慎重
家長對孩子的許諾必須慎重、實在,讓孩子產生一種奮發向上的動力,促使其更好地完成任務。只有履行自己的諾言,家長的威信才能樹立起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對孩子許諾前先慎重考慮,該不該對孩子許諾,能不能兌現,這種許諾對孩子來說到底好不好等等。許諾后我們都會履行諾言,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維護我們作為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同時教育了孩子對誰都不能隨便說話和承諾,說了就要負責。
五、培養孩子的意志,適度的挫折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不會永遠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要受到挫折。精神上的煎熬,體力方面的磨難,都是挫折的不同形式。理想的受阻、追求的失敗、艱苦的勞作、疾病纏身,也都挫折的種種表現。家長對孩子實施挫折教育,對于孩子的性格意志的磨煉和能力品行的培養,都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讓孩子承受適度的挫折,可以使孩子從挫折中吸取經驗教訓,使認識得以升華,也可以磨煉孩子的意志,增強戰勝困難的勇氣。古人說:“吃一塹、長一智”,說的正是這一道理。孩子只有在經受了磨煉才會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對孩子從不溺愛,不怕讓孩子受委屈,不讓孩子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經常帶孩子參加勞動鍛煉,以此來鍛煉孩子堅強的意志。在對孩子實施挫折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同時也會注重讓孩子對遭受挫折的承受能力,避免孩子產生消極情緒,從而引起負面影響。
六、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增強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將孩子培養成人是我們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讓孩子能夠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獨立性只能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作為家長我們很清晰地認識到孩子無論做什么事都是從不會到會,然后到熟練。我們每次都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只要是經過努力,不管成功與否,都應該鼓勵,讓孩子感到自豪。孩子畢竟是孩子,當孩子在做事情時,哪怕做錯,我們也會對他多鼓勵少批評。一次不行做兩次,兩次不行做三次,直到滿意為止,讓孩子感受到獨立完成任務的快樂,從而培養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
- 上一篇:結構設計管理論文
- 下一篇:高速公路危險源識別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