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在全市農村衛生工作會議講話

時間:2022-01-13 05:07:00

導語:副市長在全市農村衛生工作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副市長在全市農村衛生工作會議講話

同志們:

一、正確認識農村衛生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確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思路

農村衛生工作是“三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好農村衛生工作,不但是促進和保障健康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問題、政治問題。我們之所以高度重視農村衛生工作,是因為農村衛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有著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是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在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質量;減輕農民看病就醫負擔,消除因疾病帶來的貧困;增強社會凝聚力,提高農民滿意度這三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可有效減輕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對生命和健康的損害,起到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的作用。三是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可改善民生,使人民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更快樂,促進和諧社會建設。要真正把農村衛生工作作為重點,加大投入,以城帶鄉,把這項事關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事關社會安全穩定、事關黨和政府威信、事關農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真正擺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以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為總抓手,以解決鄉鎮衛生院人員匱乏問題為突破口,重點抓好五項工作

(一)加強監管,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健康發展。今年是我市實施新農合制度的第5個年頭,參合率達到了90.1%,創5年來的最高,這充分說明廣大農民群眾對新農合制度還是滿意的,對政府還是信任的。但我們也應該清楚地看到,鞏固提高參合率的形勢十分嚴峻,任務非常艱巨。如果在運行中出了問題,哪怕是一點點疏忽,損害了參合農民的切身利益,都會使他們對新農合產生懷疑甚至失去信心,影響新農合制度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完善管理制度,強化管理措施,確保新農合制度不出現任何問題。一要進一步加強經辦機構建設。各級政府要按照確定的編制人數,選拔素質高、業務精、敬業精神強的同志充實到經辦機構,對人員構成不合理的經辦機構要抓緊進行調整。要保證經辦機構工作人員工資納入財政開支,辦公經費足額納入財政預算,確保經辦機構正常運轉。二要進一步加強基金監管,嚴格實行問責制。對基金嚴重透支,管理混亂的要追究縣(市、區)政府的責任;對發生弄虛作假,套取、騙取、挪用合作醫療基金的要追究衛生部門和相關部門的責任;對舉報不斷,屢屢發生違規違紀現象的要追究定點醫療機構和經辦機構的責任。三要研究制定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衛生主管部門要密切關注次均醫療費用、住院率和基金使用情況等重點運行指標的波動,科學測算控制指標,建立分析預警機制。要研究制定各級醫院費用控制措施,對定點醫療機構有針對性地開展醫療檢查、用藥、治療和收費等方面的評價,試行單病種收費和限額收費,有效降低醫療費用,盡最大努力提高參合農民的受益水平。四要強化定點醫療機構自律機制。各醫療機構是醫療服務的提供者,也是新農合制度的受益者。要不斷提高服務能力,有效控制和降低醫療費用。特別是市級大醫院和各縣(市)醫院要做出表率,加強管理,落實責任,建立和完善內部監管制度,真正把參合農民利益放在首位。五要建立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新農合制度同扶貧和醫療救助工作結合起來,使患大病的貧困農民在獲得新農合補償的同時,得到一定的醫藥費用補助,防止貧上加貧,保證這些困難群眾正常生活。

(二)完善政策,有效解決鄉鎮衛生院人才匱乏問題。當前,農村衛生工作的突出問題是鄉、村兩級衛生機構的人員數量和技術水平與農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要求極不適應。因此,必須加強醫療隊伍建設,加快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鄉村醫療衛生隊伍,向農民群眾提供高效、優質、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今年,要重點解決鄉鎮衛生院人員配備的問題。各縣(市、區)要以鄉(鎮)為單位,按照每萬人口配備3名執業醫師或臨床醫學類高校畢業生的標準,為鄉鎮衛生院引進人才。引進人才可通過兩條途徑:一是從醫學高校應屆畢業生中公開招錄,二是從已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個體從業人員或待業人員中通過考試公開招錄。對所引進人員享受當地縣級全額預算單位人員工資待遇(含“三險一金”)并實行聘任制,由用人單位和被引進人員簽訂聘任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實行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動態管理,工資待遇和補助人來即給,人走即失,不搞鐵飯碗。衛生、人事等部門要加強監督管理,對引進人員堅持一年一考核,對表現優秀的給于表彰獎勵,對不稱職的要進行批評教育,直至予以辭退。

(三)以城帶鄉,探索建立醫療機構縱向合作新機制。加強城鄉衛生一體化發展是促進以城帶鄉、構建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從今年起,由市衛生局負責,探索建立市、縣、鄉、村四級醫療機構縱向合作機制,市帶縣,縣帶鄉,鄉帶村,一級帶一級,通過托管、重組、技術協作、項目合作等方式,促進醫療技術、設備、人才合理向下流動,以盡快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在此基礎上,市級醫院還要承擔起帶動社區衛生發展的責任,幫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完善服務功能,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和協作制度,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一要繼續開展鄉村兩級醫務人員培訓。2007年市政府提出了“用3年時間對鄉(鎮)村醫務人員進行全面培訓”的要求,從工作推進情況看,取得的效果是明顯的。但培訓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今年要著手制定下一個3年培訓規劃,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對此,各縣(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抓好落實。一方面,要加強在職教育。依托市、縣骨干醫院的技術優勢,采取免費進修、對口支援、下鄉講課等有效方式,對全市在崗的鄉村醫生進行業務培訓。另一方面,要推進鄉村醫生大專學歷教育。借助*醫專的教學優勢,動員鼓勵鄉村醫務人員參加學歷教育,積極參加全國執業醫師考試,獲得助理執業醫師資格。二要繼續實施二級以上醫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從全市二級以上醫院選派臨床住院醫師和具有中等以上職稱的衛生技術人員支援170所鄉鎮衛生院,保證每個衛生院1-2名。嚴格落實“城市醫生晉升職稱前到農村服務一年”的規定,衛生、人事部門要聯合把關,確保這項政策落到實處。要積極開展送醫下鄉活動,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有計劃地組織在職醫務人員定期下鄉幫扶,使廣大群眾就地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四)強化責任,確保各項公共衛生補助經費落實到位。2007年,市政府制定下發了《關于落實農村衛生補助政策的意見》,對補助的項目和標準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但從2008年落實情況來看,除市本級財政和黃驊市已全部落實外,其余縣(市、區)都沒有按文件要求足額落實。劉市長反復要求各級政府要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實這個政策。今年,由市政府督查室牽頭,市衛生局、市財政局配合,加大督查力度,督查情況要在全市通報。根據國家和省的要求,今年要對以下項目從經費上予以保證。一是各縣(市、區)要落實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基本建設、設備購置、人員經費及其承擔公共衛生服務的業務經費。對納入國家、省、市建設規劃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基本建設項目、設備購置項目,要全部落實配套經費;對本級政府批準的基本建設項目和購置項目,按不低于總投資50%的標準落實配套經費。鄉鎮衛生院編制內人員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和住房公積金要全額納入縣級財政預算;院長及衛生院承擔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任務的公共衛生工作人員的工資,全額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對鄉鎮衛生院其他在編人員按不低于工資總額的65%予以補貼。城鄉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要納入縣級財政預算,按服務人口計算,2009年人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不低于15元,到2011年不低于20元。二是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和婦幼保健機構的人員工資和業務經費由同級財政全額負擔。三是對市縣兩級醫療機構,經有關部門批準立項,且符合區域衛生規劃要求的基本建設項目和設備更新改造項目,市縣兩級財政按不低于總投資額30%的標準予以補助。四是市縣兩級財政對政府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離退休人員經費要予以保障。

(五)建立藥品集中配送制。新農合制度的鞏固需要農村醫藥市場的健康和規范。合作醫療鄉村兩級定點醫療機構用藥目錄都是基本藥品,為減少藥品流通環節,降低藥品價格,各縣(市、區)要實行藥品集中配送制度,有條件的可建立藥品配送中心,使參合農民用上質量好、價格低的藥品,進一步提高參合農民受益程度。

三、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確保全市農村衛生工作再上新臺階

推進農村衛生工作是各級政府各部門的重要職責,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將其納入政府工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納入公共財政支出預算,納入干部考核重要內容,統籌兼顧,精心組織,以實實在在的業績向廣大人民群眾兌現我們的承諾。具體講,就是要做到“四個到位”。

(一)領導要到位。各級政府領導要主動聽取農村衛生工作匯報,掌握本地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現狀,研究解決農村衛生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給衛生部門交任務、指路子。同時,要關心和愛護農村衛生工作者,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政府一把手要經常過問、主動關心,分管領導要時刻關注,狠抓不放。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盡職盡責,用心做事,用情做事,用力做事,及時向黨委政府匯報工作,爭取支持。要營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圍,強化服務職能,完善服務措施,搭建服務平臺,構建服務體系,努力為農民群眾服好務。

(二)規劃要到位。各縣(市、區)要從當地實際出發,研究制定農村衛生工作的長遠規劃和階段目標。重點做好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建設規劃、農村衛生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規劃和農村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規劃。制定規劃,要有重點,有可操作性;制定措施,要切實可行,易于落實。實施規劃,要選準突破口,搞好試點,循序漸進,逐步推廣。

(三)督查要到位。各級各部門在推動農村衛生工作時,要積極轉變工作作風,大力倡導求真務實,杜絕形式主義,堅持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讓農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今年,市政府已將新農合、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鄉村兩級醫務人員培訓等農村衛生工作列入《政府工作報告目標責任制》重點督辦事項,定期調度和督查工作進展情況。各縣(市、區)政府也要制定相應的督查方案,將農村衛生工作列入重點督查內容進行定期督查,對工作進展緩慢的要通報批評,問題較多的要公開曝光,通過定期不定期督查和明察暗訪等形式,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四)協調要到位。農村衛生工作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不是一個部門的事,而是整個政府系統的一項綜合性工作,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加強協調,密切配合,真正形成推進工作的強大合力。衛生部門要做好牽頭組織工作,制定政策措施,加強行業管理及對相關人員的業務培訓;財政部門要負責經費和配套資金的預算和撥付工作,配合新農合管理機構做好基金的監管;民政部門負責統籌農村五保戶、特困戶人員參合資助和因大病造成醫療費用負擔過重的二次救助工作;編制、人事部門負責農村醫療衛生機構編制和人員的落實工作;宣傳、農業、藥監等部門也要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全力支持農村衛生工作的開展。

同志們,做好農村衛生事業工作,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責任。當前我市衛生事業正站在新的起點上,改革和發展的任務非常繁重。我們一定要以崇高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感,同心協力,真抓實干,開拓創新,切實把這件農民得實惠、政府得民心、衛生得發展的大事抓實辦好,為提高全市農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數,構建和諧*,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