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理論教育工作講話
時間:2022-01-31 11:01:00
導語:縣委書記理論教育工作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領導,同志們:
認真抓好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學習和貫徹,對于我縣順利完成“十一五”各項工作任務,進一步總結成績、認清形勢、找準問題、統一思想,制定和實施好“十二五”規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學習活動安排,結合這次集中學習主題作如下發言,不妥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一、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會和《建議》對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了決策部署,提出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強調了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政策,加大強農惠農力度,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提出了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的“十二五”期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要求;對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拓寬農村增收渠道、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等等作出了具體部署。全會和《建議》為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解決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提供了有力的武器、科學的依據和正確的指南。
當前,我縣新農村建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發展的起點更高、壓力更大、任務更重,新農村建設工作肩負的使命也更加艱巨。因此,我們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和《建議》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特別是要在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同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統籌城鄉發展的實際相結合上多下功夫,更要創造性地落實全會精神,在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辦法措施上多下功夫,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民主管理”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目標要求,加快全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步伐。
二、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建議》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新特征,要求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因此,我們必須立足縣情實際,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產業培育和夯實基礎為重點,全面推進具有我縣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突出產業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吧a發展”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根本出路。大力支持發展甘蔗、油茶、核桃等產業,是縣委政府對富寧經濟基礎、社會發展、自然地理條件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做出的重大的科學決策,是實現產業強村、產業富民的重要舉措。我們要把產業發展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核心,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一是要發展主導產業。要充分利用我縣的資源優勢,按照縣委、縣政府重點培育油茶、甘蔗等產業的要求,幫助群眾找準優勢、明確產業定位,調整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使每個新農村建設村至少有1至2個主導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經濟繁榮發展。要按照“種植業建板塊、畜牧業建小區、水產業建片帶”的思路,在發展油茶、甘蔗產業同時,幫助群眾選準發展路子,大力發展網箱養魚、高峰牛、生豬等產業,實現區域化種養、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增產增收。二是要培育市場主體。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發展“公司+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等經營模式,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社、農村經紀人協會等各類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充分發揮他們的市場主體作用,提高產業的組織化程度,通過工業的發展帶動和促進農業的發展和升級。三是要完善服務體系。要結合小集鎮建設步伐,促進農村非農產業發展,完善市場化的“三農”服務體系,發揮一、二、三產業的關聯帶動作用,形成產業發展的合力。
(二)夯實農村發展基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增強農業發展后勁,是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重要途徑,也是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今年,省、州安排我縣新農村建設項目村63個,其中:整村推進扶貧重點村55個,省級重點建設村8個,打牢發展基礎、增強發展后勁,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任務十分艱巨。一是要抓好農村道路建設。通過實施通暢、通達工程,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形成從服務生產生活到服務產業發展的鄉村路網。二是要抓好水利設施建設。通過“五小水利”工程和小型蓄水、飲水、提水、集雨等水源工程和灌溉工程建設,進一步改進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三是要抓好村容村貌整治。通過“五改(改路、改房、改水、改廁、改灶)三治(治理臟、亂、差)”,努力改善村容村貌,提升農民生產生活品質。
(三)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形成新農村建設發展合力。新農村建設工作涉及面廣,任務繁重,必須整合各方面力量,充分發揮相關部門的職能作用,加強協作,搞好配合,共同推進。一是要創新統籌機制。要采取靈活多樣的辦法和措施,把危舊房改造、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設、農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中低產田地改造、村村通工程、人畜飲水、鄉村流通、農業綜合開發、農家書屋等工程緊密結合起來,加強資源整合,并動員一切社會力量、利用一切可用資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合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二是要創新整合機制。要按照政府引導、社會籌資、各方出力的思路,逐步建立以政府為主的多元化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按“統一規劃、各司其責、捆綁使用、用途不變、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則,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形成新農村建設發展合力。
- 上一篇:財稅工作形勢分析講話
- 下一篇:鄉黨委領導在鄉人代大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