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推進學校與企業聯合辦學模式的通知
時間:2022-06-03 05:12:00
導語:關于推進學校與企業聯合辦學模式的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切實貫徹落實國家、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加快實施嘉興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職業教育辦學機制,充分調動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更好發揮區域性職業教育集團(以下簡稱職教集團)的功能與作用,不斷深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辦學水平與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持與社會服務,根據我市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目標和要求,特制訂本意見。
一、大力鼓勵和引導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進一步加快職教集團的建設與發展
1.加強協調,強化指導。為加快我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步伐,市教育局及政府各部門應根據職業教育“職業性、開放性、實踐性”的特征與要求,加強對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之間產學合作工作的協調,鼓勵、引導行業企業積極參與職業院校教學建設與人才培養工作,積極鼓勵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更好地促進教育資源與社會資源的融合共享,為職業教育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完善機制,深化合作。為進一步調動行業企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各職業院校應以服務為宗旨,加強內涵建設、健全管理制度、優化發展模式、提升服務能力,通過學校自身辦學特色的形成和服務效應的增強,爭取行業企業的積極參與和持續支持。職教集團應不斷強化各專業群產學合作分會的組織機構與運行機制建設,主動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行業企業的聯系,積極爭取政府相應部門的指導與支持,廣泛開展合作,謀求職教集團更好更快發展。
3.積極參與,共同發展。為進一步提升我市職業教育的綜合實力,更好地滿足行業企業對人才培養與技術服務的需要,促進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廣大企業應不斷更新理念、轉變觀念,將支持、參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和技能型人才培養,作為承擔和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主動與職業院校加強合作,積極參與集團化辦學,通過與職業院?!百Y源共享、優勢互補”,實現“互利雙贏、共同發展”。
二、設立校企合作專項經費,支持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
從年起,市政府每年從教育資金中安排不少于600萬元作為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與集團化辦學專項經費,資助市屬院校教學改革與集團化辦學,經費主要用于專業結構優化與課程教材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教學基地與專兼職教學團隊建設、師生實踐與訂單培養補助、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集團建設與發展等。
1.新專業建設與“工學結合”課程開發。鼓勵職業院校根據嘉興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人才需求開設新專業,對經省教育廳核準同意新設立的高職專業和市教育局核準同意新設立的中職專業,連續三年每年分別給予10萬元和5萬元的專項補助,專門用于新設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開發、課程教材建設及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鼓勵職業院校專業教師以企業真實生產過程、生產工藝、工作任務為基礎,按照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與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合作開展“工學結合”課程開發,共同編寫校本教材,對獲得市級及以上優秀校本教材的課程開發項目組給予3萬元獎勵。
2.專業群對接區域產業群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鼓勵和支持職教集團成員院校根據嘉興產業集群發展的優勢和特點,開展以專業群對接區域產業群(產業園)為主要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快深化紡織服裝類專業群與濮院毛衫產業群的對接,不斷創新產學合作模式,總結合作經驗,并在其他專業群產學合作中加以推廣。對簽訂合作協議并有實質性進展的項目,每項安排不超過30萬元專項資金,資助相關學校用于對接項目的平臺建設。
3.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鼓勵職業院校按照“功能完善、設施齊全、師資到位”的要求,與企業合作建設一批標準化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對企業在生產區投資設立的教學場所,按實際投資額(理論教學場所的設備、設施部分)25%的標準給予補助;對企業在職業院校投資設立的生產性實訓基地,按實際投資額(實踐教學場所的設備、設施部分)20%的標準給予補助。
4.兼職教師隊伍建設。鼓勵行業企業選派技術與管理專家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受聘擔任職教集團成員院校兼職教師,參與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工作。對進校承擔教學任務和在校外開展實習指導的兼職教師,根據受聘人員的級別與工作量,對派出單位給予相應的經費補助。
5.師生實踐安排。學生實習耗損補助:鼓勵本地區企業批量接收學生短期實習(含兩個月以內的認識實習、課程教學實習或專業教學實習,不包括畢業綜合實習),對批量(每批次5人及以上)接收學生實習的企業,因學生實訓發生的耗損按一定標準予以補助;學生實習保險補助:鼓勵接受學生頂崗實習的企業為實習學生購買商業保險,以提高對學生意外傷害、工傷的保障力度,對為學生購買商業保險的企業,按實際支付額的50%給予補助;教師實踐鍛煉補助:鼓勵企業接受教師實踐鍛煉,根據學校教師暑期或脫產下企業實踐鍛煉安排,對接受教師實踐鍛煉的本地區企業,按一定標準給予資助。
6.訂單合作培養。鼓勵職教集團成員院校與本地龍頭企業合作開展人才聯合培養,對與本地區龍頭企業(市政府每年公布的全市、市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十強企業、全市服務業行業十強企業及農業龍頭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培養的職教集團成員院校按一定標準予以補助。
7.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鼓勵職業院校充分利用實驗實訓設備設施,聯合行業企業共同設立行業性技術研發機構,對共同成立研發平臺的,根據投入與績效,給予學校不超過10萬元的補助。鼓勵職業院校教師與行業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共同組建技術攻關團隊,帶領相關專業學生開展應用技術開發與推廣,對申報并列入市級技術創新或科技計劃的項目,按該項目獲市級資助經費50%的標準另行給予配套。
8.職教集團建設與發展。為保障嘉興欣禾職業教育集團的建設與發展,每年從校企合作專項經費中安排60萬元資金,專門用于支持該集團運行體制機制建設、合作信息化平臺載體建設、合作活動開展、集團建設與發展研討,以及“校企合作優秀項目”、“職業教育功勛獎”的評比、表彰和獎勵等,以促進集團加快建設和發展。集團指導委員會應定期召開會議,聽取工作匯報,研究解決建設與運行過程中的有關問題,為集團發展提供宏觀指導與政策支持,形成全面參與、全力支持、全心幫助的工作格局。
三、完善政策措施,深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進一步明確并實施相關鼓勵政策,完善工作措施,加大支持職業院校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力度,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充分利用職業院校資源,促進行業企業提升員工素質與技術水平,形成職業教育與行業企業良性互動的局面,促進我市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1.實行專業分類經費核撥。市財政對職業院校實行按專業分類核撥生均經費的政策,根據工科、理科、文經管類等不同專業的培養特點,按不同標準實施差異化撥付,以促進專業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落實稅收優惠政策。認真貫徹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支付實習生報酬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稅發〔2007〕42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等精神,按規定落實學生實習報酬所得稅稅前列支、企業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等政策。
3.加快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落實“一般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從業人員技術要求高、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的規定,加強政府對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的統籌,重點用于企業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的教育和培訓。以職教集團成員院校教學資源為基礎,以市高技能公共實訓中心為平臺,建立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大力開展企業員工和社會人員的技能培訓與鑒定。
4.支持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和技術服務。支持職教集團成員院校與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嘉興市農科院等區域創新科研機構合作,開展應用技術研究、技術攻關與其它技術服務項目。市科技及各產業部門應加強對各類合作平臺、合作項目的指導與支持,在項目、經費上給予傾斜。對職教集團成員院校聯合有關科研機構及行業企業共同爭取的省級及以上科研與教改等項目,市財政按有關規定給予經費配套。
四、其他
1.各縣(市)應根據本意見,出臺支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相關政策,以促進本地職業教育發展和職教集團成員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2.市教育局、市財政局應根據本意見,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研究制訂操作細則,具體組織實施。
3.本意見自年月日起施行。
- 上一篇:市無線電管理工作大會發言稿
- 下一篇:村衛生室建設動員會發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