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高新技術博覽會講話

時間:2022-03-18 09:25:00

導語:市長在高新技術博覽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長在高新技術博覽會講話

同志們:

一、進一步增強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責任感與緊迫感

近幾年來,我市堅持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為一大亮點來抓,緊緊圍繞生物技術、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四大領域,突出新興產業培植發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三個重點,全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取得了很大成就。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由2001年的50.2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466.1億元,增長9倍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8.9%提高到2006年的25.64%,年均增長3個多百分點,有力地促進了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今年1-5月份,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218.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7.0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6.5%,較年初增長0.86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增幅0.4個百分點,呈現出加快發展的良好勢頭,為全市加快產業結構、收入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我市高新技術產業雖然取得很大成績,但面臨的形勢仍比較嚴峻,不容樂觀,同時也面臨著發展的機遇。從工作任務分析,年初,省政府下達了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提高3%的任務目標,分解到我市的任務為總量699億元,占比增幅需提高6%以上。盡管目前我們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但差距仍舊很大。1-5月份,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為218.61億元,時間近半,距目標要求仍差480.39億元。下半年7個月的時間,需加大力度,全力以赴,確保完成任務。從工作狀況上分析,一是縣市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依然突出。1—5月份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過10億元的有6個縣市區,而5億元以下的還有3個縣;5個縣市區增長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個縣市區增長低于全市平均增長速度;2個縣市區占比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9個縣市區占比下降。二是薄弱行業沒有大的突破。在省里新規定的45個高新技術產業統計行業中,我市納入統計范圍的有29個行業,其中10個支柱行業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87.15%。1-5月份產值過10億元的有8個行業,而產值不足5千萬元的也有8個行業,較往年沒有大的突破。三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投入不足。這已成為制約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的一大“瓶頸”。企業尚未成為科技投入的主體,多數企業研發投入低于銷售總額的1%,高新技術企業距5%的要求也差距甚大。四是技術創新能力不強。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尚不健全,科研開發力量薄弱,水平不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項目不多,絕大多數企業沒有專利。對以上問題,各級務必引起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有效地措施加以解決。從發展現實分析,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大力度強制推進節能減排的各項措施,確保又好又快發展。我市的產業結構盡管有所變化,但壓力仍是很大,耗電耗煤等資源型結構仍十分突出,壓力很大。如何全面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優化,也是擺在我市當前一件十分迫切的現實問題。高新技術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先導型戰略產業,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實踐證明,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能有效地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增強綜合實力和競爭力,贏得發展的主動權。今年年初,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對當前科技工作的形勢做出了重要判斷,即我國科技發展進入了重要的躍升期,這與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建設創新型城市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國家鼓勵科技創新,抑制能耗高、污染大的傳統產業發展,為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對我們這樣一個資源深度開發型城市來講,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于全面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意義重大、任務迫切。從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情況看,我市與青島、煙臺、濟南、淄博、威海、濰坊雖同為第一方陣,但差距很大,同第二方陣前幾位相比優勢也越來越小。全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的部署要求,切實把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真正抓出新的成效,努力實現新的突破。

二、確保把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市委、市政府確定今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確保增加3個百分點以上,力爭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各級各部門一定要進一步研究制定工作目標和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對重點縣市區、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的分類指導。兗州、任城、中區、鄒城、嘉祥、曲阜6個縣市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市總量的55.05%,是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要確保這6個縣市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醫藥制造業等10個高新技術骨干行業的產值占全市總量的87%以上,是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支柱行業,要確保快速增長,以此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產業規模。市政府重點調度的30家產值過億元的企業,是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要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搞好跟蹤服務,促其增產增效。市科技局等相關職能部門要組織專門人員深入基層、企業進行現場辦公,及時協調解決發展中存在的技術、資金、政策等問題,促其加快發展。各縣市區要對當地高新技術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逐項安排專人實行跟蹤負責制,及時調度項目進展情況,爭取年內產業規模有大的增長。

(二)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優勢產業。要著力做大做強四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圍繞做大做強國家級生物技術產業基地,跟蹤國際生物技術發展新趨勢,以魯抗、菱花、凱賽、雪花等企業為龍頭,拉長生物技術產業鏈,打造生物谷。圍繞做大做強國家級工程機械產業基地,以挖掘機、推土機、重汽商用車等為龍頭,拉長配套零部件產業鏈,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和集中度。圍繞做大做強以紡織新材料為代表的國家級新材料產業基地,依托如意、櫻花、德源等骨干企業,發展新型纖維、生態纖維等高檔面料和服裝,同時加快發展電子新材料、精細化工新材料等。圍繞盡快申報國家級煤化工產業基地,依托兗礦、里能等企業,延伸拉長煤液化、煤焦化、煤氣化三大鏈條,搞好深度加工,實現煤炭產業的良性循環。圍繞以上重點產業,要下大力抓好一批高大外項目,給予配套扶持,促其盡快投產,迅速膨脹。同時,通過招商引資、舉辦博覽會、院士行等活動,推動產學研緊密結合,儲備一批高新技術項目,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各縣市區都要確定一批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列出清單,安排專人,跟蹤督查,及時調度項目進展情況,促使盡快投產達產。

(三)加大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力度。以培植支柱優勢產業和擴張骨干企業為目標,加大技改力度,集中推進一批科技含量高、關聯帶動作用強的項目,重點改造提升紡織、醫藥、機械、建材、煤炭、化工、電力、造紙等支柱產業,加快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加快高新技術向薄弱、空白行業的滲透,促其加快發展。堅持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利用我市被列為省級制造業信息化示范市的有利條件,大力實施制造業信息化工程,集中抓好煤電化、生物發酵、工程機械、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主導產品。加快應用示范體系建設,集中抓好100家省、市示范企業。

(四)積極推動企業技術創新。技術創新能力不強一直是制約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大因素。要進一步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擴大技術創新群體,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增加后勁。今年要再發展1-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使省級以上工程技術中心達到40個以上,形成一批重點研發基地。重點培育一批民營科技園區,發展100家民營科技企業,力爭盡快形成經濟“小巨人”。全市科技孵化器面積今年要超過38萬平方米,在孵項目達到550個以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要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重點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含量高、核心競爭力強的高新技術產業群體。

(五)切實加強知識產權工作。近年來,通過實施專利戰略,建立專利制度,完善專利政策,促進了我市專利事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今年以來,全市專利申請、授權數量增長較快,取得了新突破。但我市的知識產權工作仍處于成長階段,各項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要突出抓好專利申請工作,特別是發明專利占比還較低,應積極培植專利創新資源,注重抓好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和工程技術中心的專利申請工作,使企業成為申請專利的主體。要建立專利工作長效機制,積極籌措資金,對授權專利進行資助。堅持科研立項專利查詢制度,在科技計劃管理和成果鑒定中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積極開展專利示范企業的認定工作,把專利申請、保護、運用等工作納入到企業運營機制之中。認真研究制定和落實知識產權政策,加大專利行政執法力度,規范專利市場行為,及時查處專利侵權行為,依法保護自主知識產權。

三、努力為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個亮點能不能真正亮起來、能不能越來越亮,關鍵在領導,關鍵在責任落實,關鍵在于有一個良好的環境。

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把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擺上重要位置,列為重大工作事項,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定期調度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研究解決遇到的困難問題,確保工作順利推進。要按照“三個體系”的要求,加強對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情況的督查考核,定期通報各縣市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情況,年底還要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總量和增幅嚴格考核,作為硬性指標,納入縣市區綜合考核指標體系,嚴格獎懲兌現。對總量大、增幅快、占比高的單位,市里將給予獎金獎勵。反之,將給予通報批評。要嚴格落實領導責任,繼續堅持領導干部聯系高新技術企業制度,定期深入基層、企業開展調查研究,幫助企業理清思路,制定措施,抓好重點,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要優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環境。政策和環境是高新技術產業亮起來的重要保障。要切實抓好《市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決定》的實施,進一步完善落實關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規定。各級財政要千方百計增加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資金扶持力度,積極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投入,保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資金需求。要加強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加速創新團隊建設,構筑人才高地,為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