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在省科學技術獎勵會發言
時間:2022-06-16 09:00:00
導語:書記在省科學技術獎勵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剛才,我們收看了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這是省“兩會”結束后省里召開的一個高規格重要會議,書記為獲得全省最高科技獎的同志頒了獎,省長作了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技術創新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充分體現了自主創新工作在全省轉方式調結構工作大局中的重要位置。這次表彰會上,我市共獲得26項省科技進步獎,華特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并代表我市上臺領獎,這是我們的驕傲。希望各級各部門各企業以他們為榜樣,積極開拓創新,勇攀新的高峰;希望受到表彰獎勵的單位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為全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下面,就貫徹落實好這次會議精神,進一步提高我市自主創新能力,我講三點意見。
一、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笆晃濉币詠?我市科技工作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以實施高新技術趕超戰略為重點,出色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連續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和中國優秀創新型城市,跨入中國最具創新力城市50強,榮獲中國最具創新力城市十強獎。表現出這樣三個特點:一是高新技術產業迅猛發展。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從“十一五”初的427億元增加到現在的2614億元,增長了近6倍,總量由全省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2.9%,增幅居全省第一。二是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培育重大科技成果1260項,獲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16項。建成6家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1家國家級、76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織實施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640多項,爭取扶持資金7.2億多元。三是科技合作不斷深化。建立了濰柴動力、盛瑞傳動2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創建了10個省級院士工作站、11家市級以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可以說,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能力有了顯著增強,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的經濟發展方式仍然比較粗放、產業結構層次偏低、能源資源環境約束和壓力很大,轉方式、調結構的艱巨任務,給全市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與上級要求和先進城市相比,我市在科技創新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高新技術產業比重不高,新興產業企業少、規模小,關鍵技術對外依賴度高,科技投入不足等等。這些問題都有待于我們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盡快加以解決。
當前,我們正處在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實現“十二五”的宏偉藍圖,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技進步和創新。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姜省長的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市委“一九五一”的目標任務和《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要求上來,把推進科技進步擺到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凝心聚力,奮力突破,切實發揮好科技創新對轉方式、調結構、促增長、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二、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市委十屆十一次全體會議和全市“兩會”,都對科技創新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各級要按照國家和省、市部署要求,緊緊圍繞推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努力形成科學發展的新優勢。
一是集中力量推動高新技術、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高新技術、新興產業發展水平是衡量創新型城市建設成效和科技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各級要把發展高新技術、新興產業作為科技創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調動人力物力財力,集中一切科技創新資源,全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術、新興產業企業和項目,走出一條依靠新興產業引領城市轉型、支撐產業升級的新路子。要深入實施高新技術趕超戰略。圍繞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醫藥、海洋開發等五大產業,引導企業加強高端產品、終端產品研究開發,延伸產業鏈條,加快產業集群和規模膨脹,確保今年新增國家備案高新技術企業30家,力爭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增幅繼續保持全省前列。今年省里要對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口徑進行改革,科技、統計等部門要及時與省里搞好銜接,爭取工作主動權。要正確處理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與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系。按照技術高新化、產品高端化的思路,推動傳統產業企業加快技術、設備更新改造,提高研發生產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結構升級步伐,推動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型。要全力推動各級各類園區轉型升級。高新區要抓住“63513”工程被確定為全省新興產業示范工程的重大機遇,把各種資源向新興高端產業傾斜,在轉型升級上邁出更大步伐。各經濟開發區也要審時度勢、加快轉型,進一步優化發展規劃和功能布局,推動新興產業鏈條式組合、園區化布局和集群化發展。
二是充分發揮創新平臺在自主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建設創新平臺的根本目的在于發揮載體作用,集聚創新資源,提高創新效率。首先,要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大力支持企業加強研發機構建設,引導社會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爭取更多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進入國家級和省級行列。今年,要確保新建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0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2家。其次,要大力推進產學研合作,支持骨干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組建產學研創新聯盟,建立公共技術平臺,逐步形成以項目為紐帶、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產學研合作長效機制。年內,要確保新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0家以上。第三,要大力培育各類成果轉化和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突出抓好科研成果數據庫、高校技術轉移中心等融智平臺建設,重點支持各類專業創業服務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效快捷的服務形式和管理機制,切實增強科技創新服務功能和自身活力。
三是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實施一批科技專項。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組織實施國家、省科技計劃項目140項,有關部門要依托優勢產業和重點企業,搞好項目篩選,組織好項目申報,確保目標如期實現。要根據創新資源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具有比較優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領域,精心篩選一批重點項目,集中力量突破關鍵性技術,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的支撐。要圍繞高新技術、新興產業發展,緊緊把握國家、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機遇,優先選擇具有良好發展基礎和市場前景的技術、產業,搞好項目對接,最大限度爭取上級資源。要圍繞節能減排,重點加強循環經濟、污染治理等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特別是抓住國家“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示范試點城市的機遇,大力推動LED、太陽能光伏等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生產,力爭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品牌產品。要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開展生物醫藥技術研究,加快建立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等公共安全技術支撐體系,讓科技進步成果更好地造福廣大人民群眾。
四是加快建設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隊伍。人才是科技進步最重要的資源。要嚴格落實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實施好重點人才工程,統籌抓好各類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要進一步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有針對性地培養一批重點產業、重點學科、重要領域方面的領軍人物,建設一批善于攻堅、能夠解決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的創新團隊。要大力引進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要積極面向全國、面向海外引進人才。在人才引進中,不僅要引進優秀的科技專家,更要引進善于組織研發、成果轉化的科技企業家和擁有科研成果、研發能力較強的留學歸國人才。特別是要緊緊把握住半島藍色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著力引進一批臨港、涉海、海洋、金融等關鍵領域和重點產業的高層次緊缺人才。要轉變傳統的用人觀念,更新用人機制。探索實施引智工程,采取咨詢、兼職、技術入股等方式,吸引一批“候鳥專家”、“飛行博士”。對學科和技術領軍人才、拔尖人才,要舍得成本,給予特殊政策,吸引他們把先進技術、專利成果帶到我市來轉化。
三、為科技創新提供堅實保障。一要強化組織保障。各級要完善黨政“一把手”抓區域科技創新的工作制度,把科技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強化全方位目標管理與創新考核。領導干部要帶頭提高自身科技素質,了解科技發展態勢,掌握科技工作規律,努力成為領導科技創新工作的內行。二要強化政策保障。支持科技創新,既要給資金,更要給政策。各級各部門要落實好各項優惠扶持政策,尤其對研發經費稅前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減免、自主創新產品政府優先采購等企業最能得到實惠的具體政策,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要圍繞新形勢、新任務,積極研究制定本地促進科技創新的特色政策措施。三要強化環境保障。要大力營造支持創新、寬容失敗的學術環境和社會環境,充分激發科技人才的創新熱情。要關心愛護廣大科技人員,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呼聲,用實際行動體現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要不斷提高知識產權創造和管理水平,保護好科技工作者和全社會的創新動力。要大力普及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倡導創新意識、創新精神,使創新文化成為時代風尚,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
同志們,推動科技創新事業發展,任務光榮而艱巨,市委、市政府對科技工作寄予厚望,全市科學發展對科技工作充滿期盼,希望各級各部門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繼續發揚求真務實、團結協作、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的精神,掀起科技創新的新高潮,為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推動全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上一篇:市環保系統全年工作總結和計劃
- 下一篇:廳長在年度科技工作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