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省檢發言材料
時間:2022-04-09 09:39:20
導語:精準扶貧省檢發言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尊敬的各位領導:
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就縣林業和草原局開展生態扶貧專項作簡要匯報,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工作措施和成效
是省58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縣之一,是三江源發源地和長江上游重要生態涵養地,生態優勢明顯,文旅資源豐富。但由于惡劣的高海拔型氣候,植物稀少,鼠害、草地退化、沙化嚴重,生態極度脆弱。
2014年以來,縣全力實施生態發展戰略,將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了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高度,構建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工作責任體系,認真貫徹落實《藏區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加強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與建設,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有效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維護了整體生態平衡。
縣林草局以“脫貧攻堅”為工作統攬,以持續推進生態治理為抓手,聚焦生態改善,努力提高貧困戶收入,助推脫貧攻堅。
一是狠抓項目建設。五年來共完成2.44億元生態項目建設投資,治理縣生態脆弱區面積4.3萬畝,治理沙化土地1.9萬畝,封山育林2萬畝,森林撫育2.2萬畝,退耕還林0.4萬畝,以及一批道路綠化、城鄉庭院綠化和植被恢復項目。
二是常年管護國有和集體公益林277.4萬畝,每年按時兌現11個有林鄉鎮的集體公益林補償“惠民資金”;2016年至今完成選聘建檔立卡生態護林員公益性崗位2342人次,兌現工資1382萬元,僅此一項就助推每戶貧困戶年均增加收入5948元。
三是組建5個脫貧攻堅造林合作社參與沙化治理和生態脆弱區項目建設,組建兩年來共有814名群眾參與(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25名),實現務工勞務收入1307萬元,人均收入1.61萬元。廣大農牧民群眾通過勞動實現了增收脫貧,嘗到了勞動的甜頭,從合作社建立初的“要我做”,變成了“我要做”,傳統的等、靠、要思想得到質的轉變。
四是將項目后期管護交給群眾,開展巡山護林、灌木撫育、施肥造林等實用技術培訓和生態政策宣傳,通過林業科技幫扶使全縣貧困戶增強了自身發展能力,生態保護意識明顯增強。
五是科技引領,綜合治理見成效。與省草原研究院合作,建立縣院合作機制,依托種草實驗基地開展科技創新、推動科研成果轉化,促進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等項目建設成效。邀請林業專家量身定制綠化方案,采取“防風林帶體系化,灌草結合多樣化,生態治理產業化,治鼠控鼠相結合”的復合模式進行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用高標準、可復制性等原則,打造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示范樣板。
二、存在問題
縣幅員遼闊,草地沙化、退化面積廣,目前的生態治理投入資金還需進一步加大;治理手段單一,科技含量不高,綜合治理、系統治理、科學治理還需持續加強;基層干部職工老齡化嚴重,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能培訓力度還需加強。
1、延續集體公益林補償、退耕還林等生態扶貧政策;
2、將生態脆弱區牧民就地轉化為生態工人,進一步加大護林草員等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以生態效益考核代替gdp績效考核,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縣林草局將以創建國家生態建設示范縣為目標,克服困難,補齊短板,精準發力,深入推進生態脆弱區、“三化”草地治理等生態項目建設,不斷筑牢生態安全屏障,保持良好生態本色,開創生態優美新局面。
- 上一篇:疫情防控“停課不停學”教學方案
- 下一篇:信息化安全檢查工作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