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用科學的發展觀解決承德的農業和農村問題
時間:2022-02-11 11:16:00
導語:堅持用科學的發展觀解決承德的農業和農村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的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茖W的發展觀是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必須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密結合現實工作的實際,把科學的發展觀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
對于承德農業和農村工作來說,就是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的農業發展觀,解決承德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具體問題。其根本目標是實現農業、農村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的發展,根本要求是統籌兼顧,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本質和核心是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維護好農民的根本利益。為此,落實科學的農業發展觀就要牢固樹立和落實正確的政績觀,要從承德的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實際出發,用全面的、實踐的、群眾的觀點來看待政績,解決承德的農業和農村問題。承德屬經濟欠發達地區,去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235億元,人均6563元,比全省平均少3945元,也就是說我們才剛剛踏入小康的門檻。全市有農業人口272.7萬,占總人口的76%,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696元,只相當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23.7%。今年預計1950元,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00元左右。全市有6個國定扶貧開發重點縣,1個省定扶貧開發重點縣,1024個省定扶貧開發重點村,有貧困人口73.4萬,占農業人口的25.5%。承德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跟上全省、全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任務十分艱巨。按照科學的農業發展觀的要求,達到社會全面發展,城鄉同步、協調前進。承德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要重點抓住那些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的關鍵環節,采取有利措施,推進農業、農村工作,加快全面小康建設的步伐。
一、用現代工業的理念推進農業產業化
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其根本的著眼點是要用新的思路實
現更快的發展。農業的根本民出路在于工業化,把現代工業理念引入農業、走農業工業化、產業化的道路,無疑是承德農業、農村工作的出路。承德產業化經營雖屬初級發展水平,但也有可喜的成就,基本形成了具有承德特色的時差菜、食用菌、馬鈴薯、玉米制種、山杏、果品、肉牛、奶牛、豬等10大主導產業,已發展市級以上龍頭企業60多家,其中省級以上農業重點龍頭企業13家。2003年45家農業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4億,2004年預計能達到50億左右?;剞r戶增收近千元。實踐證明,農業產業化經營按照社會大生產要求,縱向上實行產加銷一體化,橫向實現資源整合;同時通過延長產業鏈條,促進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和自身素質的提高,不斷增強農民的市場意識,質量意識、科技意識、信用意識等,通過合同契約、服務紐帶和產權聯結,把龍頭企業和廣大農戶利益聯結起來,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從而帶動農業增產、增效和農民增收。
今后承德把產業化經營作為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將集
中力量抓好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幾個關鍵環節。1、把龍頭做強。針對承德龍頭數量少,規模小,產品層次低等一系列問題,將采取綜合措施,加大對龍頭企業扶持力度。首先,加大開放和招商力度。2003年承德在北京成功的舉辦了京、承農業項目洽談會暨農產品推介會。這次洽談會在充分認識兩市經濟互補的基礎上,進行了認真謀劃。共簽訂農業經濟合作項目43個,總投資13億元,簽約項目覆蓋了全市確定的農業十大主導產業,效果很好,履約率也很高。這為我們進一步加大改開放、招商力度奠定了基礎,也為解決承德龍頭企業小、少、弱問題找到出路。因此,下一步必須進一步加大對外招商力度,特別對京津的招商,作為今后一段時間的招商重點。第二、推行主管領導實行包保責任制??h區主管農業的副書記、副縣(區)長、市直農口部門主要領導要實行保一個龍頭企業,保證所包龍頭企業年終實現銷售收入提高50%,保證上一個500萬元以上的項目。第三采取政、企、銀相結合的措施,推動龍頭企業發展。加快政、企、銀的接觸,擴大授信面,今年上半年向銀行推介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9家。第四制定出臺優惠政策,創造寬松環境,把民營資本、工商資本、外資吸引到農業產業化經營中,按照市場導向和產業發展需要,建設一批新的龍頭。2、抓機制創新。逐步解決企業與基地、農戶之間松散不穩定的買賣關系問題。以經濟利益為紐帶,把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緊密聯系在一起,直正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沾的經濟利益共同體,首先,要堅持自愿的互利、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原則,尊重農業產業化內部、產加銷各環節的經營自主權,不搞強迫命令,不搞拉郎配;第二利用合同契約或股份合作等方式,盡快實現訂單農業;第三要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行業協會建設,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成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合作經濟組織。3、把品牌叫響。市場競爭的核心是終端產品的競爭。實質上是品牌的競爭,一個具有品牌效應的好產品就拉動一個產業。承德露露、怡達、長城拉動全市山杏產業和果品加工業,使承德特色產業顯示出勃勃生機。今后幾年要把培育和發展品牌產品,作為培育產業競爭的長遠之計和關鍵之舉。
二、切實加強以生態建設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為農村生產、生活創造條
件。承德地理位置特殊,擔負為首都阻沙源、為京津保水源的歷史重任。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把實現國家要綠,京津要水,農民要富的三元目標有機結合,大力加強以生態建設為重點的農業基礎建設。近年來,我們牢牢抓住國家加大生態建設投入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在確保完成國家生態建設任務的同時,堅持把生態建設與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緊密結合起來,努力使生態農業成為致富農業、效益農業。要繼續加大生態建設力度,一是把生態建設與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緊密結合,圍繞21世紀初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國家人飲解困、京津風沙源水利水保等大項目的實施,抓好以水為核心的農業基礎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二是把生態建設與農民致富緊密結合,在突出抓好退耕還林、防沙治沙等項目的基礎上,抓好山杏、果品等基地建設,集中連續發展,形成規模,擴大效益。三是把生態建設與種草促牧結合起來,調動農民的投入積極性。
三、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當務之急
承德和全國一樣,當立前農業和農村發展中存在著許多
矛盾和問題,突出的是農民增收困難。這個問題如果解決的不好,將制約著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下力量著力解決好。要解決承德農民增收問題,必須認真學習貫徹和深刻理解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在加大深化農村改革、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等有利措施外,加快發展勞務經濟,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是農民增收的當務之急。承德現有農村勞動力約為155萬人,占農業人口的54%,據有關部門統計,在市外務工人員36萬,其中北京19萬,只占農村勞動力的23%。大力發展承德的勞務經濟,不僅關系到農民增收也關系到農村社會穩定。要把發展勞務經濟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擺到經濟工作的突出位置。按照勞務輸出產業化的要求,建立起勞務輸出“儲備培訓---有序---輸出---返鄉創業”的良好運行機制。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做好服務的原則,全面做好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管理和服務的各項工作。一是加強對勞動力的教育和職業技術培訓。教育是脫貧的金鑰匙。按照市場化、社會化原則,整合教育培訓資源,組建集團培訓網絡。各級勞動、教育、農業部門加大師資培訓的力度,要選拔一批針對勞務輸出需要的師資人才,有組織地進行師資培訓,并經嚴格考核,聘任為培訓教師。建立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師資隊伍,并不斷根據勞務輸出情況進行培訓和提高。通過加強培訓,努力提升初級勞務人員隊伍,壯大中級勞務人員隊伍,發展高級勞務人員隊伍,盡快形成初、中、高級勞務人員梯次結構,變體力型輸出為技能型、智能型輸出。
二是穩妥地發展各類勞務中介組織。要充分發揮公共職業機構的主導作用,并逐步搭建起以公共發展的中介機構體系。凡是年輸出人數達到500人以上的鄉鎮和民營機構都可申請勞務中介組織,并逐步將其納入組織化,有序化軌道。大力發展勞務輸出經紀人隊伍。
三是進一步拓寬輸出渠道,建立穩固的輸出市場。進一步鞏固用工單位和部門的勞務合作關系,對原有勞務合作單位的用工需求、用工待遇、合作關系進行比較、分類,采取措施,建立、擴大穩固的勞務市場和勞務基地。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大外聯力度,繼續擴大與北京、天津、唐山等發達城市的勞務合作關系。利用有資格的境外就業中介機構開展境外就業服務,鼓勵農村勞動力到境外就業。
四、樹立正確的群眾觀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小陳老師工作室版權所有
農業是弱質產業,農民是弱勢群體,當前在農業發展遇到許多問題和深層矛盾,各級政府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群眾觀,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務發展最廣大人民利益之實,深入研究和幫助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首先要認真學習和實踐,不斷改進和提高領導水平與領導方法,要切實加強黨風政風建設,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其次是要認真解決關系群眾利益的問題,解決問題關鍵要對群眾動真情,要真正關心群眾的疾苦,真心實意地幫助群眾排憂解。再次要傾聽群眾的呼聲。要切實把群眾的呼聲作為指導和改進工作的第一信號,,把群眾的評價作衡量工作好壞的重要標準,把關心和服從群眾作為各級領導的第一職責。“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人心向背,是決定事業盛衰的成敗的根本因素。只要我們始終堅持群眾觀,那么科學的發展觀也就從根本上有了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