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農業品牌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8-28 11:52:00
導語:全縣農業品牌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在全黨掀起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新形勢下,縣政府安排召開了冬季農業生產暨農業品牌建設工作會議,充分表明了縣政府對農業工作的高度重視。根據會議安排,我代表縣農業局講兩方面內容。
近年來,我縣積極實施“xxx”農業品牌戰略,強化品牌意識,開展品牌宣傳,重視扶持培育,把農產品品牌建設作為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手段來抓,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知名度的農產品品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我縣農業品牌建設取得的主要成效。
1.政府重視,主體參與,農業品牌氛圍逐漸形成。近年來,國際經濟一體化趨勢日益加強,國內外的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農產品市場競爭就是品牌競爭。在這個背景下,縣政府高度重視農產品品牌建設,專門建立了品牌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相繼出臺了農業品牌化戰略及扶持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對獲得各級農產品名牌和著名商標、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和農產品基地認定、qs認證、標準化建設的進行獎勵,縣政府在落實農發資金和扶貧資金的基礎上,每年再安排不少于10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于農業品牌化建設。全縣已形成農業品牌建設良好的管理班子和創建機制,全縣農業品牌建設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助推器。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競爭力開始成為部分生產經營主體的共識,一些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積極申請注冊商標和質量認證,創建自己的品牌。消費者越來越講求產品質量,把品牌作為識別農產品品質的重要標志,優質名牌農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經濟形勢和品牌知識宣傳活動,全社會品牌意識有所增強,品牌氛圍逐漸形成。
2.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夯實品牌質量基礎。近年來,我縣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突出抓好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和農業標準推廣體系建設,夯實品牌質量基礎。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的制定和推廣,努力實現主要農產品“有標可依”。20**年我縣制訂的《xxx香柚地方標準》通過省級驗收,到目前為止,我縣已制訂國家級標準《xx早無公害生產國家級標準》1項,省地方標準《xxxx早茶地方標準》、《xx省柚地方標準》等10項,縣級地方標準《無公害田魚?田魚質量》等32項,實施標準化生產,推廣無公害示范基地建設。同時實施《xx早茶標準化生產推廣實施示范》、《無公害獺兔標準化生產推廣示范》、《無公害香芋標準化種植推廣示范》項目通過農業部和省質量技術部門驗收。
3.加快發展農產品安全認證,提高品牌農產品質量。農產品安全認證是農業品牌化工作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縣積極開展qs、無公害農產品、森林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等農產品認證,20**年我縣新增qs認證3個、無公害農產品6個、綠色食品1個、有機食品12個。截止目前,我縣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初具規模,通過qs認證21個,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9個,擁有無公害農產品21個,綠色食品8個,有機食品29個。
4.積極開展名牌農產品推薦認定,樹立品牌信譽和形象。名牌農產品認定工作是現階段推進農業品牌化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支持做大做強名牌農產品和保護知名品牌的重要措施。近年來,我縣積極推薦農業企業參加省著名商標、市知名商標的認定評選活動,“xx早”商標于2001年獲得了省著名商標稱號,“xx”商標20**年獲得了省著名商標稱號,“xx早”商標20**年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同年獲得xx省名牌農產品稱號,“xx”等商標獲得了市知名商標稱號。我縣1999年獲得了“xxxx之鄉”稱號,20**年獲得了xx早原產地域保護標志產品;20**年獲得“xx之鄉”稱號。
5.發展壯大農業經營主體,品牌支撐體系逐步形成。近年來,我縣積極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品牌支撐體系逐步形成。20**年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全縣龍頭企業總數62家,其中市級龍頭企業12家,省級1家。20**年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28家,目前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91家,其中省級示范性專業合作社6家,市級8家;縣級17家。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縣農業品牌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由于我縣農產品品牌建設起步較遲、基礎較差、認識上有差距,農產品品牌還處于低、小、散的局面,競爭無序、規范不夠,短期行為較為普遍,總體競爭力還不強。具體體現在:
1、品牌認識總體仍處于較低水平。品牌宣傳推介的深度廣度仍不夠,全社會的品牌認識仍有待提高。部分生產經營業主缺乏戰略眼光和長遠謀劃,注重眼前利益,抱有投機心理,品牌創建、保護意識還不強,對提高品牌形象和打造知名品牌,缺乏主動性,沒有成為自覺行動。一些規?;貨]有自己的品牌,一些經營企業沒有自己的基地,存在品牌與基地脫節現象。大多數農戶認為創品牌與己無關。部分消費者質量品牌觀念淡薄。
2、生產經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一是規模化經營水平較低。多數農產品生產規模較小,產量低,沒有相對穩定的產量和供應能力,適應不了本地及周邊市場的需求,難以形成規模效應。二是標準化體系建設滯后。農產品標準還不夠完善,亟需提升,許多農產品還沒有統一標準,有的雖有標準,但沒有嚴格按照標準執行。三是市場化建設落后。目前我縣還沒有綜合性大型農產品交易市場。四是組織化程度不高。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還處于發展階段,真正意義上的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不大,輻射帶動能力不強。
3、要素保障不夠有力。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創建、培育、扶持農業品牌的政策還不夠穩定完善,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信貸支農力度不夠,貸款擔保等制約因素較多,農業企業融資艱難。農業作為弱質產業的傳統格局仍未改變,抗風險能力弱。二是農技保障不夠有力。由于體制原因,鄉鎮農技組織網絡不健全,存在農技人員不務農現象;務農隊伍年齡老化、文化水平低、信息不靈,導致盲目引種、濫用化肥農藥、管理落后等問題較為普遍;農業企業科技開發投入不足,農產品精深加工少,高科技產品更少,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不高。三是土地制約明顯。一方面,農村土地分散到千家萬戶,難以有效整合,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機制還不健全,不利于農產品基地集約化和規?;l展,存在傳統經營無效益、集約經營無資源的兩難境地。另一方面,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地市場建設、基地設施建設等急需用地得不到有效解決,制約著農業產業的發展提升。
(三)扎實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
推進農業品牌化是提升農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優化農業結構的有效途徑,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競爭力的迫切要求,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下階段,我們要按照“企業為主、市場導向、政府推動”的原則,充分發揮產業優勢、區域優勢和特色優勢,培育、壯大和保護農產品品牌,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支持做大做強品牌農業。
一要突出產業培育品牌。重點圍繞茶葉、水果、田魚、畜禽、蔬菜、中藥材等主導產業和xx薰雞、xx粉干、小雜糧等特色農產品,加快培育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知名農產品品牌,加快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步伐,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要提高質量爭創品牌。突出抓好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和農業標準推廣體系建設,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打牢農業品牌發展基礎。要制訂簡明易于理解和操作的農業標準,廣泛推廣標準化生產模式圖,推行生產記錄制度,強制使用相關標準。要繼續組織“綠劍”集中執法行動,嚴肅查處假劣農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充分發揮縣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和xx、xx等3個檢測分站的作用,加強對農產品質量的自行抽檢,及時掌握農產品質量安全動態,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同時,還利用多種途徑,推廣應用植物病害和動物疫病的綜合防治、各種無公害生產技術,加強農產品生產的源頭管理,通過監管來提高農民的質量品牌意識。
三要培育主體創建品牌。深入實施“強龍工程”,加大對農業企業的扶持和服務,加快培育一批有較強開發加工能力和市場拓展能力的龍頭企業;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規范,圍繞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生產型、加工型、營銷型、服務型的規范化合作社,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壯大農產品生產者規模和實力。
四要加大營銷推介品牌。充分利用農博會、農產品展銷會等大型活動這個平臺,組織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品牌主體,積極參加國內外各種農產品展銷活動。同時,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品牌主體要拓展經營模式,有條件的積極開展產品配送和連鎖經營,加大農產品營銷力度,提高產品品牌。進一步加快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步伐,加大品牌農產品組織營銷,增強市場服務功能,增加市場占有份額,促使我縣農業品牌早日成為全國品牌、世界品牌。
各位領導,同志們,抓好冬季農業生產,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是農業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希望全縣農業系統的廣大干部職工,要認清形勢,真抓實干,認真抓好冬季農業生產和農業品牌建設工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應有的貢獻。
- 上一篇:鄉鎮整治環境衛生工作會議上講話
- 下一篇:作為法學學科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