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在全縣農業設施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1-26 09:44:00

導語:書記在全縣農業設施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書記在全縣農業設施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一、提高認識,切實把保護地生產作為全縣農民整體穩定脫貧的重大舉措

*縣有縣無城,是傳統農業大縣,要實現農民整體穩定脫貧的歷史性任務,發展保護地是最現實的選擇和途徑。一是從自然條件看,發展保護地是我縣的首選項目。我縣水資源匱乏,干旱少雨,十年九旱,年平均降水量僅470毫米,但日照充足,雨熱同季,積溫高,這種自然條件對于發展其它產業是劣勢,而發展保護地生產是最大優勢。趨利避害,揚長避短,是選擇和確定產業的重要原則,是實事求是精神的主要體現。我縣要徹底擺脫風調雨順就脫貧、遇有旱災就返貧的怪圈,必須向優勢上聚力,化劣勢為優勢,發展保護地生產無疑是最有力的措施。同時,我縣人均耕地少,僅為2畝,其中水澆地人均不足1畝,實現農民脫貧致富必須在土地的利用上精打細算。追求高效益,創造高產值,強力推進保護地建設無疑是最佳選擇。二是從普遍經驗看,發展保護地是農民脫貧致富的現實選擇。無論是外地保護地生產先進典型,還是我縣在保護地建設上發展較好的鄉鎮,都在發展中印證了一條普遍經驗,即發展保護地生產,具有巨大的增收潛力和產出效益。一般來說,正常蔬菜棚每棚年收入可達1萬元以上,基本是1畝保護地抵10畝大田收入。如果一個三口之家,建一個棚,人均可收入3000元以上。全市上百萬農民通過保護地生產富裕起來。就我縣波羅赤和大廟兩個鎮來說,波羅赤鎮一個大棚,收入1萬多元,大廟一個棚收入2萬元。這些數據充分說明,只要大力發展保護地生產,農民整體穩定脫貧完全可以實現。三是從省政府制定的設施農業和支持我縣整體脫貧的政策看,我縣發展保護地面臨難得的機遇。省政府決定對保護地小區給予貸款貼息和配水配電政策,同時對我縣整村推進和移民搬遷給予資金扶持,為我縣發展保護地生產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如果我們抓不住,就可能失掉這些機會。我們只要緊緊抓住這些機遇,用足用好扶持政策,就會推動我縣保護地加快發展。四是從我縣多年的保護地建設看,我們積累了經驗和教訓。我縣經過多年的保護地生產,特別是近兩年隨著項目建設的推進,保護地建設也取得了實質性的進步。同時,也涌現出了波羅赤、大廟等保護地建設先進鄉鎮,在我縣走在了前列。這個發展過程,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得到了深刻的教訓,也增強了廣大干部群眾大發展、快發展的思想基礎和工作基礎,經驗可以指導我們更好地發展;教訓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未來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避免再次失誤;大發展、快發展的思想和工作基礎可以形成強大的精神動力與工作合力。只要我們認真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用好原有的思想基礎和工作基礎,就可以推進保護地生產步入健康發展軌道。

二、咬住目標,搞好規劃,強力推進保護地生產

國剛縣長在講話中,對我縣今后發展保護地生產的目標和任務,已經做了具體的安排,各鄉鎮(場)和各有關部門,必須提高敏銳性,增強主動性,緊緊咬住目標任務,認真搞好規劃,快速予以啟動,強力推進我縣保護地生產,力爭使我縣在保護地生產上實現大突破、大擴張。

第一,要咬住目標??h委、縣政府決定從今年開始,在十一五期間每年發展200個保護地小區、l萬棟棚,到十一五末全縣實現戶均一畝保護地。按照縣里的總體目標,各鄉鎮(場)要認真確定本地十一五保護地發展目標??h委、縣政府要求,原來在保護地建設上基礎好、態勢強的鄉鎮,要追求規模更大、速度更快,決不能出現萎縮;原來沒有保護地基礎的鄉鎮,要在保護地建設上實現零的突破。特別是重點區域內的鄉鎮,每年至少完成2個小區;重點區域內的鄉鎮,每年至少完成1個小區。同時,考慮到各鄉鎮的情況不同,縣委、縣政府決定,對一些畜牧業基礎好、潛力大、已經形成產業優勢的鄉鎮,可以以畜牧小區抵頂,也享受相關政策。對發展目標,關鍵是咬住不放,狠抓落實。要圍繞既定目標,增動力、聚合力,并把目標落實到實際工作中、體現到具體舉措上,持之以恒、扎扎實實予以強力推進。

第二,要搞好規劃。按照交通便利、便于形成規模的原則,縣委、縣政府重點規劃了在101線以波羅赤為中心,包括烏蘭河碩、東大道、楊樹灣、賈家店;朝青公路以羊山為中心,包括尚志、六家子、黑牛、南雙廟;朝大公路以勝利為中心,包括木頭城子、臺子;錦赤公路以二十家子為中心,包括西營子、七道嶺;發展一批食用菌、番茄、花卉等具有較大規模和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生產帶與生產區,打造我縣保護地生產的新優勢。各鄉鎮(場)要結合縣里的區域規劃,因地制宜,突出區域特點,體現效益優先,科學制定本地的發展規劃。圍繞規劃,并在編制規劃的過程中,以超前的思維和運作,提早組織力量,落實推進措施,以保證早規劃、早啟動、早建設、早見效。

第三,要強力推進。目標和規劃,最終要通過強力推進去落實、去實現。一是在項目建設上突出保護地建設。去年,縣委、縣政府通過《2006年度全縣項目建設考評辦法及驗收標準》,規定保護地集中連片20棟為1個小區,基礎分20分。今年,又決定對集中連片50棟的小區;評分以三個項目計分;并在優秀項目表彰中增加保護地小區優秀項目的數量。各鄉鎮(場)和有關部門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把保護地建設在項目建設中突出出來;切實加大工作和推進力度。二是資金要向保護地建設上傾斜??h委、縣政府決定,除省里的貼息外,對省里給予我縣整村推進和移民搬遷的2000萬元資金,全部用于貧困村、用于保護地建設;對保護地生產全部實施配水配電;農口資金全部向保護地小區建設傾斜。三是把保護地建設作為衡量鄉鎮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政績與能力的重要依據??h委將把保護地建設作為衡量一個班子戰斗力和主要領導能力的重要依據,對各鄉鎮(場)項目建設,特別是對于項目后進的鄉鎮,要把保護地建設作為主要領導升、降、去、留的一個重要條件,以此把領導干部的注意力和工作力量凝聚到保護地建設上來,推動全縣保護地建設扎實深入開展。

三、加強領導,確保保護地建設實現新突破

要做大做強保護地產業,必須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努力在三個方面實現新突破:

第一,要在提高廣大農民對發展保護地的認識上實現新突破。當前,我縣保護地發展緩慢,與廣大農民缺乏對發展保護地的認識,發展保護地積極性不高有直接關系。因此,必須千方百計提高廣大農民對發展保護地的認識,調動廣大農民發展保護地的積極性。要經常組織農民到先進地區和先進鄉鎮參觀學習,使廣大農民親自感受發展保護地帶來的好處,用身邊的事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發展保護地生產,使廣大農民認識到對*地區而言,發展保護地是農民脫貧致富的最現實選擇,激發廣大農民發展保護地的熱情。通過領著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算,引導農民自覺發展保護地生產,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建”為“我要建”。

第二,要在土地調整上實現新突破。認識提高了,調整地塊是關鍵。目前春耕在即,是調整土地的關鍵時期。各鄉鎮要把調整地塊作為當前的重中之重,抽調得力人員,加大工作力度,下真功、下狠勁,快速落實。在調整土地上,一是要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爭取廣大農民的理解和支持,主動配合政府調整地塊;二是要采取一切措施剔除釘子戶;必要時政法機關要介入,決不能因一兩戶影響保護地建設大局。

第三,要在提供服務上實現新突破。搞好服務,前提是要在落實上下功夫??h直各部門必須轉變職能,深入基層,努力為保護地建設提供優質服務。一是要把省政府貸款貼息、配水配電等政策快速落到實處??h直有關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對省政府給予我縣的整村推進、移民搬遷、貸款貼息、配水配電等政策跟緊盯住,確保件件落到實處,及時向農民兌現政策,保護農民發展保護地生產的積極性。水利、農電等部門要及時為保護地小區配水配電,決不能因此影響保護地建設,更不能因配水配電不到位影響保護地小區投產。二是要搞好科技服務。發展保護地生產,科技服務必須要跟上。涉農部門要組織廣大干部、科技人員深入基層開展服務,把工作重心向生產一線傾斜。要加大保護地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力度,提高保護地生產的科技含量。加強對農民的技術培訓,幫助農民掌握各種先進適用技術,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做到一棚一個“明白人”。在生產的關鍵環節和主要階段,通過現場示范、印發科技資料等形式,及時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加強技術隊伍建設,實行科技人員包扶制度,每名技術人員都要有包扶任務,確保廣大農民遇到的技術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做到建一個、成一個、見效一個。三是要千方百計降低貸款門檻。銀信部門要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研究解決貸款門檻過高問題,確保貸款及時到位,為保護地小區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同志們,保護地建設任務已經明確,下一步關鍵是抓好落實。希望大家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責任,振奮精神,扎實苦干,順利完成今年保護地建設任務,為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