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管理大會領導發言稿

時間:2022-01-13 10:59:00

導語:農村土地管理大會領導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土地管理大會領導發言稿

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分配管理,總之。市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保證工作順利推進是一項政治任務,也是對大家駕馭能力的一種考驗。相信大家有這個能力,也一定會本著對市委、市政府高度負責的態度出色地完成這項任務。

省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分配管理意見的通知》明確了土地補償費分配管理的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市委、市政府緊密結合實際,最近。經過反復調研論證,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分配管理的意見》明確了落實省政府《通知》具體操作辦法。下面,提五點要求。

一、要嚴肅認真地對待土地補償費分配管理問題

不僅是關系失地農民切身利益的經濟問題,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補償費分配管理。也是關系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的政治問題。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土地補償費始終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主要用于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和發展農村公益事業。應該說,實行這種管理辦法的初衷是好的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土地補償費管理不到位、擠占挪用等問題時有發生并呈逐漸增多趨勢,被征地農民利益受到一定的損害。近些年來,隨著農民利益主體意識的不斷強化,要求改革土地補償費分配管理制度的愿望日益強烈。為從根本上理順利益關系、化解歷史矛盾、保障農民利益,省政府拿出了全新的分配管理辦法,確立了土地補償費主要用于失地農民分配這一基本原則。具體來講,劃分了三個時間段,年以前的土地補償費,繼續實行老辦法,不分不動;年1月1日以后到年3月3日省里通知下發之前發生的土地補償費,否用于農戶分配,由縣(市)區人民政府決定,但分配比例不得超過年3月3日省里通知下發以后,要實行新辦法,集體經濟組織撤銷建制的土地補償費全部用于農戶分配,沒有撤銷建制的80%用于農戶分配。實行這樣的辦法,實質上是向失地農民傾斜利益,可以使失地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確保他當期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可以減少土地補償費使用過程中的暗箱操作,從制度上防止集體資產流失;可以消除由于土地補償費管理不到位引發的各種不穩定因素,促進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可以使困擾我多年的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初步解決,對過去進行清盤,對未來做出規范。對于這樣一個對失地農民有利,對改善民生有利,對社會穩定有利,對長遠發展有利的重大舉措,必須不折不扣地進行貫徹落實,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穩妥地完成好這次任務。

二、突出抓好年月日以后到省里通知下發之前發生的土地補償費分配管理

也是整個土地補償費分配管理工作的難點。具體來講要抓好五項工作:這既是廣大失地農民關心的熱點。

要通過深入細致的工作拿出一本明白賬。原則上,一)要摸清底數。要對這一時間段的征地、失地農民和補償安置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摸底。征地情況要落實到地塊,失地農民要核查到人,城區、開發區拖欠的要明確具體數額,撥付到村部分要逐項核查去向。

要盡快兌現到位。一時不能全部到位的要做好農民的思想工作,二)要抓緊清欠。城區、開發區拖欠的土地補償費。求得理解和支持,同時制定還款計劃,分期分批歸還到位,時間最遲不能超過明年年底。已經撥付到村里的要清產核資、明確權屬,集體經濟組織的各種違規支出必須歸還到位。

由各區、開發區決定。原則上要按照土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戶的總體精神,三)要制定分配實施意見。土地補償費是否用于農戶分配和分配比例。著重體現讓利于民,有錢分錢,形成資產的要明確權屬、量化到人,但最高比例不能突破80%。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撤銷建制的要全部用于農戶分配。

沒有轉變成市民的要利用分配土地補償費的機會,四)要積極引導農民進社保。已經由農民變市民的以后條件具備時再研究解決辦法;現在還是農民身份。引導他進社保。這件事不搞強迫命令,要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引導他進入社保體系。今后新征地,失地農民必須全部進社保,否則不予辦理征地手續。

負責制定分配方案。分配方案經村民委員會、鄉(鎮)政府和鄉(鎮)農經部門審核同意后,五)要依法實施土地補償費分配。集體經濟組織要依法選出土地補償費分配工作組。提交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或成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后,再組織具體實施。

三、要確保征地補償費分配管理新舊辦法的順暢銜接

以后要嚴格實行新的辦法。從年月日省里下發通知開始。

不予發放建設用地批準書。今后,一)要嚴格執行土地征用相關制度。凡補償費用不到位、安置不落實的不能征地。國土部門不予辦理供地手續。各城區、開發區不允許發生新的土地補償費拖欠,不允許繼續積累矛盾。

確保失地農民合法權益。二)要及時分配土地補償費。征地單位要將征收土地的各項補償安置費直接劃入鄉(鎮)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專戶。各鄉(鎮)要及時敦促集體經濟組織按照法定程序和標準進行分配。

主要用于發展生產、增加積累、集體福利、公益事業,三)要明確強化日常管理。留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補償費必須嚴格限定支出范圍。不得用于發放干部報酬、購買轎車、支付招待費等非生產性支出。

要實行專戶存儲、專賬管理、專款專用,四)要強化外部監督。土地補償費要實行村賬鄉管區審批。分配使用情況要定期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公布,審計部門要定期進行審計,把這筆錢管好、管住、管到位。

四、準確把握土地補償費分配管理的四個基本原則

實質上是對原有的利益格局進行重大調整,加強土地補償費分配管理。政策性強、不確定因素多、情況極其復雜,必須把握好以下幾點:

不搞變通,一)要嚴格執行省里文件。不搞創造。不開口子,任何單位、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或扣減政策的權力。對于具體工作中涉及到一些把握不準的問題,要及時向上級請示匯報。

整個土地補償費分配管理工作的責任主體,二)要明確工作責任主體。各城區和開發區。要負責整個工作的引導、保障和監督。具體組織實施要由集體經濟組織負責,還權于集體經濟組織,還權于村民代表大會。

必須堅持民主公開,三)要實施陽光操作。土地補償費的底數、分配方案以及未分配部分的管理和使用。接受農民監督,整個操作過程都要公開透明。這有利于爭取農民支持,也有利于保障農民利益。

力求做到家喻戶曉、人人明白。要善于作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四)要充分依靠廣大群眾。要廣泛宣傳土地補償費分配管理的各項政策。理順群眾情緒,爭取群眾理解,化解各種矛盾,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五、加強土地補償費分配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

市里由我和副書記、常委、市長負責,整個土地補償費分配管理工作。具體推進由俊先副秘書長牽頭。農委要集中工作骨干、成立專門機構,負責整個工作的組織、協調、監督和檢查。國土資源局等各相關部門要積極參與,主動配合,形成合力。各城區、開發區主要領導要親自掛帥、靠前指揮、統攬全局、把握方向,分管領導要集中主要精力,全力抓好組織落實。各區要抽調得力干部包鄉鎮,各鄉鎮要組織干部包村組,手把手、面對面地進行指導、監督和推進。要通過強有力的組織領導,確保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標準有兩條:一是保被征地農民的利益,二是不出現越級上訪和群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