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在連片扶貧推介講話
時間:2022-02-08 11:43:00
導語:副市長在連片扶貧推介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一、統一思想。切實增強做好片區連片扶貧開發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加快老區脫貧致富的迫切需要。市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一做好片區連片扶貧開發。省政府批準認定的革命老區縣。由于多方面原因,市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普遍嚴重滯后,農村行路、飲水、上學、就醫、住房、增收等“六難”問題十分突出。片區連片扶貧項目區域覆蓋4個鄉鎮15個村,都是非常典型的集中貧困區域,有貧困戶1404戶5615人,貧困發生率高達29.5%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僅296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別低382元、2088元、2180元,發展差距較大。同時,規劃區為大山區、深山區、高寒邊遠山區,十年九災、一年多災”基礎設施落后,社會事業發展滯后,農戶居住環境較差,貧困群眾盼望脫貧的愿望極為迫切。實施片區連片扶貧開發,必將切實有效改善該區域的基礎設施條件,必將切實有效壯大助農增收產業,必將切實有效提高該區域的公共服務水平。
落實省委、省政府對老區特殊關懷的迫切需要。去年以來,二做好片區連片扶貧開發。省委書記,省政府省長以及崇禧副書記、副省長等領導多次親臨老區視察調研,對加快革命老區發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重要指示,并在項目資金上給予了直接照顧支持,項目總投入達2.56億元,其中省級相關部門整合投入1.2億元,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老區人民的深厚感情和特殊關懷。實施片區連片扶貧開發,省實施升鐘庫區、廣安水淹區、二灘庫區和巴中革命老區連片扶貧開發之后,對特殊困難地區實施的又一項連片扶貧開發,旨在整合資源、集中力量。省委、省政府的特殊關愛,既是動力,更是壓力。只有實施好片區連片扶貧開發工作,才能不辜負省委、省政府對我殷切厚望;只有扎實推動貧困地區群眾早日脫貧致富,才能不辜負省委、省政府對我深切厚愛。
建設秦巴地區新農村綜合體試驗區的迫切需要。新農村綜合體建設是推進新農村建設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措,三做好片區連片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成片推進的深化和升華。市第三次黨代會提出要突出抓好農民新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五大建設”注重結合連片扶貧開發、集中拆遷安置、鄉村旅游發展、農村危房改造、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災后恢復重建等項目,加快建設秦巴地區新農村綜合體試驗區。秦巴山區連片扶貧、市革命老區片區連片扶貧開發和新農村綜合體建設的有機結合,對加快建設秦巴地區新農村綜合體試驗區必將起到積極而重要的推動作用。市及相關部門要主動爭取并認真實施好片區扶貧連片開發,做好農村生產能力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產業化經營項目以及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項目,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展現特點,真正使片區連片扶貧開發成為農村改革發展先行先試的試驗場所,成為秦巴山區特殊困難地區脫貧致富的典型案例,成為秦巴山區新農村綜合體試驗區建設的精品工程。
二、鎖定目標。明確片區連片扶貧開發項目建設內容和規模
規劃明確了連片扶貧開發的主要目標、具體目標、建設規模、資金概算等內容,市革命老區片區連片扶貧開發規劃(20112013年及2011年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批準同意。各部門要根據自身的職責,對相關內容認真研究,做到胸有成竹,切實做好上下對接和指導工作。
使規劃區貧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產業發展長足進步、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居環境顯著改觀、公共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基層民主政治切實加強,一總體目標。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促進農民穩步快速增收為中心。規劃區整體脫貧致富并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加快發展,加強新農村建設和新農村綜合體建設,確保與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項目建設期內,二具體目標。規劃實施時間為20112013年。規劃區農戶人均新增純收入707.98元,2014年,人均新增純收入3058元,達到6018元;規劃區1404戶貧困戶、5615個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消除344戶2363人的地質災害隱患。村級發展目標:①村道硬化率100%可通中型以下客貨運輸車輛;②100%社道暢通;③每村有1個以上增收致富支柱產業;④有條件的村建立1個村級互助合作社;⑤適齡兒童入學率99%以上,每村有1個村務活動室、衛生室;⑥農村低保達到應保盡保,新農合參保率100%⑦有群眾信任、團結干事的村“兩委”班子和維護群眾利益的好制度。農戶發展目標:①徹底消除茅草房和危房,農戶住房庭院綠化整潔;②農戶安全飲水達到100%③戶均有1畝以上經濟林果園;④項目戶戶均年出欄板角山羊20只以上,出欄小家禽200只以上;⑤適齡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培訓達到全覆蓋,戶均有一個科技明白人;⑥年人均純收入增加800元以上。
硬化村道28.5公里,三建設內容?;A設施建設方面:一是按照村道硬化、社道暢通、入戶路睛雨通行的要求。新建橋梁3座,新建社道16公里,硬化社道27公里,新建聯戶路22.5公里。二是按照供水防洪結合、先生活用水后生產用水的原則,解決5505人飲水安全問題;整治山坪塘2口,新建灌溉渠27.8公里,整治灌溉渠41公里,新建堤防護岸6.5公里。產業培育方面:根據規劃區實際情況,以農業特色優質品牌建設為帶動,以科技為支撐,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推進特色種植業、特色畜牧業發展,促進規劃區農民穩定持續增收,盡快擺脫困境,增強自我發展能力。項目要長短結合,綜合匹配,種養交叉覆蓋。種植業上,規劃新植核桃1萬畝,新植茶園1萬畝,茶園低改4000畝,種植蘑芋1000畝,間種套種馬鈴薯1400畝、大豆1750畝。養殖業上,規劃新發展板角山羊養殖戶1000戶,戶均養殖20只,共養殖2萬只;規劃新發展舊院黑雞養殖戶1900戶,戶均養殖200只,共養殖38萬只。加工業上,新建紅豆腐加工廠1個、巴山老臘肉加工廠1個、茶葉加工廠1個。村級互助社建設上,新建村級互助合作社5個。能力培訓上,開展勞務培訓及輸出1275人,實用技術培訓1.5萬人次。農戶環境建設方面:以消除茅草房、土墻危房的農戶住房為重點,結合農戶庭院建設,解決住房困難,改善居住條件。規劃易地扶貧搬遷50戶,危房改造538戶,改廚改廁各1152戶,改圈2.3萬平方米,建庭院880戶,表建沼氣池210口。社會事業發展方面:改建村小3所470平方米,購置課桌凳、電腦、打印機、教學儀器、體育設備等教學設備399套;新建村衛生室7個,購置鄉衛生院醫療設備4套;新建敬老院1所。
項目總投資近2.56億元,四投資估算。經測算。其中:基礎設施9436萬元,產業培育1億元,農戶環境建設4923萬元,社會事業790萬元。資金籌措上,財政扶貧資金3500萬元,省級部門資金8971萬元,地方財政資金830萬元,地方部門資金776萬元,業主投入1950萬元,農戶自籌9556萬元。資金使用原則為:部門資金按行業要求安排使用,不足資金由財政扶貧資金和地方財政補助。扶貧資金主要用于產業、基礎設施中的社道和聯戶路、能力建設等。
三、細化措施。切實做好市片區連片扶貧開發工作
整個連片扶貧開發工作的有機部分,一幫扶指導上下功夫。一是做好項目對接。三年規劃》及《2011年實施方案》中的各行業口的項目建設工程。項目建設要在省、市、市政府及項目管理部門的統一組織、指導下開展工作。市級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對項目區涉及的項目逐一梳理,針對每年度的具體項目,加強與省、市對口管理部門的溝通,做好相關協調配合及指導幫扶工作,積極幫助市落實好對口省直部門的整合資金及時到位,既要切實抓好幫扶指導工作,又要及時了解掌握相關項目的進程情況和工作成效,監管好工程建設質量和施工安全,確保完成各項工程建設目標任務。市相關部門要主動加強與省、市對口部門的聯系匯報,做好項目實施的上下銜接工作。二是狠抓技術指導。市級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規劃區的技術指導,組織種植、養殖專家加強對規劃區內的板角山羊、舊院黑雞、茶葉、核桃、魔芋等產業的技術培訓和推廣,齊心協力推進工作落實。要開展優質服務,認真抓好相關技術培訓、技術咨詢服務和技術指導服務。三是搞好定點幫扶。要結合“掛包幫”工作的開展及“2011年中國扶貧志愿者行動計劃”項目的實施,搞好項目區的定點幫扶工作。市直工委牽頭、市扶貧移民局配合,負責項目區15個村“掛包幫”活動及定點扶貧工作的落實,對項目區15個村分別確定一個市級部門(含市實行定點幫扶,并確定一名市級領導干部(含市定點幫扶兩戶以上貧困戶,從今年開始連續幫扶三年。各幫扶單位要堅持克服“松口氣、差不多、老一套”等松勁厭倦思想情緒,從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高度,一如既往地抓好“掛包幫”工作。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要加強信貸支持,助推規劃區建設發展。要動員涉農企業、群團組織和成功人士積極參與規劃區扶貧開發,形成強大的扶貧合力。要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幫扶工作中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創造特色,出新招、出實招、出硬招上下功夫。四是強調群眾參與。群眾是連片扶貧開發項目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受益者。要大力宣傳連片扶貧開發項目政策、項目建設機制、群眾的責任和義務,把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道理講明白,克服“等、靠、要”思想,變“要我干”為“要干”全方位調動群眾參與連片扶貧開發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組織實施具體項目必須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做群眾想干、愿干、會干的事,讓群眾最大限度參與連片扶貧開發的決策過程,促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規劃項目尤其是發展生產的項目,要盡可能發動群眾參與投工、投資、投物,促進項目加快落實、加快見效。要發動群眾廣泛參與監督管理,讓群眾在各類項目建設中真正擁有參與權、監督權、受益權。
禁止對建設方案進行隨意更改。個別確因特殊原因需調整的必須按權限及程序報批,二監督管理上下功夫。一是加強規劃管理。要嚴格按照《三年規劃》及《2011年實施方案》項目建設地點、內容、規模和技術規范組織實施。確保規劃執行的嚴肅性。二是加強工程管理。要加強制度建設和跟蹤督查,堅持以制度求管理、保質量、促進度;要加強物資購買使用管理,保證物資供應和安全使用;要嚴格按照工程技術規范組織施工,確保工程建設質量;要加強項目施工安全生產和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實行定點定責督促檢查,嚴格項目工程階段驗收和竣工驗收制度,有序推進工程建設,切實做到三保”保安全、保工期、保質量竣工項目由村自查、鄉鎮驗收、扶貧移民局組織相關部門技術專家對項目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并出具驗收報告。三是加強資金管理。要嚴格執行縣級財政報賬制度,實行建設項目公告公示制、專帳核算制、票據規范制,重點加強對資金管理運行環節及資金使用效益情況的監管,增強資金管理使用透明度,確保項目資金安全運行和有效使用;要強化資金整合,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財政支農資金整合的意見》川辦發〔2009〕45號和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整合涉農項目資金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意見》達市府發〔2011〕1號等文件精神和要求,以財政扶貧資金為引導,促進扶貧項目資金與其他涉農項目資金有效整合投入項目實施區域,統籌使用,加大投入,形成整體合力,構建大扶貧格局,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強監督管理。要嚴格執行項目資金“鄉村兩級公告公示制”加強統計監測,接受財政審計監督、紀檢監察和社會監督,確保干部廉潔安全。項目實施結束后必須嚴格進行全面審計。市扶貧移民局牽頭,市監察局、財政局、審計局配合,每年項目實施完成后,聯合對項目區竣工項目進行一次資金使用和建設進度檢查,三年規劃》實施完成后,由市審計局進行專項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要建立縣、鄉、村三級內外部監測體系,對項目區各項工程的建設進度、質量、效果、資金和物資使用等情況進行全程監測管理。五是加強檔案管理。建立項目區連片扶貧開發項目全面、全程檔案管理制度。要完整收集整理項目準備、規劃、申報、實施和階段驗收、竣工驗收各個環節全過程的各項資料(含照片和視頻資料并按照檔案管理要求規范建檔建卡、立卷歸檔造冊。
大膽開拓進取,三機制創新上下功夫。市及相關部門要創新工作機制。建設秦巴地區連片扶貧開發的新樣板,創造秦巴地區新農村綜合體試驗區的新模式。一是健全項目區管理機制。要按照連片扶貧開發《三年規劃》及《2011年實施方案》中各行業建設項目技術標準和管理辦法,制定各項目區工程建設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運行規則、招商引資等管理辦法,用健全的制度來規范項目區的建設和管理。二是健全農民參與式機制。通過村民大會選舉組建“農民理事會”保障農民對項目全過程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激發農民參與項目建設和管理的主人翁意識。三是健全農民利益創收保障機制。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和種養大戶,切實增強帶動能力和實效。組建并完善特色種養產業專業合作社,建立龍頭企業、專合組織與農戶緊密的利益聯結模式,確保農民充分受益和收入持續增長。四是健全項目后續管護機制。要按照“建管結合”原則,組織受益群眾討論制定項目后續管護辦法,并以村規民約的形式予以公示實施,以保證驗收的工程項目移交項目村和農戶后得以持續正常使用和有效運行。五是健全民辦公助機制。要以農民決策為前提,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以民辦公助方式推進財政支農項目建設的意見》川辦發〔2010〕53號和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全市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意見》達市委辦發〔2011〕51號要求,項目建設中全面推行“一事一議”民辦公助”以獎代補”先建后補”方式,使政府投入和農民自愿出資出勞相結合,從而構建“投、建、管”三位一體的項目建設機制,提高項目建設能力,共同推進項目建設。六是健全規劃銜接機制。項目建設規劃要盡力與秦巴山區新農村綜合體試驗區建設、新農村示范片(帶建設等相關規劃有機銜接,整體打造,綜合示范,發揮規模效應和典型引導作用,以點帶面,以片促面。
四、強化領導。確保片區連片扶貧開發工作取得實效
對市片區連片扶貧開發《實施方案》組織實施進行指導、督促,一加強組織領導。三年規劃》及《2011年實施方案》省政府統一領導、市政府具體指導下開展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市革命老區片區連片扶貧開發工作指導小組。協調解決實際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確保各項工作健康有序推進,又好又快地完成項目建設任務。市政府要嚴格按照《2011年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市扶貧移民局要牽頭做好市級部門的組織協調工作。
加強協調配合,二加強部門配合。各成員單位要按照指導小組的分工要求及部門職責。形成工作合力,做好幫扶工作,推動片區連片扶貧開發順利實施。要建立定期聯系制度,指導小組辦公室每季度末組織召開一次成員單位聯系會議,匯報、溝通、對接、交換項目工程實施進展情況及存在主要問題和需要協調解決的事宜。市政府督查室每季度對各成員單位的工作指導、幫扶落實及工作配合等情況進行通報。
建立工作預決算制度,三加強目標考核。市委目督辦、市政府督查室將對市《三年規劃》及《2011年實施方案》任務落實和指導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績效考核。實行“季度督查,半年小結,年度考評”目標管理機制,并納入年終目標考核內容。
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四嚴肅工作紀律。要構建起“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責任體系。制訂和落實幫扶措施,建立、項目實施部門工作責任機制,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責任單位共同抓”工作格局。監察、糾風、審計等部門要全程介入,加強對項目資金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檢查,對工程建設實行全程監督。凡因工作懈怠、推諉扯皮,影響項目順利實施的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凡貪污、挪用、截留項目資金或違規實施項目的要嚴肅問責,直至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意義深遠,同志們做好片區連片扶貧開發。責任重大,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以扎實有效的工作作風,按照“一年啟動初見成效,二年建設改變面貌,三年鞏固持續發展”總體要求,全力以赴,團結奮斗,奮力推動各個項目順利實施,加快革命老區發展,盡快脫貧致富,快速步入小康。
- 上一篇:建委機制改革部署講話
- 下一篇:居住環境建設改善干部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