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畜牧漁業推介會講話
時間:2022-02-14 11:28:00
導語:市長在畜牧漁業推介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一、充分認識加快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試驗區設立20多年來。畜產品產量不斷增長、生產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畜牧業持續發展。畜牧業對農民增收的貢獻日益突出。當前,扶貧開發、生態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新的形勢對畜牧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須從戰略高度充分認識畜牧業在推進試驗區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中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為實現試驗區跨越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一加快畜牧業發展是促進扶貧開發的戰略選擇。至2012年底。貧困發生率14%以上,區仍有貧困人口104.82萬人。占全省貧困人口20.8%2012年,全區農民人均收入3350元,仍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57.7%扶貧開發的任務還相當艱巨。扶貧開發是第一民生工程,試驗區一切工作的核心,而扶貧開發的根本措施是要積極培育和壯大基礎產業,讓廣大農民有生存之本、發展之基,最終實現從“輸血”向自身“造血”功能的轉變。畜牧業是區的傳統基礎產業,2012年全區畜牧漁業總產值達67億元,占到農業總產值的38%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區畜牧業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區適宜開發利用的草地面積大,農作物秸稈及其他可用作飼料的農副產品資源豐富,水、熱條件適宜牧草生長,絕大部分耕地可以實施“糧-經-飼”三元種植。據初步測算,全區僅草地畜牧業的理論載畜能力可以達433萬牛單位以上,目前實際載畜量的3.3倍。區畜禽品種資源豐富,畜產品生態、綠色、安全,有良好的市場開發前景。近些年在國家及社會的支持下,畜牧業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支撐體系日益健全,保障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只要我抓住機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切實用好國家的支持政策,完全可以將畜牧產業迅速做好、做大、做強,承擔起推進扶貧開發的主體作用。
二加快畜牧業發展是生態建設的客觀需要。去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支持西部地區發展的文件中。而支持的重點方面就是生態建設,特別強調要支持。這充分說明改善生態環境在國家宏觀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長期以來,由于不合理的農業種植方式,導致全區水土流失、石漠化問題非常突出。目前,全區水土流失面積達100萬公頃(占土地面積的37%以上石漠化面積在67萬公頃。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態問題說到底還是地面植被遭到破壞引起的因此,要改善生態就必須在恢復植被方面下功夫,這是唯一的選擇。這就需要保護和建設好天然草地,防止繼續開墾;需要改變容易導致水土流失、石漠化的現行種植模式,實施引草入田,對坡度大(25度以上耕地退耕還草,對其他耕地盡可能實施糧食作物與飼草飼料作物的套種、輪作,甚至還可以將一部分相對平坦、高產的耕地直接用來種植飼草飼料作物。只有這樣,水土流失、石漠化才能逐步好轉,生態建設才能真正取得實效。同時,通過家畜對牧草的轉化,生產更多的畜產品,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良好結合,有利于生態建設成果的長期保持。
二、大力推進畜牧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進一步明確畜牧業發展方向。加快畜牧業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必須緊緊抓住未來幾年試驗區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必須牢牢把握住試驗區建設的宗旨及目標。始終圍繞加快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這一條主線,突出扶貧開發、生態保護這兩項任務,強化項目建設、制度創新、科技帶動這三項措施,提升規?;?、區域化、標準化、產業化這四個水平,努力實現“五個不斷提高”即:不斷提高畜牧生產總體水平,不斷提高草食畜產品的比重,不斷提高畜產品的商品生產率,不斷提高畜牧業科技含量,不斷提高畜牧業在農民收入中的比重。
二大力實施畜牧業結構調整。目前。豬肉產量占到肉類總產量的90%以上,區畜牧業仍以生豬生產為主體。遠高于全國65%平均水平。因此,必須把調整和優化畜牧業結構作為戰略重點,一是要大力發展草食家畜,力爭用較短的時間使牛、羊等草食家畜飼養數量和規模有跨越式發展,使牛肉、羊肉占全區肉類總產量的比重從目前的8.7%上升到30%左右;二是要穩步發展生豬生產,從重數量發展向重質量效益轉變,并積極開發可樂豬等地方品種資源,突出生態有機、營養保健、稀有獨特等優勢;三是要積極發展家禽及特色養殖,尤其是要在適宜地區發展鵝產業和生態養雞,甚至還可以發展其他經濟動物養殖;四是要加強草地建設,通過積極實施人工種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夯實草地畜牧業發展的基礎。目前,區人工草地及改良草場面積還不到100萬畝,要完成“十二五”規劃提出的2015年草地面積達300萬畝的目標,每年至少應新增40萬畝,任務相當艱巨。必須抓好工作落實,確保建設質量和效益,力求種植一片,育成一片,保留一片。
三努力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目前。優勢產業區、產業帶尚不明顯,區畜牧業規?;B殖比重仍很低。以龍頭帶基地的產業化發展格局尚未形成。下一步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區域化布局、規?;洜I、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發展,盡快提高畜牧業生產的整體水平。一是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堅持“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基本思路,著力培育畜牧業優勢產業區、產業帶,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縣一特”壯大主導產業,讓優勢更明顯、區域更集中,做精做專,做大做強。二是要通過政策推進、項目帶動、服務指導等多種措施,引導畜禽養殖向標準化飼養小區及畜牧專業合作社發展,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及個人興辦大中型規模養殖場。三是大力推廣標準化養殖措施,把“四化”建設標準化、飼養科學化、防疫程序化、污染處理無害化和“八統”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良種、統一防疫、統一技術、統一服務、統一治污、統一建圈切實落到實處。四是積極扶持壯大畜牧業龍頭,培育大企業、建設大基地,加快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畜牧產業化經營新格局。
四切實增強支撐保障能力。
要實現畜牧業的大發展。加快良種場建設步伐,必須有良好的支撐保障體系。一是要加強良種繁育及推廣。按照“育種上水平、供種提質量、引種強監管”要求。提高育種水平,盡快擴大供種能力;要加強品種改良,加快品改站點建設,擴大人工配種的覆蓋面;要制定科學、周密的引種計劃,加強對適應性、生產能力、疫病風險等的全面評估,防止盲目引種、盲目發展。二是認真抓好獸醫工作。毫不動搖地做好禽流感、口蹄疫、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強化免疫、檢疫、監測等綜合措施。三是強化草地管理。三分建、七分管”草地建設重在管理。草地監督管理部門要大力宣傳貫徹《草原法》切實履行好職責,依法對破壞草地植被的行為進行查處,尤其要對確權的基本草原采取更加嚴格的保護措施。四是切實做好技術推廣服務。畜牧、獸醫、草地、水產等技術推廣服務部門,要緊密結合當前畜牧業發展的新特點,著重圍繞新引進畜禽品種的飼養管理、牧草的栽培和管理、動物疫病防治、飼草飼料加工和儲藏、家畜防災減災等關鍵工作,搞好技術攻關,深入開展推廣與服務,切實解決好生產發展中的實際問題。
求真務實謀發展三、改進工作作風。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地委和行署對畜牧業“提速”發展有明確的要求。要把思想統一到地委行署的安排和部署上來,區加快畜牧業發展的關鍵之年。優化發展環境、轉變工作作風、加強項目監管,扎扎實實做好今年各項工作。
一圍繞制度創新。資金投入、項目建設等固然重要,完善畜牧業發展政策措施方面取得突破。加快畜牧業發展。但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作保障,投入的效益將難以發揮,生產還是難以發展。作為畜牧行政主管部門,本職工作本來就應該是制定政策、加強管理、提供服務。當前,亟須出臺加快草地畜牧業發展的基本政策,出臺促進畜牧業內部結構調整的政策,出臺推進畜牧業規?;?、標準化、產業化發展的政策,出臺鼓勵科研技術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創造業績的政策,出臺吸引社會資本及能人投身畜牧業的政策,出臺進一步加強畜牧業項目建設管理的政策,出臺畜牧業防災減災等政策。要積極探索通過稅收、貸款、補貼、保險等手段引導畜牧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同時,還要加快制定各縣市、鄉、村畜牧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制定畜禽規模化、標準化養殖的技術標準和規程。只有做好這些工作,才不至于僅僅當“分錢”先生,工作才算是上了水平、上了層次,才能優化發展環境,夯實發展基礎。
二圍繞工作重點。畜牧業發展方面領導有要求、國家有支持、社會有厚望、農民有期待,抓落實、求實效方面取得突破。目前。關鍵是如何把工作真正抓好,取得實效。一是要抓好各項重點工作的落實。地委、行署對畜牧業發展有明確要求,地區畜牧水產局也提出了明年的重點工作任務及目標,下一步是要將目標及任務迅速進行分解、落實,明確到縣市。各縣市還需進一步分解到鄉鎮,甚至分解到村。比如:草地建設面積的問題,各地分別新建多少,人工草地建在哪里,天然草場改良在哪,等等。同時,還建議地區及各縣市針對提高畜牧生產總體水平、提高草食畜產品的比重、提高畜產品的商品生產率、提高畜牧業科技含量、提高畜牧業在農民收入中的比重,分別確定年度具體發展目標,目標確定以后,納入“考核體系”二是要抓好項目建設的監督管理。項目是區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抓手,近些年來,國家及社會的支持下,區項目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同時我也不可否認,項目建設成效并不是都很樂觀,有的項目并未達到當初立項要求,進展緩慢、建設水平差。各地要對近兩年國家投資建設的主要項目進行一次檢查、評估。通過檢查、評估,總結經驗,找出薄弱環節,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特別是對落實不到位的項目要督促邊查邊改。對違紀違法問題,要堅決查處。三是要認真組織實施好新建項目。按照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管理人員、一抓到底、全程監管”要求,讓項目落到實處、發揮實效,使項目發揮造血功能,發揮持久效益。堅決防止“開工熱熱鬧鬧、建設冷冷清清、進展磕磕絆絆、問題不管不問”和項目資金挪用或躺在項目上不思進取的等、靠、要思想。
三圍繞示范推廣。國家及社會各方面對畜牧業發展給予了大力的支持,抓典型、出亮點方面取得突破。近年來。但仔細梳理一下,有多少響當當、頂呱呱的建設成果,有多少值得夸耀的成功項目,顯然,這方面需要努力。既要抓好全面工作,也要善于集中精力抓重點、抓典型、抓亮點,這樣,才有利于得到社會各方面的認可,才能進一步增強我工作的自信心。要圍繞推進畜牧業結構調整抓典型,依靠畜牧業脫貧致富方面出亮點;要圍繞項目建設抓典型,建一片、成一片、帶動一片方面出亮點;要圍繞改革發展、機制創新抓典型,營造畜牧業發展良好環境方面出亮點。前不久,地委、行署已經提出了十帶百園”建設的總體要求,這其實就是要抓典型、出亮點。要把集中打造一批畜牧業發展的亮點”作為今后工作的突出重點,爭取盡快形成幾個有特色、可看、可學的亮點”地區及縣級畜牧部門負責人,每人至少要明確一個聯系點,制定發展的目標,落實責任、明確考核體系。
四圍繞推動發展。也要出精神成果,加強宣傳、總結經驗方面取得突破。試驗區的目的不僅是要出物質成果。出經驗。全國還有不少像這樣的貧困山區,成就會令其振奮,但的經驗更值得他期待。作為試驗區,重要任務就是要積極探索貧困地區依靠畜牧業促進生態保護和脫貧致富的經驗;探索我國南方地區充分發揮草地資源面積大、氣候條件適宜的優勢,發展草地生態型畜牧業的經驗;探索貧困地區從輸血向自身“造血”逐步轉化的經驗。必須把創造好經驗、總結歸納好經驗、宣傳推廣好經驗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要對近年來涌現出的畜牧業快速發展典型、依靠畜牧業脫貧致富的典型等,進行整理、提煉,除在媒體進行宣傳外,還可以匯編成圖文并茂的宣傳冊或制作成電視片,送有關領導、部門和養殖加工企業、合作社及養殖戶進行宣傳。要充分利用道路兩旁及鄉村的醒目位置,設立宣傳標志,或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娛形式,廣泛宣傳畜牧業政策、適用技術。扎實的宣傳工作不僅能營造畜牧業發展的好環境,也有利于展現試驗區艱苦奮斗、改革發展、勇創佳績的良好社會形象。
五圍繞增強活力。人員比較充實,創新機制及體制方面取得突破。地區各級畜牧、獸醫、草原、漁業等方面的服務及推廣機構比較齊全。有的裝備不錯、技術力量也較強,這樣的條件,其他很多地方是不多見的為畜牧業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是目前一些單位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活力不夠、職能作用未能充分發揮,甚至自身生存都有困難。若不盡快解決,不僅不能為畜牧業發展發揮作用,相反,還會成為行業發展的包袱。不能總是怨天尤人,抱怨條件太差、基礎太弱,必須在積極爭取各種支持的同時,主動地思考在目前條件下我能做什么,能把什么工作做得更好。認為:一是要配備好一支能闖、能干、想干、會干的領導班子,尤其是要有一個過硬的一把手。二是要充分利用好自身優勢。積極履行職能的同時,充分發揮好自身技術優勢,并設法盤活已有的房屋、土地、水面、設備等資源,服務中開發,開發中發展。三是要主動參與到項目建設中去。畜牧行政部門在安排項目建設時,要統籌考慮發揮事業單位作用的問題,讓其承擔相應的具體工作。各單位也要主動與項目建設單位聯絡,主動為其搞規劃、搞服務,并探索建立相應的利益連接機制。四是要不斷提高自身軟實力。要積極圍繞當前發展中最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搞好有針對性的技術攻關,壯大技術儲備庫,成為行業發展不可缺少的技術權威。
最后。但卻是不可忽視和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產業。近年來我區水產業有了較快的發展,要特別強調一下水產工作。水產業在區來說雖然是一個小產業。但未來的任務更加艱巨。隨著生態建設的推進,必須進一步加強漁政管理,強化船舶監管,規范捕撈行為,保障行業健康發展和生產安全。區有很大的水產品需求市場,目前水產品主要靠外面調入,完全可以通過加快發展,提高水產品自給能力。要大力發展人工養殖、觀賞魚養殖,積極發展休閑漁業,努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同志們新的一年已經到來。全區上下一定要在地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新的起點昭示新的希望。今年畜牧水產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更加嶄新的工作風貌、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銳意進取、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扎實工作,促進我區畜牧業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為我區扶貧開發、生態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 上一篇:漁業船舶登記實施方案
- 下一篇:市長在炭稅征管工作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