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在農資市場整治安排會講話

時間:2022-04-20 11:24:00

導語:副市長在農資市場整治安排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副市長在農資市場整治安排會講話

同志們:

一、統一思想,切實把農資市場整治工作擺在階段性工作首位

多年來,市委、市政府一直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我市糧食產量連續兩年保持在80萬噸的階段水平,作物品種結構不斷優化,農民種糧積極性不斷提高,農民增收致富步伐進一步加快。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發展現代農業,糧食產量力爭突破80萬噸”的目標,其主要內容是以三項重大農業技術補貼為基礎,積極推廣農業新技術,加大生產資料市場的監管力度,保證農民生產資料安全,落實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快推廣全程機械化作業技術,實現糧食的穩產高產。為此,我們必須以防范和化解農業生產資料風險為前提和基礎,確保農民購買放心安全農資產品。

當前,我們的農業生產仍然沒有改變靠天吃飯的傳統模式。國家提出“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基礎是穩定面積,重點是提高單產,關鍵是要依靠科技,核心是抗災減災”。抗災減災根本目的就是要全力防范各類農事生產活動風險。防范風險最重要關口即要全力做好農資市場整治工作,確保在無極特殊的自然災害條件下,我們靠天吃飯的模式不會受到較大的沖擊。我們現在必須要把防范農事風險放在工作擺在階段性工作的首位,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全力做好種子、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風險防范和化解工作,確保糧食穩產高產。

二、提高認識,高質量、高標準啟動農資市場整治工作

農資市場整治工作要從農業生產的實際出發,既要抓好農資市場的突出問題,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化肥、農藥的違法犯罪行為,又要加強對共性問題的管理。目前我市農資市場監管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農資市場秩序需要進一步規范,農資產品質量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假劣農資產品還在流入市場,非法制售假劣農資問題尚未得到徹底解決,假劣農資坑農害農事件時有發生。因此,農業、工商、質監等部門和各鄉鎮街區對于農資市場存在的問題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采取超常規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一要進一步加強對種子安全在農業生產中戰略性意義的認識。種子作為農業生產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是增產的內因。在農業生產中施肥、灌水、田間管理等增產措施,都必須通過良種才能發揮作用。種子安全這一關把握不好,引起的風險和災害是難以估量的。各相關部門要牢固樹立“寧要一斗種,不要一斗金”的理念,把防范化解種子風險作為惠農一號工程來抓,切實保障農民群眾切身利益。

二要進一步提高化肥在農業生產中的必要性認識。無肥難耕種,無糧難行兵。從我市實際情況來看,過去幾十年糧食產量的增加很大一部分是靠毀林開荒,人為增加耕作面積帶來的。但現在,國家對林業資源高度重視,封山禁牧,導致我市土地面積基本上是固定的。要想提高單產,必須合理科學使用化肥等基本生產資料。歷年來,我市春耕生產化肥用量大,市場購銷兩旺,農民對化肥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劣質假冒化肥直接流向種地農戶手中,不僅可能造成糧食大面積減產,而且可能引發各種信訪問題,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就會更加增強做好化肥整治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三要進一步提高農藥在農業生產中重要性認識。農作物生產期,隨時都受到各種有害生物的危害。農藥是防治病蟲害,提高糧食單產的重要技術保障。就我市實際來看,一般每使用1元的農藥,能使農業產值增加5元。因此,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指導和幫助農民群眾正確選藥、適時適量用藥,進而有效防治病蟲害,提高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入。

三、突出重點,創新舉措,全面打贏農資市場整治攻堅戰

(一)全力抓好重點品種整治工作。

一是加大種子市場整治力度。種子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核心要素,要作為農資市場整頓的重中之重推進。尤其要以水稻、玉米種子為重點,加強源頭質量控制。農業部門要集中精力,嚴厲打擊未取得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或未按照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規定違法生產、經營種子的行為;偽造、變造、買賣、租借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行為以及經營推廣未經審定(認定)、假劣種子沒有包裝、標簽標識不符合有關規定的,未按規定制作、保存種子經營臺賬的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現一起懲處一起,決不姑息縱容。各種子經營業戶要按照農業部門規定和要求,及時足額繳納種子經營保證金。農業部門要全力監督指導種子經銷業戶建立健全經營臺賬,完善進貨和銷售去向記錄,實現銷售信息100%可查詢,流向100%可跟蹤,質量100%可追溯。

針對種子入戶工作,我再強調兩點:一要確保《入戶登記單》真正進村入戶。各鄉鎮街要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工作領導小組,主要領導要親自掛帥,主管領導要親自指揮,包村干部要充分發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走家入戶,將宣傳單發放到村社和農民手中,張貼上墻,做好影像留存,真正起到警示作用,提高農民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二要健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明確包村干部職責,確保責任落實到人。對因出現未入戶張貼和登記而導致農戶購買假冒偽劣農資的,要嚴肅追求具體責任和相關領導責任。

二是加大化肥市場整治力度?;适袌龅恼我詮突旆?、摻混肥料、過磷酸鈣、有機肥料為重點,對化肥產品質量實行動態跟蹤監測,建立健全銷前報驗等預警機制,開展經常性的預防工作,切實做到監管到位,防范到位。質監部門要著重加大對化肥產品重量、含量、容量等計量指標及產品標識等行為檢查力度,做好檢測檢驗工作。工商部門要加大對轄區內流通領域化肥質量的抽驗工作,嚴肅查處“假借名牌”、包裝標識不規范、夸大使用效果坑農害農等違法行為。對進入我市經銷的化肥,按照市場準入制度進行嚴格備案審查。對于域外進入我市的化肥經銷戶,鼓勵并組織到質監部門申請抽樣檢查。

三是加大農藥市場整治力度。當前,我市農藥整治要以殺蟲劑、殺菌劑和種子包衣劑為重點,農業、質監和工商部門要加強對農藥質量和標簽的監督檢查,確保經營安全。要做好水稻、玉米等重要農作物常用農藥產品質量抽檢和送檢工作,加大禁限用和高毒農藥整治力度。各相關部門要加大培訓力度,指導農民群眾識別假農藥和合理安全使用農藥,確保農藥使用規范,發揮農藥最大效益。

(二)大力抓好重點環節整治工作。

一是加大排查整治力度。農資打假關鍵在源頭控制,重點要放在對農資批發市場、經營場點的排查監管。要針對不同農資品種,分別確定專項治理的重點市場和經營場所,堅決取締經營假冒偽劣農資攤點,嚴厲打擊流動加工點、分裝點和地下黑窩點,徹底封堵假冒偽劣農資的流通渠道,依法嚴懲以次充好、欺行霸市以及濫漲價行為。加強農資批發市場、專業市場、農資集散地的摸底調查,對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的單位,要向社會公布。要建立黑名單管理制度,對違反法律法規的經銷業戶列入黑名單,在全市范圍內予以公示和曝光。

二是建立完善農資市場信用管理制度。對全市農資經營主體進行清查清理,建立一戶一檔,依照評價標準進行信用等級分類,實行與此相應的監管措施;要逐步建立全市農資行業信用狀況數據模型,定期進行分析和評估;今年要在全市開展農資“誠信經營戶”評選活動,促進企業誠信經營,對“失信經營戶”進行公示曝光,懲治失信行為。

(三)著力抓好大要案件查處工作。

要進一步完善投訴舉報制度。充分調動群眾和企業舉報投訴違法行為的積極性,營造打假的良好社會氛圍。對人民群眾投訴舉報的案件,要集中力量,逐一進行排查,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結果。要按照“五不放過”的原則,即假劣農藥來源、去向不查清的不放過,涉及的單位、責任人不查清不放過,案件產生的原因不分析透不放過,涉案人員未得到應有懲處不放過,今后防范措施不落實不放過,徹底搗毀制假售假窩點,依法嚴懲違法違規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