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全市綠化專題會發言
時間:2022-04-26 03:05:00
導語:市長在全市綠化專題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全市綠化工作會議,回顧總結“十一五”全市綠化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以及2011年綠化任務。剛才,川弟市長宣讀了表彰文件,市政府與9個鎮、街道和5個部門簽訂了責任書,5個單位作了表態發言。會上還下發了《2011年綠化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對明年的綠化建設任務進行了分解落實。各級各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按照要求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十一五”期間綠化建設取得的成績
五年來,全市上下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一五”綠化工作建設目標,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強化技術服務,精心組織實施,全市綠化總量不斷擴大,質量明顯提高,五年來新增綠化面積24820畝,完成“十一五”計劃的111.1%。2009年我市還成功創建成為國家園林城市。
城市綠化方面,五年來新增城市綠地423萬平方米,完成綠化建設項目260個,改造項目36個,立體綠化項目42個,投入綠化資金2.18億元。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1.07%、綠化覆蓋率達到42.1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1平方米,三大綠化指標實際增長分別達到7.55%、8.66%和0.8平方米。新建了東湖廣場、市民廣場、白馬湖公園以及葛家塘西段、海鹽塘、上海塘、東文王港、新07省道等一大批親水景觀綠化廊道。
農村綠化方面,五年來新增綠化造林18475畝,其中農田林網造林8708.3畝、公路造林綠化1926畝、海岸基干林帶造林460.8畝、水果花卉2055.9畝、村莊等四旁植樹和其它綠化5323.8畝。劃定省級以上重點生態公益林6151畝,累計建成市級以上綠化示范村52個(其中省級綠化示范村16個、市級綠化示范村23個),市級綠化特色村8個,省興林富民示范村4個,奧多奇農莊和金龍門生態休閑園被認定為省級林業觀光園區。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實施新三年(2010-2012年)綠化行動計劃的第一年。按照2010-2012年綠化工作新三年規劃,我市提出了“統籌城鄉綠化,建設森林”的工作目標,并把綠化造林工作納入了市政府實事工程。到9月份,全市已完成城鄉綠化造林4917畝,完成全年計劃任務的105%,其中農村4324畝,城市593畝,綠化造林各項工作得到穩步推進,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綠化考核制度逐步完善。為更符合綠化建設規律,從2010年起,我市將綠化工作考核年度由原來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調整為每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
二是城市綠化總量不斷擴大。新增海鹽塘親水景觀廊道段、大道西側防護林、西入城口人工湖景觀、新華路街頭綠地、東湖大道景觀林帶、勝利路南側生產苗圃、東方路生態林等一大批城市綠地。基本建成市民公園一期、松楓臺古銀杏保護區街頭綠地、六平申航道西側(三港路-上海塘)防護林等項目,其中松楓臺古銀杏保護區街頭綠地入圍省園林標化工地項目。
三是集鎮綠化品位顯著提升。通過“大資金投入、大手筆造綠、大規模擴綠”,集鎮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綠化品味顯著提高。如新埭鎮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分別在集鎮區塊、工業功能區塊和河道兩旁投入資金730多萬元,建設了7個道路綠化工程、7條綠色河道,到目前已植樹造林1361畝,完成年度計劃的269%。
四是農村新社區綠化成效明顯。村莊綠化與新農村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形成了以16個中心村為代表的3種村莊綠化模式。完成了新倉秦沙新村社區和曹橋百壽大橋新村2個綠色新社區建設。當湖街道金家村等4個村和新倉鎮慶豐村等3個村正在分別創建市級和省級綠化示范村,預計能順利通過評審。
五是公路河道綠化有效改善。新造沿船河、嘉善塘護岸林113.8畝;建成杭浦高速獨廣公路連接段5.5公里、兩邊寬度達10米、造林面積162畝的護路林帶,提升了高速公路出入口的綠化品位;新07省道到段綠化通過造型整地、樹種合理搭配,提高了綠化景觀效果。
六是全社會植綠護綠意識進一步增強。電視、廣播、網絡、報紙廣泛開展植綠、護綠宣傳報道。市四套班子全體領導在春節上班第一天就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為全市開展植樹造林帶了頭。各中小學校深入開展“千校萬人同栽千萬棵樹”活動。社會各界以認建認養、參加義務植樹等多種形式參與義務植樹活動。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市義務植樹栽植各類樹木68萬株。
以上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離不開全市綠化戰線廣大干部職工的辛勤勞動,更離不開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謹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照建設生態文明的需要,對照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我們的綠化工作還存在著不少差距。從總體看,我市的綠化規劃還不完善,建設水平不高,特別是大手筆、大體量、高品質的綠化項目還偏少,看點不多,綜合效益不佳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從成效看,我市部分綠化模式雷同,缺乏地方特色;綠化建設標準不高,搭配不科學,草坪、灌木多,喬木和珍貴鄉土樹種少,離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老百姓的生態需求還有很大距離。從工作看,各鎮、街道綠化進度不平衡,個別地方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強,綠化長效管理機制不健全,養護管理跟不上。這些問題,都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在下一步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深刻認識加快推進綠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綠化工作既是一項改善城鄉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的生態工程、基礎工程,又是一項提高生活品質、造福子孫后代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花草樹木作為城市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礎設施,是保持城市生態平衡、改善城鄉環境面貌、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依托條件,特別是隨著我市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生態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做好綠化工作意義十分重大。
(一)加快推進城鄉綠化,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有力抓手。生態文明是深刻反思傳統工業化教訓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文明形態,表現在物質、精神、政治等各個領域。它以尊重自然和維護自然為前提,著眼于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共生,倡導走可持續的和諧發展道路。黨的十七大作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前段時間召開的省委全會和我們自己的市委全會都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會議主題,并提出了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充分說明了各級黨委、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體現了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的極端重要性。開展城鄉綠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抓手,不僅能夠改善空氣質量、調節城市氣候,還可以給人們提供更多休閑空間,有益身心健康。當前,生態承載力低已成為制約我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瓶頸,加快城鄉綠化步伐,增強固碳能力,不僅是增強環境稟賦的有效途徑,也是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潛力所在和希望所在。
(二)加快推進城鄉綠化,是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徑。一個城市的品位關鍵看兩樣,一是人的素質,二是環境。當前,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環境。綠化是投入環境資本建立起來的“綠色銀行”,不僅本身是一項新興產業,其環境效益還滲透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有利于拉動房地產、旅游、文化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搞好綠化建設,不僅能有效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高城市品味和人居環境,還能促使人才、技術、資本等各類優質要素的吸納集聚。只有栽好的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這幾年我市招商引資取得一定成果,也得益于我們一定水平的生態環境,從某種程度上講,有了“綠水青山”,才會有“金山銀山”。
(三)加快推進城鄉綠化,是共享品質生活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市民在解決溫飽問題后,更加關心居住環境,更加追求生活品質。碧水藍天、森林家園、與樹為鄰、林木相依已成為老百姓強烈的生活渴望。努力為群眾創造一個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空氣更清新的人居環境,共享“青山、綠水、藍天”的生態建設成果,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通過抓綠化工作,也能讓城鄉居民在參與綠化建設管理過程中培育社會公德,陶冶高尚情操,增加審美情趣,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進而全面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三、突出重點,全力謀劃好“十二五”綠化建設規劃
“十二五”期間,是我市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階段。綠化工作要緊緊抓住重點難點,精益求精,求實務實,努力在“增量、補弱、均衡”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彰顯特點,突出重點,呈現亮點,以點帶面,不斷把“森林”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到2012年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18%以上,到2015年林木覆蓋率達到20%以上,爭取創建省級“森林城鎮”3-4個、“森林村莊”30個。
(一)增量,就是要進一步增加中心城區綠量。中心城區是我市經濟最密集地區,也是人口最集聚的地方。近年來,中心城區綠量增長速度雖明顯加快,但與城市的發展速度相比仍顯滯后,主要原因是城市建設中規劃建綠機制尚未形成,道路、房產建設擠占綠地較多,真正體現特色的綠化亮點還不多。我們要從維護群眾利益、提升城市形象的高度,加快實施城區增綠工程,按照居民在500米范圍能進入公共綠地的要求,加快中心城區、老城區公共綠地、社區小游園、親水廊道的改造和建設。一要高點定位,也就是綠化規劃的檔次要高,既要突出觀賞功能,又要講求實用功能,更好地服務于居民生活。二要突出特點。綠色是一種文化元素,地處江南水鄉,就要將水鄉特色融入綠化規劃,切實做好水與綠的文章,增加綠色文化內涵。三要打造精品。要把精品意識貫穿綠化建設全過程,加快幾大城市公園的建設,選擇幾條有代表性的河道和道路建設高檔次的綠化廊道,還要根據市的要求,規劃和建設好若干條“綠道”。
(二)補弱,就是要進一步彌補農村綠化不足。農村造林綠化是全市造林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森林的重點和難點。我們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充分認清造林綠化有利于保持和提高耕地生產力,有利于減輕自然災害對糧食生產的威脅,有利于促進農民增收和就業,更好地激發農村造林綠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進一步突出家園綠化,按照新農村建設規劃,因地制宜開展房前屋后綠化美化,對自然村落增綠補綠,見縫插綠;突出“四旁”植樹,拓展綠化空間,在“道旁、溝旁、河旁、塘旁”大搞綠化造林,在有限空間內達到最大的林木覆蓋率;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突出發展經濟林,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同步提高。要圍繞“統籌城鄉綠化,建設森林”這一主題,廣泛深入、堅持不懈地開展義務植樹活動,進一步強化全民綠化意識、環保意識,加快造林綠化重點工程建設,迅速掀起農村植樹造林的新高潮,不斷把農村造林綠化工作引向深入。
(三)均衡,就是要進一步均衡全市綠地分布。我市城市綠化的自然條件很好,但整體布局還不均衡,綠化效果和生態平衡效應還不明顯。有關專家指出,當前城市綠化要注重“三個轉變”,即從注重視覺效果為主向視覺與生態功能兼顧轉變、從注重綠化面積提高向充分利用土地空間轉變、從集中局部綠化向建立城鄉一體的城市森林系統轉變。我們要主動順應這種轉變,從整體上布局城市林網建設,均衡綠帶空間分布,形成“林網、水網、路網”有機結合、森林“綠肺”與濕地“藍腎”相互配套的“大綠化”格局。當前,重點要實施“一屏二廊三環”項目(“一屏”就是沿海綠化屏障,即建成一定寬度的高標準基干林帶;“二廊”以公路和河道為重點,在綠色通道、清水河道建設基礎上,加強沿線沿河綠化和林相改造;“三環”就是環城、環鎮、環村林帶),加快東方生態濕地公園及廣陳塘水源地生態濕地建設,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建成較為完備的城市森林和濕地系統,從根本上解決我市綠地分布不均問題,
四、狠抓落實,合力推進2011年度全市綠化工作
2011年全市綠化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統籌城鄉綠化、建設森林、推進生態文明”為目標,增加綠量,提高質量,突出重點,打造精品,強化資源保護,提高建設成效,不斷提升城鄉綠化水平,逐步形成環境優美、布局合理、城鄉一體的生態環境體系。
我們的目標是:新增平原綠化面積6000畝,林木覆蓋率達到17.2%,其中新增城市綠地79萬平方米,新增公路綠化面積783畝,新增河道綠化面積1177畝,新增農村綠化面積2855畝。
城市綠化方面。一是抓緊啟動和實施三大綜合公園。年內要開工建設龍湫公園一期,加快新華公園一期、二期7萬平方米綠化建設;加快東方生態濕地公園前期準備工作,高起點規劃打造精品工程。二是抓好景觀廊道建設。主要是北東湖景觀廊道工程、海鹽塘東側東方路南景觀廊道工程、平中東側景觀廊道工程、望湖路一期東側湖濱綠化工程和六里塘沿河景觀廊道工程。三是抓好城市生產綠地建設。主要是乍嘉蘇航道西側生產和防護相結合的生產綠地和開發區苗木生產基地。四是加強城市防護林帶建設。主要包括松楓港東側河濱防護林和北河漾兩側綠化工程、勝利路兩側景觀林新建改造提升工程和新華南路西側、海鹽塘西側防護綠地、六平申航道西側景觀防護林以及乍嘉蘇航道北側一期防護綠地等。五是搞好城市道路配套綠化。主要是池海路、毓秀路、大勝路、東升西路、建國北路、望湖路、環城北路北段、上海塘橋南北匝道、環城北路、、一路等道路綠化。六是做好新建小區配套綠化。主要有潔芳東區等安置房小區,以及金色華庭、尚景花苑二期等商品房小區等。七是重視新建單位配套綠化。主要是新建人民醫院、開發區企業等單位的配套綠化建設。
公路綠化方面。完成公路綠化面積783畝。主要是07省道綠色通道工程,建設面積371畝(其中景興東路至南湖交界處159畝,獅益橋至乍浦出口路東側92畝,乍浦段120畝);乍王公路(乍浦段)綠色通道工程,建設面積48畝;杭浦高速新倉連接線綠色通道工程,建設面積140畝;獨廣公路平廊公路至廣陳段綠色通道158畝;其他公路兩側綠化建設面積66畝。
河道綠化方面。完成河道綠化面積1177畝,主要是市級河道新港河兩側綠化,建設面積90畝;鎮、街道其他河道兩側綠化建設面積1087畝。
農村綠化方面。一是加快農田林網建設。建設總長度55.6公里,面積725畝。二是加快村莊綠化建設。創建省級綠化示范村3個,市級綠化示范村4個,村莊綠化面積1330畝。啟動省級森林村莊創建工作,創建6個省級森林村莊。三是加快小城鎮綠化建設。全市小城鎮綠化計劃建設面積800畝,啟動森林城鎮創建工作,創建1個省級森林城鎮。四是加快“兩新”工程綠化建設,重點做好新倉鎮蘆川花苑和新埭鎮的虹橋景苑綠化建設,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
在具體工作中,要切實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突出重點,整體推進。抓好中央預算內重點防護林工程、啟動實施生態綠道建設工程、提升通鎮公路兩側綠化、抓好新社區綠化建設和搞好城市公園建設是2011年綠化工作的重點。公路綠化建設的重點是提升交通節點、通鎮公路入鎮口兩側綠化,對已綠化路段要進行改造和提升,使之高標準、上檔次,林相整齊美觀,樹種配置合理,能充分展現我市公路綠色通道建設的良好形象。城市綠化的重點是綜合公園、景觀廊道以及生態綠道建設。農村綠化重點是沿海重點防護林工程和推進省級森林村莊綠化建設。我們還建立了市重點綠化工程聯系制度,市主要領導和綠化工作分管領導每人聯系一個重點綠化工程。各鎮、街道要找準目標,積極規劃和推薦2012年重點綠化工程,爭取出幾個精品工程,亮點工程。
(二)創新機制,加大投入。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社會的主體作用和市場的配置作用,廣辟資金渠道,努力構建起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投入新機制。要大力整合綠化項目資金,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制定激勵政策,激活社會資金投入綠化,建立健全政府引導、部門聯動、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生態建設沒有城鄉界限,在投入中要改變城鄉投資二元結構,給農村以城市待遇。要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增強群眾的綠化意識、生態意識和文明意識,將推進平原綠化建設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三)分工協作,形成合力。要切實強化部門責任,各部門要根據職能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同時要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市綠委會和綠委辦要積極發揮牽頭抓總的作用,加強與各鎮(街道)、相關部門的聯系和協調。發改局、財政局要做好綠化項目的立項和資金保障工作。規劃建設局要抓好城市建成區和城市規劃建設區的綠化工作,擴大城市喬木樹種種植面積,提高市區林木覆蓋率。交通局要抓好公路通道綠化規劃和建設,按照公路綠化用地與公路同步規劃、同步征用的要求,抓好護路林建設,妥善處理好沿線綠化用地政策,建設生態景觀綠色通道。水利局要做好全市河道的綠化規劃和建設,按照《省生態河道綠化技術規程》建設生態河道,抓好護岸林建設;按照村級河道的林帶寬度每側控制在5米以上,指導鄉鎮在建設清水河道的同時,保護好原有森林植被。農經局、林業局要按照《省村莊綠化技術規程》、《省平原農田防護林建設技術規程》等要求,指導鎮、街道做好綠化建設規劃、農村綠化施工設計和協調管理工作。
(四)強化管理,確保質量。三分種七分管,植樹造林是種、是基礎,管是關健,管就是要加強從種植到成林的全過程管理。一要完善管養機制。切實做到建設與管護、發展與保護并重,建立完善綠化管護制度、長效管養機制,健全管護體系,落實人員經費,保護綠化成果。二要加強以法治林。加強對《省濕地保護條例》、《省林地管理條例》等法律、規章的宣傳教育,提高依法治林意識和水平。要強化執法隊伍建設,規范執法行為,逐步建立權責明確、運轉高效、行為規范、監督有力的執法體系。三要加強項目管理。為加強綠化造林資金使用和項目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確保各項綠化建設任務順利完成,今年我們制訂了《市綠化造林補助資金管理實施細則》。各鎮、街道和市有關部門要做好綠化項目立項審批、規劃設計、招投標、施工管理和竣工驗收工作,健全臺帳資料,規范項目建設管理、加強造林綠化成果管理。
(五)強化監督,完善考核。市委、市政府已將綠化工作納入各鎮、街道和市有關部門2011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要切實承擔起市綠化委員會的日常工作,強化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和考核。一要將責任、任務、目標進行量化、細化,突出考核工作的導向作用。二要會同職能部門,定期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向全市通報。三要健全督促檢查制度,建立綠化進度和質量情況的定時評估機制。各鎮、街道和市有關部門一定要根據《市2011年度綠化工作考核辦法》加強工作考核,確保各項綠化建設任務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六)除害防災,保護森林。保護森林是與我市簽訂目標責任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要嚴格按照國家林業局頒布的有關規定,對九龍山上的松林進行監測和定期普查,及時準確掌握疫情動態。適時組織開展松材線蟲病除治工作,控制現有疫情,實現疫情不擴散,危害程度明顯減輕,如期完成省林業廳下達的年度除治任務和指標。同時要加快松林改造和森林植被恢復工作,優先安排在松材線蟲病發生區進行林分更新改造。要切實加強森林防火,嚴格按森林火災預案要求開展防護火工作,將森林防火責任制真正落到實處。
同志們,現代不現代,關鍵看生態。植樹就是致富,造林就是造福,抓綠化就是抓環境,就是抓發展,就是抓民生,這是一件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大事,也是檢驗各級領導干部是否真心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一個重要標志。大家一定要充分認識做好綠化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統一思想認識,狠抓工作落實,為全面完成綠化建設任務、加快推進我市的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 上一篇:書記在水利暨冬修現場會講話
- 下一篇:談論勞動合同期限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