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事業發展工作講話

時間:2022-03-17 07:24:00

導語:勞保事業發展工作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勞保事業發展工作講話

同志們:

受市政府委托,我先對去年全市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情況作簡要通報,對今年工作進行安排。等一會兒,胡市長還要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一、20*年工作情況

20*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以科學發展為要求,以保障民生為重點,以服務大局為己任,以促進和諧為目標,在大事多、新事多、難事多、任務重的情況下,知責思為,知難而進,各項工作持續又好又快發展。

目標任務超額完成。全市新增城鎮就業再就業12.64萬人,完成市定目標的105.3%。城鎮登記失業率3.07%,低于4%的目標。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97萬人,完成年計劃的1*%。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30.13萬人,完成年計劃的116%。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7.63萬人,完成年計劃的127%。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10.36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01.6%。全市各類企業職工勞動合同簽訂率98.83%。各項指標均超額完成年度工作目標任務。

工作創新特色突出。去年全市勞動保障工作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色:一是以“雙?!保ǔ擎偩用襻t療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為重點,實現了社會保障制度建設、覆蓋面、待遇水平的新突破。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的精神,繼2007年建立實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之后,又率先在全國省會城市建立實施了覆蓋全體城鄉居民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提前12年在制度上實現了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全覆蓋。在全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研討會”上,我市作為特邀代表做了典型發言;全國社保專家評估組認為“*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設計理念先進,政策合理可行,實際運行狀況良好。對于全國其他地區具有積極的示范和借鑒意義”,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普遍認可、贊同和擁護。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財政、法制等有關部門的配合下,全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全力以赴抓落實,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已參保登記27萬多人,有19萬人享受了養老待遇,為促進城鄉一體化和*跨越式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城鎮居民醫保工作,在提高居民參保補貼標準和統籌基金支付比例,降低個人繳費標準和起付比例的基礎上,以大中專院校和中小學生為重點全力推動擴面工作,2.6萬人享受住院醫療保險待遇,最高報銷醫療費6萬元,減輕了群眾醫療負擔。繼續做好困難企業退休人員大病統籌醫療保險工作,解決了集體破產困難企業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障問題,爭取中央財政補助資金7300萬元,全市城鎮國有、集體企業職工基本全部實現享有基本醫療保險,“全民”醫保制度更加完善。大力推進解決老工傷問題,出臺了老工傷解決辦法。五險八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00多萬人,比2007年底凈增100多萬人,覆蓋人數是歷年來增加最多的一年。再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后的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033元,首次突破千元。兩次調整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等工傷保險待遇,工傷職工待遇水平大幅提高。積極應對金融危機,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不再調整基本醫療保險費繳費基數,減輕了企業負擔。二是以完善創業服務體系為重點,實現了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的新突破。首個綜合性創業孵化園建成投入使用,紡織服裝創業孵化基地、小額擔保貸款創業園區掛牌運行;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36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113.4%,有力支持了創業;創業培訓3905人,培訓后開業率84%,吸納就業1萬余人,實現就業倍增效應3.1倍。人力資源網站實現全市基層勞動保障站所網上求職互聯互通,“求職招聘網吧”為用人單位和求職人員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三是以加強勞動關系調處體系建設為重點,實現了和諧勞動關系工作的新突破。勞動監察隊升格為副縣級;勞動爭議仲裁院批準建立。積極推進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網絡化”管理試點工作,各縣(市)區勞動保障監察全部實現聯網。在全國率先推出選調監察人員直接派駐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片警式”辦公模式。勞動爭議處理渠道不斷向基層延伸,各縣(市)區建立了勞動爭議處理政策宣傳調解工作聯絡員制度。在全市市直機關率先將信訪工作績效納入公務員考核體系,認真做好重點時期矛盾糾紛排查和調處工作,受到省駐京信訪工作組和市委信訪工作領導小組通報表揚。在全國首次優秀農民工表彰大會上,被表彰為“全國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四是以加強高技能人才建設為重點,實現了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新突破。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表彰了首批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工作做法受到中組部督導組高度肯定。五是以加強基層勞動保障平臺建設為重點,實現了勞動保障基礎能力建設的新突破。大力加強基層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建立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覆蓋城鄉的勞動保障工作體系更加完善。數據容災備份中心工程建設全面展開;勞動合同用工管理、農村勞動力補貼性培訓及就業服務信息管理系統等投入使用;率先在全省開通了失業保險網站和信息查詢系統;12333電話咨詢服務系統基本實現一個號碼對外服務。

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得益于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真誠幫助,得益于全市勞動保障干部職工的團結拼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勞動保障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一是經濟形勢變化給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帶來了新挑戰。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一些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面臨發展困難,可能引發企業裁員、繳納社會保險費能力減弱等新問題,對擴大城鄉就業、社會保險擴面征繳、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帶來許多新壓力。二是統籌城鄉發展給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提出了新任務。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要統籌城鄉,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勞動保障部門承擔著其中十分重要的改革和推進任務,統籌城鄉是今后勞動保障事業發展的趨勢和必然要求,需要我們更多地站在城鄉一體的高度和角度加強研究和探索。三是社會發展變革給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當前,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權利觀念的轉型、勞動關系的轉型、保障制度的轉型、產業結構的轉型同時并存,這些都對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任務的完成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但困難與希望同在,挑戰與機遇并存。針對當前形勢,國家和省、市已經采取并將繼續采取一系列擴大內需刺激經濟發展的措施,在力保經濟增長的同時,必將創造新的就業增長點,拉動就業崗位增加。我們要在充分認清形勢的基礎上,從全市經濟發展全局把握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統一思想認識,明確責任任務,努力開創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新局面。

二、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全市勞動保障工作總的要求是:積極適應當前社會變革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新挑戰新考驗,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堅持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堅持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服務民生為中心,緊緊圍繞建立覆蓋城鄉的就業、社會保障、維權“三位一體”的服務保障體系,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在理論上創新,正確處理好各種關系,協調好各方利益,把以人為本、持續協調發展作為決策、工作、領導和服務理念,在擔當責任、服務大局上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

主要預期目標是:城鎮新增就業再就業12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萬人;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萬人,力爭12萬人。全面完成各項社會保險擴面征繳任務。

實現上述目標,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以創業促進就業為重點,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進一步完善就業促進政策,將扶持重點轉向統籌城鄉和各類群體就業,更好地發揮政策促進就業的作用。出臺促進全民創業意見,開展萬民創業競賽活動,大力推進以創業促進就業。重點是擴大創業扶持范圍,把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群體納入小額擔保貸款發放對象和創業培訓對象范圍;加大創業扶持力度,完善小額擔保貸款創業園區建設,創新小額擔保貸款工作機制,全年發放小額貸款不少于1億元;健全創業服務體系,加強創業培訓,建設一批創業孵化園區或基地,大力開展創業項目推介和成果展示活動。進一步夯實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立健全村級勞動保障工作站,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城鄉勞動者全覆蓋。開展系列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充分就業社區和充分就業示范鄉、村創建及就業再就業服?障工作示范社區達標率要達到90%以上(其中,充分就業社區達標率要達到70%以上)。完善城鄉就業信息網絡,加強基礎統計工作,確保數據真??法》,在全市范圍內推行失業動態重點監測報告制度,加強對企業用工動態的關注。認真落實農民工工作“八項活動”和“十件實事”,抓好農民工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推進城鄉統籌就業。認真總結鞏義、新鄭統籌城鄉就業工作經驗,出臺城鄉統籌就業政策,加快城鄉統一的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

以健全制度為重點,努力構建更加完善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認真貫徹落實部發117號文件精神,抓好“五緩四減”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減輕企業負擔,為企業發展創造條件。加強對擴面征繳形勢的研究,強化措施,落實政策,力爭人員應保盡保,基金應收盡收,確保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扎實開展社會保險基金專項治理活動,確保基金安全。全面做好養老保險各項工作。抓好《*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的貫徹實施;妥善解決部分原城鎮集體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問題;積極推進企業年金工作。深入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新增參保20萬人以上。積極探索改革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認真抓好國家將要出臺的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辦法的落實。加強醫療和生育保險工作。繼續推進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重點做好大中專院校學生參保工作,參??側藬颠_到122.9萬。進一步解決好國有困難破產企業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問題,提高待遇,建立個人帳戶。研究調整職工醫保和生育保險待遇標準,減輕參保人員負擔。探索失業保險在減輕企業負擔和穩定就業方面的措施辦法,發揮失業保險基金促進就業的積極作用。積極實施“平安計劃”二期,大力推動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達到13.01萬人;研究制定工傷保險費率浮動辦法,做好工傷保險待遇調整工作;做好老工傷人員待遇納入基金支付工作;推進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的工傷保險制度建設。繼續做好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

以高技能人才建設為重點,加強勞動者技能培訓。積極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充分發揮職業培訓對于促進就業和服務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落實補貼資金,提高補貼標準,調動各類職業培訓機構積極性,做好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全年完成農村富余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6萬人。做好城鎮失業人員技能就業培訓工作,完成再就業培訓3萬人。對有創業能力和創業意愿的畢業生、失業人員、農民工等,組織開展創業培訓,完成創業培訓3000人。通過擴大技校招生規模,加強校企合作,開展訂單、定向培訓等,加強新成長勞動力技能儲備培訓。做好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籌建工作,完善高技能人才建設政策措施,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活動,促進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加強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全年完成職業技能鑒定4萬人。進一步加強市屬技?;A建設,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提高技校畢業生就業率。

以加強勞動關系調處體系為重點,著力發展更加和諧的勞動關系。突出抓好預防和解決企業工資拖欠工作。嚴格落實欠薪報告制度和工資保證金制度,加大舉報投訴受理和主動巡視檢查力度,確保工資支付,防止新的拖欠。大力推行勞動合同制度。廣泛宣傳貫徹落實《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重點做好使用農民工較多的建筑、餐飲服務行業及非公有制企業勞動合同管理工作。全面建立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力爭年底全市各類成規模的用人單位全部實現勞動用工、勞動合同網絡化管理。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全面推行勞動監察“網格化、網絡化”管理工作,實現對所有用人單位勞動用工情況的全覆蓋、全方位、全動態和全過程的監管。重點開展以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和工資支付為主的農民工權益保護執法活動。切實做好信訪工作。落實信訪責任制,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妥善處理群眾反映的各類信訪問題,確保社會穩定。加強勞動爭議仲裁調解工作。加快縣(市)區勞動仲裁院建設步伐,推動勞動爭議處理渠道向企業和基層延伸,努力把勞動關系糾紛解決在基層、解決在當地,提高爭議處理效能。

以提高勞動保障科學發展能力為重點,加強勞動保障基礎能力建設。深入開展好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繼續嚴格實施違法、違規、違紀“零控制”,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零控制”,大力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樹立勞動保障部門新形象。繼續落實全員培訓、全員持證上崗制度,提高干部職工綜合素質,促進勞動保障事業全面發展。進一步加強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加強經辦機構能力建設,規范管理服務標準,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提高群眾滿意度。繼續抓好金保工程建設,努力完成容災備份中心建設一期工程;搭建全市統一的勞動保障信息網絡應用平臺,逐步整合各類數據、技術、設備資源,完成金保工程一期建設任務。進一步完善12333服務功能,拓寬服務領域。加強和改進統計工作,及時為決策服務。

同志們,今年是建國60周年,是我市實施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的第一年,是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關鍵一年,是考驗我市勞動保障部門能否把握機遇、應對挑戰的一年。我們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努力工作,進一步開創勞動保障工作新局面,為實現*新跨越作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