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就業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3-29 03:09:00
導語:農民就業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真抓實干,成績初步顯現
今年以來,各區(市)縣認真貫徹落實市委33號和市政府77號文件精神,把解決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就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整個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真抓實干,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就業工作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從剛才大家介紹的情況來看,應該說進展不錯,成效喜人。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全市53個300戶以上的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全部建立了勞動保障工作機構,大部分區(市)縣落實了人員經費和工作經費;集中居住區中共有51432名失地農民實現了就業和再就業,就業率達到83.4%;落實各類培訓場所9744平方米,培訓失地農民39141人。促進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就業工作的七項制度(就業配套規劃制度、社區就業工作制度、就業培訓制度、靈活就業服務制度、就業協作制度、就業援助制度、目標責任制度)已初步建立。二是形成了黨委、政府重視,勞動保障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通過合理規劃、產業帶動、有效培訓、政策扶助、配套服務,初步建立了促進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就業的工作機制。四是各地在實際工作中,探索出了做好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就業工作的好的經驗和做法,涌現了一批先進典型。
二、正視不足,問題急需解決
在充分肯定前段時間工作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就業工作是整個充分就業工作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在具體落實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有的甚至還較嚴重。我們必須給予足夠重視。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對做好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就業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還需進一步提高。部分區(市)縣對做好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就業工作對于促進城鄉比較充分就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的認識不到位,造成有的地方工作力度不大,工作措施不力,工作作風不深入,對市上的要求采取簡單應付的辦法。剛才,小新局長對各區(市)縣就業工作進行綜合點評,既肯定了成績,也指出了不足。坦率的講,我對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就業率已經達到83.4%這個數據,既感到高興又有些疑惑。二是在落實七項制度上還存在不均衡的現象。七項制度是一個整體,只有把七項制度都真正落到實處,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就業工作才能真正做好。從目前情況看,有的制度落實的比較好,有的還未真正落實。比如在就業配套規劃上,應將就業促進方案作為必備材料。目前全市在建的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有66個,是不是都同步制定了就業配套規劃?是不是都經勞動保障部門審查?如果現在不高度重視這項工作,下半年大多數區(市)縣的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將集中入住,就業問題又將上升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三是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就業工作的針對性還有待提高。集中居住區內的失地農民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總體素質偏低,競爭就業能力不強。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必須采取特殊的政策、特殊的手段和特殊的方法。有的區(市)縣在促進城鄉充分就業工作中沒有針對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特殊性而采取相應的措施,對這項工作的復雜性、艱巨性、長期性認識不足,工作措施的針對性還不夠強。四是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就業穩定性還不夠高。在促進城鄉充分就業工作中,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實現穩定就業。在已經實現就業的集中居住區失地農民中,靈活就業的比重達到24%,這雖然說明我們較好地落實了靈活就業服務制度,但也說明實現就業的穩定性不高。
三、攻堅克難,確保目標完成
肯定成績,發現問題,目的是為了推動下一步的工作。為確保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實現比較充分就業,下一步我們要著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進一步提高做好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就業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我多次講過,在促進城鄉充分就業工作中,有兩件事情最重要:一件是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一件就是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就業問題。只有把這兩件事辦好了,促進充分就業才能落到實處。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實現比較充分就業已納入20*年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目標任務,做好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就業工作不僅是解決人民群眾的就業和安居問題,也是黨和政府為民辦實事的具體體現,事關我市推進“三個集中”、城鄉一體化和科學發展成敗的大局。認識的高度決定工作的力度,各區(市)縣一定要把認識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上來,把做好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就業工作作為整個充分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加強領導,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意識,采取切實有效的工作措施,大膽創新,扎實工作,確保落實。
二是圍繞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今年,全市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要進一步健全就業配套規劃制度、社區就業工作制度、就業培訓制度、靈活就業服務制度、就業工作協作制度、援助制度、目標責任制度;完成集中居住區內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征地農轉非人員就業率達92%以上,其中:“4050”等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率達80%以上;就業援助“962110”成功率達100%,消除“零就業”家庭;90%以上的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要建成充分就業社區。各區(市)縣要圍繞上述目標,細化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制定周密的工作計劃,并將此工作業績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獎懲逗硬。要嚴格實行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規劃匯審制度;堅持和完善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就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市促進城鄉充分就業工作督導組要重點督查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就業工作,深入居住區入戶調查,及時研究措施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三是以實名制調查為基礎,建立勞動力動態管理機制。要以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入戶調查為基礎,掌握全市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適齡勞動力的就業、失業、社保狀況,建立個人電子信息檔案和動態管理服務機制。加強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信息網絡建設,建立勞動保障工作站的社區要在6月底前實現與全市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系統的連接。在此基礎上,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勞動保障工作機構要對有就業能力和愿望的失地農民實行網格化服務,按工作人員劃分服務區域,針對個人就業需求開展職業指導、職業培訓、推薦就業等服務,責任到人,服務到戶。
四是提高“962110”就業援助成功率,做好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工作。幫扶困難人員是就業工作的重點,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困難人員更是重點中的重點。集中居住區的失地農民總體素質偏低,就業競爭能力不強,其中的困難群體更是勞動力市場中的弱者。要充分利用“962110”就業援助機制,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及時高效的就業援助。要在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廣為宣傳“962110”,讓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每一個家庭都知曉“962110”,就業有困難就撥打“962110”。市、區(市)縣、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就業服務機構都要把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就業援助作為重點,綜合運用低保、補貼、貸款、稅費減免、醫療救助等各項優惠政策救助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要優先用來解決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困難人員,扎實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培訓、送社保等專項救助活動,切實提高“962110”就業援助的成功率。
五是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培訓就業率。職業技能培訓是勞動者實現素質就業和穩定就業的重要保證。失地農民的培訓要堅持培訓與市場相結合、培訓與產業項目相結合、培訓與失地農民的需求相結合,建立公共培訓機構與我市六大產業的龍頭企業合作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政府購買培訓成果的模式。要圍繞打造“蓉技工”等勞務品牌,開展有效性培訓。市和區(市)縣兩級要從再就業資金中安排專項培訓經費,為失地農民提供免費技能培訓。鼓勵失地農民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免收職業技能鑒定費。鼓勵初、高中畢業未升學的失地農民進入職業技術學校學習,對獲得畢業證書和《國家職業技能資格證書》的學員,由勞動部門給予50%的學費補貼。
六是千方百計發掘崗位,安置更多的失地農民就業。解決集中居住區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關鍵是要有足夠的崗位。新建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規劃選址,應具備就業條件,選擇二、三產業較發達的區域。經濟規劃要優先發展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附近的區域,增加就業崗位;充分利用經營性用房發展第三產業,鼓勵靈活就業,按規定執行優惠政策;要提高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管理水平,大力發展公益事業,開發保安、保潔、保綠等公益性崗位;項目占地增加的崗位要優先安置失地農民;發展勞務派遣服務公司,派遣有條件的失地農民異地就業;凡政府投資開發的勞動保障協理員、治安協管員、交通協管員、城市執法協管員等社會公益性崗位和機關事業單位的編外后勤崗位要優先安置失地農民。
七是典型引路,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目前,我市在促進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就業工作中已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大家要注意學習借鑒。同時,各個區(市)縣也要著力打造1至2個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就業工作示范點,積累經驗,以點帶面,推動整個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就業工作。
八是同步安排,加強在建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就業服務。目前,全市共有66個在建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涉及18萬人。各區(市)縣在確保已建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今年實現比較充分就業的前提下,要對在建的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勞動力資源情況和就業狀況進行摸底調查,根據調查結果,按照“三個同步”(企業改制與分流人員培訓再就業同步;土地征用與農民培訓就業同步;項目引進與擴大就業同步)的原則,擬定促進就業工作計劃,分步組織實施。特別是相應的培訓工作更要及時安排,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礎。
做好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就業工作任重道遠,讓我們振奮精神,攻堅克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扎實工作,狠抓落實,確保全年工作目標的完成。
- 上一篇:局機關黨支部黨員個人整改措施
- 下一篇:基礎教育新局面管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