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開展“送溫暖獻愛心”社會捐助動員會議講話
時間:2022-02-22 08:36:00
導語:縣開展“送溫暖獻愛心”社會捐助動員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進一步明確開展“送溫暖、獻愛心”社會捐助活動的重要意義
開展“送溫暖、獻愛心”社會捐助活動,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快和諧社會建設的具體體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構建和諧社會就是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發展社會事業,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就必須把關心和解決城鄉群眾生活困難問題擺上黨和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牢固確立“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理念,把“為民解困”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八蜏嘏?、獻愛心”社會捐助活動作為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體現著黨和政府的愛民之情、親民之義、為民之舉,是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一條重要途徑。
今年我縣自然災害發生頻繁,屬重災年份,災區群眾冬令期間的生活存在較大困難??h委、縣政府十分關心困難群眾特別是受災群眾的生活,要求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全面開展社會捐助活動,給困難群眾和受災群眾更多關愛和幫助。最近,省、市先后召開專題會議,對做好2006年“送溫暖、獻愛心”活動捐助活動進行了動員部署,并提出了具體要求。從今年開始,將總書記于2005年12月倡導的共產黨員“送溫暖、獻愛心”活動與已經在全國開展10年的“扶貧濟困送溫暖”活動結合起來,統一部署,今后每年的11月份都要全社會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捐助活動。今年的捐助活動圍繞“送溫暖、獻愛心”這一主題,要充分發揮各級黨政軍機關干部和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為困難群眾特別是受災特困戶恢復重建提供資金援助,為困難群眾募集過冬棉衣被,確保困難群眾生活不出問題。各鄉鎮、各部門要從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立足于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把這次“送溫暖、獻愛心”社會捐助活動抓緊抓實抓好。有關負責同志要認真組織實施,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捐助,起好表率作用,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
二、深入發動,周密部署,扎實開展好捐助活動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我縣堅持“依靠社會辦慈善,辦好慈善為社會”的方針,連續三年集中開展了“慈心一日捐”活動,實施了“朝陽助學”、“愛心助殘”、“情暖萬家”等救助工程,受到社會的廣泛贊譽。為拓寬募捐渠道,提高救助能力,加快慈善事業發展,根據省、市的統一安排,縣委、縣政府確定這次捐助活動11月初開始組織實施,11月22日前完成捐助資金和棉衣被的接收工作,11月底前完成資金分配和衣被運輸、發放工作。這次會后,各鄉鎮各部門要迅速進行廣泛動員,深入發動,精心組織,周密部署。要把這次“送溫暖、獻愛心”活動與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結合起來,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聲勢浩大的宣傳動員活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迅速掀起捐助熱潮。這次捐助活動的基本原則是堅持自愿和量力而行,原則上以捐款為主,也可以捐贈棉衣、棉被、毛衣、毛褲、羽絨服、棉大衣等,所捐贈衣被要干凈整潔,有一定的使用價值,最好是8成新以上的。這次捐助活動,實行政府倡導、民政主管、上下聯動、分級負責的管理體制。對此,縣里確定設立縣捐助款物接收管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民政局。民政部門要切實負責好捐助活動的組織協調,并做好捐助款物的收集、整理、發放和公示工作,及時通報、公布捐助活動開展情況,做到捐助活動公開、透明。各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央、省、市屬駐平單位要認真搞好捐助活動的組織工作,所捐助的款物要及時整理,做好登記造冊,按照程序以系統或主管部門為單位,匯總后送縣民政局。民政局要切實搞好捐贈款物的變現和調劑工作。中央、省屬駐平單位接收的捐助款物直接送交縣民政局。各鄉鎮也要設立捐助款物接收管理工作站。鄉鎮民政部門要搞好鄉鎮捐助的款物的接收工作,捐款資金由鄉鎮財政設立專戶管理,所捐棉衣、棉被由鄉鎮民政部門登記造冊,妥善管理,做到帳目清楚,手續完備。原則上各鄉鎮所捐款物用于本鄉鎮的困難群眾和災民救助。發放捐贈款物時,要做到重點突出,切實做到急群眾所急,并張榜公布,公開發放,不得挪用、亂用所捐贈款物。為切實搞好捐助款物的接收管理工作,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必須加強捐助款物接收管理中心、工作站、工作點的基本建設,使其具備基本的倉儲條件,符合防火、防水、防毒、防盜等要求,并配置必要的清洗、消毒、消防、運輸等設備,以保證捐助物品的安全。同時要在各接收站點的顯要位置懸掛牌匾,并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其名稱、地址、電話等,方便群眾隨時捐助。
三、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確保捐助活動圓滿完成
這次捐助活動從宣傳發動、組織實施到運輸保障,涉及多個部門和單位,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關于在全縣開展“送溫暖、獻愛心”社會捐助活動實施意見》的要求,通力配合,密切協作,確保捐助活動圓滿完成。民政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做好組織協調工作,特別是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加強對捐贈款物的管理。各級宣傳部門負責社會捐助活動的宣傳工作。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各級黨委、政府對災區及貧困地區群眾的關懷,宣傳黨政軍機關和黨員干部、廣大人民群眾“送溫暖、獻愛心”的感人事跡,營造人人關心困難群眾的氛圍,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捐助活動,弘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駐平部隊和省、市直屬單位所捐助的款物,一律送交縣民政局捐助接收辦公室。根據工作的需要,有條件的部隊可組織人力和車輛,支援駐地完成捐贈衣被的裝卸任務。交通部門負責捐助衣物的公路運輸事宜,協助民政部門組織運輸,保證運送捐助物資的車輛通行。在“送溫暖、獻愛心”活動期間,對于運輸捐贈衣物的車輛,應持有加蓋交通主管部門印章的車證,公路沿線各收費站要讓其行駛“綠色通道”專用通道,確保運送捐贈衣物的車輛優先、快速通行,免收其車輛通行費。
四、認真做好冬令期間困難群眾生活救助工作
這次捐助活動的目的就是對受災群眾進行救助,各鄉鎮、各部門要搞好這次捐助活動,切實做好冬令期間困難群眾生活求助工作。
今年以來,我縣遭受風雹、病蟲、干旱等自然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據統計,全縣因災倒塌房屋648間,損壞房屋7214間;農作物受災面積3391公頃,其中絕收面積20公頃;因災直接經濟損失4780.83萬元??h委、縣政府對抗災救災工作極為重視,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抗災救災工作,縣委王書記和陳縣長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親臨災區,指揮救災救濟工作。受災鄉鎮黨委、政府始終把救災工作作為首要的工作任務,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反應迅速,決策果斷。各有關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開展了抗災救災工作。特別是鄉鎮民政部門始終戰斗在抗災救災第一線,加強部門協調,提供決策建議,在搶救轉移安置被困群眾、查災報災、發放救災款物、安排災民生活、災民倒房恢復重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確保了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維護了災區社會穩定。
從全縣范圍看,受災區域主要集中在白彥、魏莊,卞橋,溫水、柏林等鄉鎮,有的鄉鎮近年來連續受災,災區群眾自救能力差,今冬明春災民的生活問題比較突出。據調查統計,冬令期間,全縣需口糧救濟人口達31680人,需棉衣被救濟人口12000人。目前已進入冬季,全縣救災工作的重點將轉向冬令期間的群眾生活安排。妥善安排好災區群眾的生活,確保災區群眾安全過冬,是擺在黨委、政府和民政部門面前的重要工作任務。因此,組織好這次集中捐助活動,多募集一些款物,對于幫助災區、貧困地區群眾搞好恢復重建,解決過冬衣被等問題,做好冬令期間的災民生活救助,保證困難群眾順利過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當前救災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我們要進一步明確工作重點,把解決受災困難群眾的吃飯、穿衣、住房和過冬保暖等困難作為工作的中心。要采取自救、互幫、救助等方面的措施,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好生活問題。在解決受災群眾的口糧問題的同時,要重點解決那些既缺錢又缺糧的特困戶,保障困難群眾不挨餓、不受凍;在解決困難群眾過冬衣被短缺問題時,要重點保障老、弱、病、殘等特殊困難群眾的需要,保障受災困難群眾有御寒衣被;在解決受災群眾過冬房屋問題時,要在11月中旬前完成恢復重建災民住房的任務,保障受災群眾有安全過冬住所。為此,要具體采取以下工作措施。一是要細化完善災民救助方案。各鄉鎮及民政部門要按照救災工作規程的要求,抓緊摸清需救助困難群眾的底數,制定細致的救助方案,做到責任到位、工作部署到位、資金和物資到位。要組織干部深入災區、深入基層、深入受災群眾家中,逐村逐戶核實災情,掌握受災地區和困難群眾的真實情況,根據不同情況,細化和完善災民救助方案,確保救助工作及時到位。二是要加大投入,確保災民生活救助和恢復重建的實際資金需求??h里要積極爭取省、市財政對我縣災民救助工作的資金支持,同時各鄉鎮也要足額落實救助資金。各鄉鎮要按照救災工作分級管理的要求,不等不靠,切實加大本級用于冬令期間災民生活救助的財政資金投入,保證救災工作的需要。三是要認真做好因災倒塌民房的恢復重建工作。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房進度,切實保障倒房災民安全過冬。
同志們,在剛剛召開的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上,黨中央對加快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重大部署。希望各級各部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深刻領會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的理念,懷著對困難群眾的深厚感情,扎扎實實組織和實施好今年“送溫暖、獻愛心”社會捐助活動,讓災區困難群眾真正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 上一篇:清水混凝土推廣應用論文
- 下一篇:瀝青路面面層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