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務工作會議發言稿

時間:2022-06-08 09:31:00

導語:市商務工作會議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商務工作會議發言稿

同志們:

為了認真貫徹好全省商務工作會議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安排和部署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商務工作任務,市政府決定召開這次全市商務工作會議。剛才,局長向大會作的工作報告,在認真回顧總結去年全市商務工作的同時,特別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并作了周密安排,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全市的商務工作再強調三點:

一、分析形勢,找準缺口,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

近年來,全市的商務工作在商務戰線廣大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促進對外貿易、推動流通企業改革、發展民營經濟、規范活躍市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績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在這里,我謹代表市政府對同志們的辛勤工作表示誠摯的謝意!

隨著去年我們撤地設市的完成,市委、市政府研究強化了商務部門的職能,從新的機構一年來的運作情況看,商務工作在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提升城鎮化水平、緩解城鄉就業壓力等方面的重要性愈顯突出。今年是“十一五”的頭一年,今后五年的商務工作如何發展?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在這次會上我們很有必要認真分析一下目前我們商務工作面臨的形勢。

從發展的機遇看,有四個因素我們要準確把握:一是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國際經濟正在進一步朝著規范有序的方向發展,特別是新的《對外貿易法》的頒布實施等,為我們拓展外經貿發展空間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公平競爭環境;二是我國將繼續實施宏觀調控政策和西部大開發戰略,進一步加強對西部經濟社會薄弱環節的投入,同時,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政策,很有利于我們推進流通現代化,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系;三是全省和全市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的發展勢頭,有利于商務工作謀求更大的發展;四是市委、市政府重視市、縣(區)商務機構建設,對商務工作給予了足夠的支持,促進全市商務工作發展的社會環境在逐步形成。當然,對一些不利因素我們也應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首先表現在,內貿上,全市的經濟基礎仍很薄弱,城鄉消費結構調整緩慢,消費層次低,購買力弱,大商業大流通的格局特別是現代商業流通體系難以在短期形成;其次,在外貿上,我們的出口產品結構單一,出口渠道窄。據我所知,自年我市開展自營出口以來,一直依賴硅鐵、鉛鋅等礦產品出口,有實績的出口企業也實在太少。至年,出口連年大幅增長。但是,去年1390萬美元的預期目標未能實現,主要原因就在出口產品結構單一上,因為從去年年初以來,國家調整出口結構,取消甚至降低出口退稅等優惠政策,限制高耗能、資源性工礦產品出口,今后怎么辦,很值得認真研究;再次,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方面,我市的投資環境還有待進一步改善,對外交流的渠道也不順暢,曾設立過不少中外合資、合作企業,但絕大多數運營不良;與海外的經濟合作項目,多雙邊援助性的較多,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在對外工程承包、勞務合作等方面還是空白,諸如上述這些問題,對我們商務部門的同志形成了不小的壓力。

通過分析正反兩個方面,我們既要看到不利因素,又要看到有利的方面;既要正視困難,開拓進取,又要堅定信心,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明確發展方向,爭取工作的主動權。根據全省商務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市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市政府對年商務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工作任務是: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針,用科學發展觀統攬商務工作全局,堅持把轉變增長方式作為商務工作的主線,進一步深化改革,強化服務,加快發展,使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達到16.47億元;外貿進出口增長47%,達到1100萬美元;力爭其它各項工作都有新的突破。請同志們認真研究抓好落實。

二、強化措施,抓主抓重,大力推進商務工作

一要繼續轉變商務部門職能,提高宏觀調控能力。市商務局是歷經幾次整合重組的產物,年七月原地區行署商業處和對外經濟貿易處整合組成了行署貿易經濟合作處,去年地改市以后又改稱商務局,同時將原行署經貿處的一部分職能整合了過來。這是市委、市政府適應經濟發展形勢和體制改革的需要做出的正確決策,通過歷次整合,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的職能得到了不斷擴充和強化,內、外貿管理和市場規范等工作合并了起來。去年以來,市政府對縣(區)一級商務機構建設也提出了明確要求,目前,全市已有六個縣(區)在原商業局或經貿局的基礎上整合設立了商務局,按照中央和省上的要求,今年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怎樣轉變?我想,大家應該圍繞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發揮作用,各級商務部門要在提高干部隊伍素質的前提下,在調查研究、熟練業務、吃透政策的前提下,在制定好發展規劃的前提下,為內、外貿企業和社會服好務。在管理方面,市商務局要加強對縣(區)商務發展的指導,縣(區)商務局要加強對鄉(鎮)商務發展的指導。同時,我們的兩級商務部門都要加強與涉及對外開放的一些相關部門相互之間的溝通、配合與協作,一切從社會和市場需求出發,不斷調整我們的工作思路,開拓創新,與時俱進。

一要推動現代流通業發展,不斷拉動全市經濟增長。去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了14.71億元,比上年增長14.7%,這對全市經濟的發展是一個不小的貢獻。擴大內需是中央和省上調控政策中的一個長期的方針。今后,我市要繼續把擴大內需的重點放在拉動城鄉消費上。在城市這一塊,要合理規劃布局商業網點,重視發展新型流通業態,鼓勵發展物流配送、電子商務和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方式;要積極引導各類市場在管理制度、交易方式、服務功能等方面加快調整、創新、提高的步伐,壓縮數量,提高質量,實現業態升級,力爭在3—5年內形成以全市九縣(區)政府所在城鎮為骨架的商貿流通網絡。在農村這一塊,要抓住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機遇,發揮城鎮商貿流通網絡的輻射帶動作用,結合“萬村千鄉”工程試點工作,不斷探索建設農村消費網絡的新路子。在這方面,我市已在徽縣、成縣等地開始試點,對好的經驗和做法要總結推廣。

要千方百計加快外貿、外經發展。外貿是市政府定了調子的,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之一,從年到年連續三年,我市外貿進出口連年攀升,其中年的出口創了歷史新高,達到了1157萬美元,這在隴南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進口從無到有,盡管數額不大(最高年份約200萬美元),增幅較大。但是,去年問題出現了,全市的進出口預期目標為1390萬美元,實際只完成639萬美元,比年減少了近一半,為什么呢?市商務局的同志查找了原因,主要是我市的出口商品結構太單一,多年一貫依賴硅鐵、鉛鋅等礦產品的出口,去年,國家調整出口商品結構,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稅等鼓勵性政策,限制這類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出口,這一情況是客觀實際的。但是,據我了解,我市的出口資源是多種多樣的,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前大約有糧油、土畜、醫藥、礦產等四大類近40個品種的出口產品,而今僅剩了一類,是市場渠道的原因,還是資源形不成規模的原因,我們兩級商務部門應該深究一下。今后要進一步把外貿工作的重點放在調整出口商品結構,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特別是培育農特產品出口企業上,對此,市商務局和各縣(區)政府要高度重視,特別是每個縣(區)要集中精力,安排專人去落實。對在建的農產品出口潛力企業要主動服務,促進發展。這次我去參加全省商務工作會,會上慶陽、平涼市介紹了他們發展農產品出口的經驗,特別是慶陽市,去年的農產品出口突破了4000萬美元,我們可否組織相關部門和企業的同志去看一看,學一學。至于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我以為,我們應該走以外貿促外經的路子,外貿工作做好了,我們的特色產品都走出國門了,隴南在海外的影響和知名度提升了,我們的對外交流和合作就會不斷隨之增加,當然,在這方面,我們該做的工作還是要做,不能“坐等其成”,而是要主動“走出去”。

要加大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力度。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是政府維護市場體系依法、平穩、有序運行的重要職能。市、縣(區)整規辦設在商務部門,歸口管理各轄區的整規工作。近年來,市、縣(區)整規辦綜合協調各相關部門,按照省、市、縣的統一部署,堅持開展了商品聯合打假、礦山安全、交通運輸、文化市場、建筑市場、稅收征管、集貿市場、房地產市場和打擊非法傳銷以及地方保護等十多項專項整治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很好地維護了全市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在這項工作上,我們要營造一個有效的管理運行機制,建立一支過硬的管理隊伍,廣泛宣傳,形成合力,繼續集中力量抓好專項整治,以專項整治推動整規工作深入開展。今后要著力抓好三個方面:一是要繼續開展食品藥品等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商品市場的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二是整體推進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要在整治假冒偽劣農資等各種坑害農民行為的同時,嚴厲制裁農資市場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牟取暴利的不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教育一片,確保農資市場秩序的健康發展。三是要繼續抓好食鹽、酒類、畜禽屠宰等專業市場的整頓規范和流通管理工作,加強飲食服務業、拍賣業、典當租賃業、賓館飯店業的監管力度。要高度重視成品石油市場和廢舊汽車回收市場的規范,查堵漏洞,確保流通營運秩序。

三、加強領導,強化扶持,努力營造商務發展環境

商務工作牽涉面廣、任務重、責任大,全市各級政府都要把商務工作納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主動聽取商務工作匯報,協調各有關部門解決好商務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切實支持商務工作全面發展。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一是要進一步明確縣(區)主管領導,落實職責,靠實責任,使縣(區)一級的商務工作都有人抓,都有人管。二是要切實重視商務工作的機構建設。去年三月,市委、政府已研究決定在縣(區)設立商務局,并以正式文件下發各縣(區)執行,但根據調研情況,目前,仍有個別縣未落實商務機構,有些有機構、沒人員,有些有人員、沒機構。對此,這些縣要抓緊落實,力爭在這次會議后組建起機構,配齊、配強組織班子,明確職能,盡快運作起來。

(二)建章立制,強化扶持。各級政府要制定規章,培育和建設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弱化行政審批,凡是通過市場機制能夠解決的問題,都要積極引進市場機制運行,為商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行業自律、自行發展的政務環境。各相關部門要致力于管理方式創新,提高工作效率,為商流業的發展提供優質的服務環境。要繼續清理廢止不符合國際規則、不符合隴南市情、不利于隴南商貿流通業發展的規范性文件,放寬市場準入條件,促進多種經濟成份,特別是非公經濟的發展。各地、各部門要在切實兌現國家和省上對商貿流通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的同時,對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流通企業,在基本建設資金、技術改造資金及其它有關財政性資金上優先安排并給予傾斜性照顧,力爭每年都能支持發展一批相關的重點建設項目,促進商貿流通快速發展。

同志們,商務工作事關全市經濟發展的大局,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不斷克服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努力開創新時期各項工作的新局面,為全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