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的由來和意義
時間:2022-03-09 11:02:00
導語: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的由來和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882年3月24日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德國的羅伯特·郭霍在柏林向科學界宣布:在肺結核人的痰中發現了結核桿菌,從而確立了結核病的病原體。這是控制結核病歷史上的最重要的第一個里程碑。然而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里,人們在同結核病作斗爭的過程中,感到控制和消滅結核病的艱巨性和復雜性。盡管20世紀50年代以來有效的抗結核藥物不斷問世,但是世界上大多數結核病人仍然不能得到有效合理的治療管理,因此,在紀念郭霍氏發現結核菌100年之際,在國際防癆和肺病聯合會及世界衛生組織的倡議下,將每年的3月24日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從此,每逢3月24日國際防癆和肺病聯合會及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舉辦一系列宣傳活動,以便進一步引起各級政府部門對結核病的重視,提高全民對結核病問題嚴重性的認識,普及結核病防治知識,動員全社會各界參與,使結核病的防治工作更加公眾化、社會化、科學化。由于全球結核病的回升及其嚴重的危害性,國際上對結核病的流行十分重視,1998年聯合國首次將“世界防治結核病日”視為全世界在衛生領域的一件大事。主要目的就是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加強在全球范圍的結核病控制工作,利用現代有效的手段,使人類歷史上的最大傳染病殺手——結核病能夠得到及時的診斷和合理有效的治療管理,最終在地球上消滅結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