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財政工作會的講話
時間:2022-09-18 09:08:00
導語:市長在財政工作會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財政工作要服務于一個目標,即按照公共財政的內在要求,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和“五個統籌”;堅持“兩個率先”和“富民強市”,為全市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服務。要提高三個方面的能力,即要提高科學理財、依法行政、改革創新的能力。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因地制宜,結合宏觀調控,實事求是地解決好加快發展問題
發展是最大的政治,要堅定信心,調整思路,堅持發展不動搖。實現科學發展、提高執政能力、構建和諧社會都離不開發展,更離不開加快發展。
第一,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我們統領今后各項工作的一條主線。我們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觀念,既要為今天的加快發展盡力,更要為明天的可持續發展盡責。各級干部要自覺地講究經濟工作的辯證法,捕捉新的發展動力和政策機遇,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關系。
第二,財政部門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在財政工作中堅持科學發展,就是要努力確保財政收入平穩增長,真正做大“蛋糕”。要著力優化“蛋糕”結構,提升“蛋糕”質量,也就是通過發展增加稅收收入,通過規范操作降低稅收成本,提高一般預算收入所占比重,提高可用財力的比重,為新一輪的發展提供可靠的財力保障。
要充分發揮公共財政功能,財政資金要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引導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促進城鄉經濟和諧發展;同時還要貫徹“五個統籌”,以人為本,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二、牢固樹立法制意識,切實履行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基本職責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要牢固樹立法制意識。政府要轉變職能,財政管理職能也要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而轉變。我們要全面貫徹《行政許可法》,進一步改進行政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加強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要把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加強監管,切實貫徹落實到各級政府、財政工作的各個方面。
第一,落實好市政府《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財稅優惠政策管理工作的通知》以及《市政府關于進一步規范財經秩序加強稅源管理的通知》精神。統一思想,實事求是,正確對待加強財稅優惠政策管理和稅源管理工作,梳理優惠政策,進一步明確實施要求。嚴格執行稅收屬地征管的有關規定,認真清理自行出臺的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自覺維護和規范財經秩序,努力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杜絕不切實際的高增長、高指標,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這是一個關系財政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既要立足當前更要著眼長遠。
第二,學習、落實國務院《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提升財政管理水平。審計報告反映出的問題,說明我們在管理上還存在著薄弱環節。目前,財政改革正向著縱深擴展,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新矛盾,一方面各項配套政策措施要盡快到位,特別是內部管理制度要進一步健全,切實加強財政基礎工作;另一方面要規范操作,充分認識到國務院條例出臺的背景和重要性,形成長效管理機制。各級監察、審計部門要履行職責,對違反財經秩序、違反規定出臺的財稅政策等行為,要加強監管,為改革保駕護航。
第三,要逐步完善財政監督體系,切實加強全方位的監督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財政部門是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手中握有“財權”,因此需要在財政部門內部建立、健全有效的自我約束和監督機制,確保財政資金分配、使用、管理各環節做到公正、公平;要探索建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加強對財政專項支出的監督;要主動接受人大、審計以及社會公眾的監督,對財政工作提出的建設性意見,各級財政要認真對待,對有關問題要及時加以整改。不斷提高財政管理水平,不斷深化各項財政改革。
三、堅定財政改革方向,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公共財政體制等各項工作
財政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財政改革涉及利益調整,是一場革命。要堅持以市場為取向完善各項改革。推進財政改革是新一輪經濟發展的需要,每個財政干部對此都要有充分的思想認識。
一是真正理解、貫徹穩健的財政政策,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財政資金安排上加強對教育、科技、文化、體育等社會發展中薄弱環節的投入;加強對三農的投入;加強對公共基礎建設的投入;減少對投資增長過快的行業和一般競爭性領域的投資。
二是創新體制機制,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經濟決定財政,財政反作用于經濟??茖W、合理的財政體制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經濟發展,壯大財政實力。要在前幾年財政體制調整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做好鞏固完善工作,包括與省財政體制調整的銜接;區縣財政體制的完善;規范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稅收屬地征管調整等。各區縣要統一認識、顧全大局,支持改革。通過體制改革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加快發展。
三是繼續深化財政改革。目前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購等財政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近期重點是細化預算、加強項目績效考評、擴大集中支付實施范圍,有條件的要全面推開。政府采購工作要規范運行,拓展規模,從而使財政三大改革協調推進,向縱深發展。針對出口退稅機制改革,要安排好預算,調度好資金,及時退付,管好用于出口退稅的以豐補歉資金。要研究制定政策辦法,從支持全市外向型工作的高度,統籌協調,全面推進。要鞏固農村稅費改革的成果,結合省政府鄉鎮機構改革的思路,做好我市工作。
四、高度重視、切實化解政府債務
目前,債務問題已日益成為整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隱患之一。據目前不完全統計,2005年全市顯性債務總額為##億元,其中:直接顯性為##億元,或有顯性##億元??h鄉(鎮)兩級政府直接顯性債務為##億元,約占全市直接顯性債務的##%。全市##個鄉鎮有政府債務##億元,平均每個鄉鎮##多萬。債務種類主要有政府集資、學校貸款、公益事業、為企業擔保、兌付合作基金會欠款、工業園區基本建設貸款等。這些債務,經濟狀況好的區縣鄉鎮,償還能力相對較強;薄弱區縣財政比較困難,承受力脆弱,壓力更大。而且少數區縣財政還存在隱性赤字、支出掛賬和城建投融資規模過大,這些都形成了財政的潛在風險。財政是公共風險的最終承擔者,市區縣都要積極研究有效辦法,防患于未然。
債務問題不僅是財政的問題,也是政府的問題。債務是歷史上逐步形成和積累的,有體制的原因也有發展觀、政績觀的問題;有政府職能越位、改革不徹底、不到位的問題,也有升級達標活動和舉債建設造成的債務等問題。因此,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要有清醒的認識。各級財政以及相關部門要正確對待,深入調研分析,提出防范和化解債務,降低財政風險的可行的政策和措施。要從控制新債、化解老債,建立長效機制入手,以積極的態度、切實可行的解決債務問題。
- 上一篇:獨家原創:景區經營運行情況匯報
- 下一篇:市農業普查工作會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