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座談會講話稿
時間:2022-07-17 08:35:00
導語:金融服務座談會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推動地方經濟資源優化配置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機構要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工作主線,正確掌握國家經濟發展的趨勢,正確貫徹落實國家金融宏觀調控政策,牢固樹立金融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理念,增強金融服務能力,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調整結構。
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銀行業應發揮重要作用。國的金融體系是以銀行為主導。
(一)優化信貸結構。國總體上還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而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知識技術密集、物資資源消耗少,生長潛力大等特點,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優化信貸結構改變舊的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變,推動實現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一是優化信貸業務的行業結構。積極支持符合重點產業調整規劃以及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的行業,嚴控“兩高一剩”和落實后產能行業項目的信貸投放,真正落實“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原則。二是優化信貸業務的資本配置,進一步完善銀行內部的評級體系,大力發展低資本消耗。高經濟增加值的項目,抑制規模擴張激動,更加注重信貸業務質量,信貸投放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是優化信貸業務的產品結構,滿足實體經濟的多元化需求。通過行業結構資本配置,績效目標和信貸產品的分配優化,推動信貸結構的優化,發揮信貸扛桿作用,促進我區經濟結構的調整。
(二)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但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很多不平衡現象,城鄉二元經濟發展模式的矛盾較為突出,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促進經濟發展格局向城鄉經濟統籌協調發展轉變,國經濟發展格局中的重頭戲。一是著力打造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力爭做到三個覆蓋”農村基礎金融全覆蓋、農村信用評級全覆蓋、農戶有效貸款需求全覆蓋。二是積極推動農村金融創新,貫徹實施促進農村金融體制、機制不時完善的政策措施。三是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進一步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支持新農村建設,支持城鄉一體化建設,四是穩步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為農業轉型、農民轉移和農村經濟結構轉變提供金融支持。
(三)發展消費金融。內需特別是城鄉居民消費拉動的作用相對較弱。近年金融危機的迸發,使國際市場需求低迷,貿易維護主義加劇,國際貿易的增長前景充溢不確定性,大力擴大內需,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使經濟驅動向以內需為主,內外需結合轉變。金融機構要圍繞“十二五”規劃制定的擴大內需的任務和措施。一是開發多樣性的消費金融產品,積極拓展消費金融供給渠道,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消費融資需求,二是加大對保證性住房、安居工程建設的信貸支持,落實房地產差別化信貸政策。抑制房地產投機性融資需求,推動居民住房消費健康發展。
(四)擴大金融覆蓋。實現容納性增長的根本目的讓經濟發展效果惠及所有國家和地區,惠及所有人群,國民大眾能合理分享經濟增長效果,經濟制度向更好的促進容納性增長轉變??衫^續發展中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一是金融機構要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增加服務網點,消除金融服務肓區,增強服務滲透力,努力將銀行服務惠及所有人群,保證和改善民生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二是有效緩解小企業、微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探索和完善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制建設。三是更加重視弱勢群體的金融可獲得性。努力使低收入人群越來越方便的享受金融服務,努力消除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二、創新產品。
比較青睞和依賴于對大企業、大項目,金融機構出于經濟效益和風險防范的考量。包括對政府背景下項目的貸款所產生的增長和盈利,但這種簡單的發展方式是不可繼續的只有不時創新產品和服務,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和新變化,著力推進中小企業發展是順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肯定要求,也是金融機構履行社會責任、轉變自身盈利模式,改變資產結構的現實要求。
(一)金融創新要以實體經濟的真正需求為導向。資本市場利用票據、債券、股票等進行直接融資,鼓勵各類投資基金向中小企業投資,多層次、多渠道滿足中小企業的多元化需求,力爭中小企業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二是從產品研發、風險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加強創新,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制度框架,修訂中小企業貸款分類規范,細化授信管理制度,對中小企業貸款給予科學合理的監管容忍度,為中小企業發明寬松的發展環境。
(二)創新機制和服務。使之真正辦成中小企業信貸超市。二是完善微小客戶貸款管理機制,為小企業、微小企業、個人客戶三大目標市場提供及時快捷的融資服務。三是探索“金融倉儲”融資模式,以“動產質押第三方監管”形式,滿足經濟實體的資金需求,為不同客戶提供專業化、差異化和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
(三)優化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流程。中臺做好定價、后臺做好支付結算、人力資源和IT系統支持”實現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前中后臺橫貫式管理。
(四)創新銀擔合作。緩解中小企業貸款難,擔保難的一項重要舉措。一是金融機構要主動與融資擔保公司合作,根據融資擔保公司的資本、信用、經營業績、風險管理、依法合規經營情況,確定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建立公平誠信、互惠互利的協作關系。二是金融機構要善于借助融資性擔保公司的增信作用,通過創新銀擔合作,建立適應融資性擔保公司承保貸款特點的業務模式,創新符合中小企業需求和經營特點的信貸品種。拓展業務領域,控制業務風險,改進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三是優化審貸流程,提高擔保貸款的審批、發放效率。四是金融機構要根據相關政策,合理確定擔保貸款利率,對中小企業、民生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要落實有關利率優惠政策。
三、抓住機遇。
準確掌握國家經濟結構調整,金融機構要結合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產業升級換代的方向和趨勢,抓住機遇,著力推進自身發展。
(一)致力于打造特色化銀行。國銀行業取得了前所末有的發展,但同質化競爭狀況還比較嚴重。各金融機構要結合自身條件,走差異競爭和以特色取勝之路,將資源集中在具有比較優勢的業務領域,著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形成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二)改革組織架構和業務流程。通過引入現代組織管理方法和信息技術手段,構建業務條線清晰,職責分工合理,管理運行高效的組織體系,建立有利于繼續創新和不時改進金融服務的管理架構,要以客戶為中心,優化業務流程,提高各環節操作的專業性,提高運行效率。
(三)有效增強風險監控和風險抵御能力。金融機構必需正確掌握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積極調整信用資源配置,趨利避害,有效管理由產業結構變化帶來的信用風險。金融機構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滿足經濟實體的真實有效需求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宗旨,立足自身實際和發展戰略,穩步推進金融創新,掌握風險與需求的平衡,堅持做到利息可控、風險可控、信息充分披露”基礎上,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有效管理金融創新風險。
(四)加強規范。進入了良性健康發展的軌道。各級政府和金融監管機構出臺了支持融資擔保公司發展的政策和措施,融資擔保公司要抓住發展機遇,提升綜合競爭力。一是做大資本金,為企業發展夯實基礎。二是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內控制度,規范業務操作,防范經營風險,建立信息披露和風險預警演講制度。三是加強與銀行的信息溝通和業務合作,采取有效措施,拓展業務合作領域,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四是加強員工培訓工作,提升整體服務水平和業務素質,為企業做大做強做好鋪墊。
深化改革開放,同志們十二五”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必需深刻認識并準確掌握國內外新形勢新變化新特點,抓住發展機遇,努力開創區科學發展新局面。
- 上一篇:2011財稅和工業致辭稿
- 下一篇:中考思想動員致辭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