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在國企與國資監管會發言

時間:2022-04-09 04:46:00

導語:領導在國企與國資監管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在國企與國資監管會發言

同志們:

一、肯定成績,正視不足,進一步堅定做好工作的信心

2011年,各級國資監管機構和企業改革綜合協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以“服務經濟、服務社會、服務企業”為目標,履職盡責,開拓奮進,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取得了來之不易的顯著成績。

首先,企業改革攻堅克難、如期交賬,實屬不易。2011年,是企業改革三年收官之期,也是國企改革攻堅克難之年。通過上下齊心、部門協作,我市努力克服諸多不利因素,扎實推進企業改革,基本完成了改革任務。全市七個系統655戶國有非工企業,完成改革649戶,完成率達到98.8%。所剩的6戶國有林場企業,根據省里統一安排,納入今年的全省林業企業改革范圍。納入新一輪改革范圍的37戶七個系統外國有非工企業,完成改革33戶;66戶集體企業,完成改革55戶,其中、、、、5縣(市)全面完成企業改革任務,市本級3戶、8戶、2戶、1戶、1戶企業因資金短缺等原因暫未完成,但均已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

其次,國資監管著眼長效、逐步規范,成效顯著。通過完善管理舉措,創新長效機制,市本級在市直單位清產核資、產權管理、資產轉讓、企業改革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梳理和規范,重點把嚴了國有產權移交轉讓關口,市直行政事業單位搬駐行政中心集中辦公后,對騰空的國有資產實行統一清收、分類管理,將所有非經營性資產劃歸市城投總公司和宜陽新區統一管理,經營性資產劃歸市國資公司集約經營,基本實現了國有資產“無縫隙”管理,構筑起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防火墻”。與此同時,各縣(市、區)國資監管工作亮點紛呈。市專門出臺《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從制度層面上維護了政府和社會的公共利益;市制定下發《關于全面推行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機制的實施意見》和《關于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的暫行辦法》,使國資監管向農村基層延伸;縣對城區經營性戶外廣告設施進行清理登記,公開拍賣使用權,實現增值50.1%,等等,取得了較好的國資監管成效。

第三,國資營運多措并舉、積極創新,效益明顯。充分發揮國資部門“管家”職能,一方面,采取對外租賃、公開拍賣、轉讓股權等多種方式,千方百計盤活國有資產,想方設法促使保值增值。2011年,僅市國資公司經營管理的國有資產實現租賃收益629.1萬元,增長30%;實現處置收益1319.4萬元,較評估值增值51.2%;實現股權收益500萬元,國有股權未分配利潤1350萬元,等等,國資經營效益良好。另一方面,按照“舉債有度、用債有方、還債有源”的原則,科學搭建融資平臺,積極對外擔保融資,市本級先后打造了市城投公司、國資公司、路橋公司、旅游集團公司等8個國有融資平臺,服務重點項目30多個,成功融資30多億元,有效破解了國企改革、項目建設等籌資難題,實現了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市場化。

第四,服務企業盡心盡責、常抓不懈,效能提升。在不斷加強國資監管和企業改革的同時,各級國資監管機構和企業改革綜合協調部門始終把服務企業與經濟社會發展作為重要職責,努力創新服務方式,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在監管中體現服務,在服務中加強監管,積極為經濟發展爭做貢獻。近些年來,通過抓大放小、扶優助強,國資部門扶持四特酒廠、濟民可信、特種電機等一大批重點企業完成了改制,促使企業煥發了生機,充滿了活力,成為促進全市經濟快速崛起的主力軍。2011年,老的宜工集團完成了戰略性重組,新成立的重工竣工投產,去年完成銷售收入10億元,預計今年實現50億元,到2015年達到200億元,極有可能成為我市首個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的企業,逐步發展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企業。

以上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協的關心指導,得益于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傾力支持,也與各級國資監管機構和企業改革綜合協調部門辛勤付出分不開,借此機會,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你們所取得的喜人成績,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體奮戰在國資監管和企業改革戰線上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們在國資監管和企業改革方面,仍然存在許多不足,比如說,國企改革任務還沒有徹底完成,已經改制的企業尚遺留不少問題,國企改革任務仍然很重。再比如,國有資產的清收統管還不夠到位,特別是對出租車經營權、城市公交線路經營權、特許經營權等無形資產和城市資源性資產底數不清,監管不夠。又比如,政府享有的國有股東權益不到位,除市國資公司、羅賓公司、汽運總公司等個別企業,按規定上繳了國有資本收益外,絕大多數國有企業未向政府上繳國有資本收益,等等。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國資監管和企業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復雜性,要樹立信心,切實站在服務趕超發展、建設幸福的高度,增強緊迫感,強化責任感,真正把思想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全力以赴推進國資監管和企業改革工作。

二、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堅決完成今年的各項任務

2012年,是實施興工強市戰略的攻堅之年,也是加快幸福建設的關鍵之年。各地、各級國資監管部門要圍繞中心工作、突出重點,發揮職能、服務大局,一手抓企業改革、一手抓國資監管,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首先,要加大力度,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永無止境,常抓常新。企業要永葆活力,就必須不斷深化改革,努力創新體制機制。在企業改革方面,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堅持標準,繼續完成企業改革任務。前面我已經講過,去年,我市盡管順利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國企改革目標任務,但按照我市制定的三年收官戰略目標,目前全市仍有21戶企業未能全面完成改革任務,其中市本級3戶、縣(市、區)18戶,希望引起高度重視,繼續按照分級、分口負責的原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積極爭取支持,努力籌集資金,特別是對6戶林場企業的改革,市林業部門要主動與省直有關廳局搞好對接,爭取政策,盡快完成好改革任務,不得一拖再拖。同時,對已經置換職工身份的改制企業,要繼續做好職工“三險”接續、資產處置、水電改造、社區移交等改革掃尾工作,并跟進做好改革資金審核、工作總結驗收,資產資金清收等工作,徹底了結企改任務,撤銷改制派駐機構。二要認真負責,妥善解決改制遺留問題。企業改制遺留問題解決不好,會直接影響社會穩定。去年,按照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市企改辦組織力量,對市直17個部門、53戶完成改制的企業組織了“回頭看”,梳理出了一些遺留問題,主要涉及職工“三險”接續、水電分戶、拖欠款項等方面,關系企業職工的切身利益,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市國資監管部門和市直各有關部門要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籌措資金,妥善加以解決,努力確保職工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三要立足發展,引導企業不斷激發活力。完成企業改革,并不等于一勞永逸。各地、各部門一定要強化服務意識,及時轉變思路,以務實、負責的態度,堅決克服“一改了之、關門走人”的消極思想;以開放的思維,將改革工作重心放在促進改革企業增活力、促發展工作上來,繼續加大對改革后仍保留的國有企業督促和指導力度,著力推動改革企業在更廣領域、更高層次、更活機制上實現發展壯大。特別是對國有企業,各級國資監管部門要切實承擔起確保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積極引導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真正成為市場主體,實現由“要我發展”向“我要發展”轉變;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激勵約束機制,重點推進企業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科學的激勵約束機制和考核評價體系,使企業家有盼頭、管理技術人員有熱情、廣大職工有干勁,實現企業自身良性發展。

其次,要積極探索,進一步強化國有資產監管。到目前為止,我市國企改革主體任務已經完成,各級國資監管部門要逐步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加強國資監管工作上來,積極探索有效形式,不斷完善監管體系,努力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一是全面清產核資,管全資產。今年,要專門組建清收管理工作辦公室,抽調精干力量,再次對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原有的辦公樓、車庫、食堂、活動室和店面等國有資產,組織核查清收,確保列入清收范圍內的國有資產,該清收的全面清收、該入賬的一律入賬、該核銷的及時核銷,做到賬物相符、來去清楚、手續齊備。要繼續完善經營性資產監管措施,制定出臺非經營性資產、無形資產和城市資源性資產監管辦法,盡快將出租車經營權、城市公交線路經營權、城市廣告經營權、特許經營權等無形資產和城市資源性資產,以及占用其他國有資產、資源經營和收費等行為納入統一監管范圍,進行清收統管。要切實加強“三區”國有資產監管,市國資監管部門要嚴格按照《市本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實施辦法》等文件規定,扎實開展經濟開發區、宜陽新區和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國資監管工作,指導并協助“三區”完善辦事機構,充實專職人員,強化國有資產監管工作。二是強化監管職責,管好企業。各級國資監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管國有出資企業的職責,企業董事、監事和高管人員,由國資監管部門依法任免;對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實行備案管理。參照省里和、等地做法,各級國資監管部門均要設立監事會,依法向國有企業外派監事;建立健全企業統計評價、經營責任考核等工作機制,推行企業年度經營責任考核制度,完善企業財務和資產風險預警機制,落實國有資產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進一步強化國有出資企業監管。三是啟動經營預算,管出效益。市國資監管部門要會同財政部門認真調研,積極探索,盡快制定出臺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特別是對預算的編制范圍、編制方法、編制要求等方面要深入研究、科學謀劃,力求切合實際、操作性強。今年,市本級將以市國資公司為試點,全面啟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同時建立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財務預決算制度,有效規范企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財務預決算管理,全面落實國資經營管理責任,切實提高國資經營效益。

第三,要靈活方式,進一步提升國資營運效益。各級國資監管部門要按照“資產資本化、資本項目化”的工作思路,繼續加大資本運作力度,有效利用資本市場資源,實現國有資本的進退、擴張和裂變,促進國有經濟乃至全市經濟快速發展。一要加強資源整合。通過資源的有效調配和整合,促使國有資產向優勢產業和企業集中,逐步打造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前景的地方國有經濟支柱企業。二要抓好融資工作。今年,我們面臨的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從國際來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仍在蔓延擴散,全球經濟可能將進入一個較長時期的低速增長期;從國內來看,今年中央仍將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企業融資環境并不寬松。對此,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充分發揮現有融資平臺作用,創新國有資本運營思路,千方百計融資,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比如說,由于技術處理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市對鋰資源開發利用后的有價殘留物,任其流失,浪費較大。市國有融資平臺能否籌措資金,對此進行收儲,待技術成熟后予以再利用,值得我們去探索。三要搞好投資運作。選擇好的產業和項目,積極開展投資活動,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有序進退,在管住、管好的同時,立足于管活,把死錢變成活錢,激活資本的滾動升值和幾何倍增效益。

三、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努力構建推進工作的合力

國資監管和國企改革工作,涉及職工利益,關系趕超發展,影響社會穩定。各級、各有關部門務必高度重視、認真以待,精心組織、通力協作,全力保障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領導要高度重視國資監管和國企改革工作,分管領導對企業改革和國資監管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要做到親自過問,加強調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特別是對國企改革,要做到心中有數、掌控在手、把握全局。要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重點選擇問題多、矛盾集中的國有企業作為聯系點、突破口,做到全過程參與、指導、協調解決具體問題,確保按質完成企業改革任務。

二要加強協調配合。國資監管和國企改革不僅僅是國資部門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多方齊心協力、齊抓共管。全市國資監管系統要加強調查研究和工作調度,及時掌握國有企業改革和國資監管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著力研究解決出現的新問題,進一步完善國資監管和國企改革相關政策。財政、人保、審計、編辦、房管、國土等職能管理部門,要從大局出發,進一步強化職責,主動作為,密切配合,在資金、項目、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為國企改革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創造良好條件。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考慮到納入統一改革范圍的市直企業改革資金籌措,往往需要分步到位,市社保局、醫保局、就業局等有關單位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采取靈活措施,及時為企業職工辦理各項社會保險關系接續手續,讓職工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切不可拖延辦理,影響職工合法權益,造成不穩定因素。

三要加強隊伍建設。做好國企改革和國資監管工作,需要大量的經濟、金融、證券、稅務、法律等方面的優秀人才。按照國務院明確的工作要求,國資監管部門不但要管資產,還要兼管人和事,做到管資產與管人、管事相結合,這就要求各級國資監管部門,要高度重視隊伍建設,通過加強業務培訓等工作,不斷提升干部職工綜合素質,逐步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要注重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引進經營管理、資本運作、資產運營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業務精、能力強、作風硬的國資監管隊伍,進一步夯實國資監管和國企改革工作基礎。

在新的一年里,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繼續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踏實的工作作風,同心協力、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努力開創國資監管和國企改革發展新局面,為促進全市趕超發展、建設幸福,也為迎接十八大的勝利召開,做出我們應做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