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推進大會上的講話稿

時間:2022-06-11 09:39:00

導語:信息化推進大會上的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化推進大會上的講話稿

各位代表,同志們,朋友們:

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農業部、信息產業部、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聯合召開“20*中國信息化推進大會”,這既是我國信息化領域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國農業領域的一件大事。大會的主題是“推進農業信息化,構建和諧社會”。黃菊副總理給大會發來的賀信,使我們深受教育和鼓舞。我們要通過這次大會,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指示精神,不斷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大力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推進國民經濟信息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農業信息化是國民經濟信息化的重要基礎,也是促進農業和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大力推進農業信息化,不僅有助于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提高農業市場競爭力,有助于農民盡快掌握先進技術和市場信息,增強就業增收和維護自身利益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推動城鄉經濟社會良性互動、協調發展,共同進步。

——推進農業信息化是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當前,我國農業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時期。利用信息技術對農業生產的各種要素進行數字化設計、智能化控制、精準化運行、科學化管理,能夠大幅度減少農業消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業效益。同時,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和信息引導,可以促進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環境的改善,促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和競爭力的增強,促進農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推進農業信息化是維護農民利益的有效手段。解決農民的利益問題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開展面向農民的微觀信息服務,可以使農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術和信息提高農業生產率,有效化解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幫助農民規避市場風險,減少自然風險帶來的損失。開展面向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宏觀信息服務,有利于完善政府宏觀調控手段,促進資源合理配置,改善農民生產、農產品銷售和轉移就業環境。特別是通過農業行政審批綜合辦公信息系統和農業信息網站,可以提高農業行政工作透明度,讓農民更好地掌握各種政策信息和經濟信息,既能加強對政府的監督,又能更有效地維護農民自身的合法權益。

——推進農業信息化是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大舉措。建設和諧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農業信息化的發展,有利于消除城鄉之間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別,促進農村市場的開拓和城鄉協調發展。借助于網絡技術,可以建立城鄉之間信息傳遞、互動、交換的平等關系,提升農村發展速度,縮短城鄉之間距離,促進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借助于通訊技術,可以使城鄉居民直接分享各種技術知識與市場信息,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農民享受現代社會文明成果,推動科技、文化、社會事業發展,共同創造幸福美好生活。借助于計算機技術,可以實現農業經營、農村管理的高效化,促進農村社區性服務組織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發展條件,構建政府、企業、農戶之間互動、和諧的發展環境。

近年來,各級農業部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業信息化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指示和部署,啟動“十五”農村市場信息服務行動計劃,擴大農業信息化覆蓋范圍,創新信息傳播方式和手段,加大面向“三農”提供信息服務的力度,開創了農業信息工作的新局面,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是農業信息工作體系初步形成。全國97%的地(市)和80%的縣級農業部門都設有信息管理和服務機構,可以向農民直接傳遞信息的農村信息員已發展到18萬人。初步建立了一支從上*到下的農業信息隊伍,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農業信息組織體系。

二是農業信息網絡逐步完善。全國31個省級農業部門、80%左右的地級和40%的縣級農業部門都建立了局域網,80%的鄉鎮信息服務站擁有計算機并可實現聯網。經過多年努力,覆蓋省地縣鄉的農業信息網絡群已初具規模。以此為基礎,正在逐步健全完善農產品監測預警、市場監管和農村市場科技信息服務三個應用系統,進一步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

三是農業信息資源整合和開發利用得到加強。大力加強農業信息資源整合,已在農業、畜牧、水產、農墾、農機等領域形成了近40個比較穩定的信息采集渠道,并建立了部內信息共享機制。從20*年開始,啟動了小麥、玉米等主要農產品的監測預警工作,適時對國內外市場供求走勢做出分析預測。從20*年開始,面向社會推出《農業部經濟信息日歷》制度,定期農業各行業信息,把農業信息服務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目前,全國4萬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7萬個農村合作及中介組織、95萬個農業生產經營大戶、240萬農村經紀人都能定期得到農業部門的信息服務。

四是農業信息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各地農業部門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各種行之有效的農業信息服務模式,我部正在組織開展的農業信息服務電視、電話、電腦“三電合一”試點,就是廣大農業信息工作者的成功創造之一。這種模式能夠使信息服務內容立體化、形象化,有效擴大信息服務覆蓋面,深受廣大農民歡迎。對于各地出現的“百萬農民上網工程”、“信息進村入企”、“電波入戶”、“信息公告欄”、“信息大集(下鄉)”、“農技110”等服務模式,我們也熱情關注,積極扶持。信息服務模式的創新,為打通農業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目前農業信息工作還存在基礎設施薄弱、信息資源分散、信息人才缺乏等問題。從總體上看,還不適應政府職能轉變和加強宏觀調控的需要,不適應農民生產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不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不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進一步提高農業信息服務水平,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中心任務,科學謀劃和大力推進農業信息化工作。

第一,把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各級農業部門要始終站在建設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統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認識農業信息化的重要地位和歷史作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戰略部署,增強推進農業信息化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力氣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業的緊密結合,加快我國農業信息化步伐,不斷擴大農業信息化覆蓋范圍,縮小城鄉之間信息化程度的差距。

第二,切實發揮政府部門在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在推進農業信息化工作中,各級農業部門要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切實發揮主導作用。要加強農業信息化發展規劃的研究和制定,引領農業信息化發展方向,明確農業信息化建設重點,強化農業公共信息服務,改善農業信息化宏觀調控,確保農業信息化的順利推進。要積極引導和動員相關企業踴躍參與、社會各界廣泛支持,大力營造合力推進農業信息化的良好氛圍。要特別注意培養廣大農民關注信息、使用信息的習慣,努力使他們在推進信息化過程中看到效益、得到實惠,進一步增強自覺性和主動性。

第三,積極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各項工作。要始終堅持把面向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宏觀服務和面向農業生產經營者的微觀服務,作*為推進農業信息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全面整合國際國內兩類農業信息資源,優化信息采集監測點,建設國家和省級農業數據中心,形成標準統一、規模實用的數據庫群,完善共享機制,提高農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要進一步完善農業信息網絡,建設好國家農業綜合門戶網站,重點建設縣級農業信息服務平臺和鄉鎮信息服務站,增強其信息采集和服務功能。要積極推動“金農工程”的實施,健全完善農產品預警、市場監管和農村市場科技信息服務三個應用系統,從整體上提高農業電子政務水平和農業信息服務能力。要創新農業信息服務方式,加快推進農業信息服務“三電合一”工作,擴大信息服務的覆蓋面,提高信息服務的效率。要大力培養農業信息人才,加快建立分層次、專業結構合理的農業信息工作隊伍,進一步提高農業信息人員素質。要改進和完善信息采集、傳輸、分析、等各個環節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農業信息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機制??傊?,要通過我們扎實有效的工作,使農業信息化實現新的跨越,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同志們、朋友們,農業信息化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讓我們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攜手努力,扎實工作,開拓前進,為推進農業信息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不懈奮斗!

最后,預祝20*中國信息化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