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鑫:目前還得不出我國經濟已全面過熱結論
時間:2022-10-18 05:58:00
導語:朱之鑫:目前還得不出我國經濟已全面過熱結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民網北京10月18日快訊今天下午,十七大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招待會,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介紹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人民網在現場進行圖文實時報道。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目前還得不出我國經濟已經全面過熱的結論。
朱之鑫說,當前各個方面對中國經濟形勢的看法評價不一,這是非常正常的。正像我們常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對于當前的形勢,可以概括為兩句話:一是今年以來的形勢總體是好的,連續幾年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二是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還比較突出,集中表現為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趨勢尚未緩解,一些不穩定、不健康、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因素還在積累,潛在的風險不容忽視。
朱之鑫認為,在看到我國經濟增長存在由偏快轉向過熱的危險時,目前還得不出我國經濟已經全面過熱的結論,原因有三點:第一,經濟的過熱和過冷描述的實際上是一個總量關系。在當前,總供給和總需求基本平衡的關系沒有改變。
第二,作為總量平衡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中國還沒有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并沒有出現由于總需求嚴重超過總供給而引起的全面的、持續的、大幅度的價格上漲。剛才談到了CPI的指數,按照國際上一些通行的核算方法,扣除消費物價指數中的食品價格和石油價格,前8個月的核心價格指數只上升了0.8%。
第三,作為總量關系的一個反映,經濟增長的支撐條件也明顯改善。煤電油運等物質條件總體上沒有出現全面緊張。在電力最緊張的2004年,那時候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達到6000小時,而現在發電小時是在下降的,今年上半年又下降了103個小時,說明電力供求緊張的狀況明顯緩解。
朱之鑫強調,說還不能得出我國經濟已經全面過熱的結論,絕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盲目樂觀,而是要對經濟運行中潛在的風險,特別是經濟由偏快轉向過熱的危險性、可能性,對通貨膨脹的壓力,都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工作上絲毫不能放松。要針對新的情況,及時采取新的措施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