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謀發展促和諧
時間:2022-04-22 11:12:00
導語:黨建謀發展促和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你看,我們村的變化太大了,村道主路修通了,自來水用上了,沼氣池建好了,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讓我們深切體會到了什么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月21日,家住**縣**鎮觀碑村的退休教師**拉著正在調研“百村黨建富民行動”的縣委書記**的手激動地說。
談起這些巨變,村民們都清楚,這是該縣開展“百村黨建富民行動”(下稱“行動”)的碩果。
原來,為全面落實**精神,將省委“富民惠民、改善民生”要求進一步落到實處,充分發揮黨建的牽引作用,找準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與新農村建設的最佳結合點,以黨建促發展、促和諧,切實解決農村部分基層組織軟弱渙散、基礎設施落后與全縣平均發展水平差距大等問題,大力改善貧困村、問題村的落后面貌,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去年11月,**縣在全省率先啟動了“行動”。
“開展‘行動’就是要通過實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農村基層勤政廉政‘雙優’、富民惠民和改善民生‘三大工程’,搞好黨的建設,構建農村黨建工作長效機制,從根本上將貧困村、問題村黨組織打造成為‘領導班子好、黨員干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業績好、農民群眾反映好’的‘五好’領導集體,以黨建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向記者介紹說。
怎樣把“行動”抓得扎實,取得實效?該縣堅持做到“一把手”親自抓,從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建立“三項制度”、注重“四個結合”、落實“五個方面”村級監督來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實施“一把手”工程,狠抓領導帶動??h委認為,開展“行動”是貫徹落實**精神,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的重大舉措。因此,把“行動”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由縣委書記**任領導小組組長,對活動的實施方案、考核辦法嚴格把關,樹好“一把手”親自抓的良好導向。再由縣級各部門和45個鄉鎮“一把手”參加動員大會、“百名干部下基層”培訓會,讓“一把手”明確開展活動的重大意義、目標要求和方法步驟,層層落實責任,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動了“行動”的扎實開展。
——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選準配強“當家人”。為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該縣不斷創新,大膽實踐,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基層組織,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一是建機構。縣委成立了領導小組,設立了辦公室,統籌安排了每村5萬元的工作經費,做到了機構、場地、經費“三落實”,搭建起工作平臺。二是抓聯動。市上選派了2名、縣鄉選派了140名優秀年輕干部到貧困村或問題村任職,并采取30名縣級領導包片,37名縣級部門主要負責人、101名鄉鎮科級干部分別包村等形式,定點聯系指導貧困村或問題村工作,構建了市、縣、鄉、村四級農村黨建工作新體系。三是激發熱情。建立了村干部離任補貼、養老保險等制度,安排2000萬元用于增加村干部誤工補貼,開展了優秀村干部考錄鄉鎮公務員和選拔村干部進入鄉鎮班子試點,極大地調動了村干部的積極性。四是增強活力。以村“兩委”班子換屆為契機,采取公推直選的方式,將“雙帶”能力強的能人選進村級領導班子。換屆后,貧困村或問題村班子成員平均年齡39.7歲,比換屆前下降了7.4歲;大專以上文化占35.3%,比換屆前提高21.5個百分點。五是培育潛力。安排了27名西部志愿者、84名大學生“村官”、11名“三支一扶”人員到貧困村或問題村幫助工作;結合“三向培養”,深化“三村建設”,重點實施“專家進百村”興農富民工程,突出抓好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目前,在貧困村或問題村中,有600余名“田秀才”、“土專家”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為村級組織建設奠定了人才基礎。
通過開展“行動”,進一步加強了基層干部隊伍建設,使村級組織活動陣地成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化解矛盾糾紛、惠民幫扶的橋梁,切實解決了“人難選、人難留、事難辦”等突出問題,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建立“三項制度”,強化督查督辦。一是建立目標考核責任制,將“行動”納入縣委、縣政府單項目標考核內容。不僅將縣級聯系部門、鄉鎮與聯系村的發展變化情況進行捆綁、聯掛考核,而且將下派干部在基層的工作表現與派員單位年度目標綜合考評掛鉤,對表現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對表現差的干部實行“退回”制度。去年年終目標考核時,就有兩個單位因對此項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被取消評優資格。二是建立領導聯系點制度,由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分別包片,縣級部門和鄉鎮科級干部分別包村,構建起了點面結合、立體交叉的聯系、指導網絡。三是建立定期督查通報制度,將活動開展情況納入督查督辦范疇進行專項督查,每月通報活動進展情況,對活動中涌現出的典型事跡和先進經驗進行宣傳報道,對組織不力、措施不實、工作漂浮的,給予通報批評,確保了“行動”扎實推進,收到實效。
——注重“四個整合”,發揮資源最大效益。一是整合組織資源。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建強村級領導班子,不斷增強黨的組織優勢,鞏固執政基礎。本次換屆中,就有18名機關下派干部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二是整合人才資源。選派縣鄉機關科級后備干部到首批啟動的貧困村、問題村任職,為村級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同時,安排西部志愿者、大學生村干部和“三支一扶”人員到“行動”村幫助工作,聚合智力資源,推動農村發展。三是整合項目資源。深入挖掘新農村建設、扶貧新村、聯鎮幫鄉、“部門幫村、黨員幫戶”等活動中的項目資源,將各種項目向140個村重點傾斜,優先實施,使資源優化組合、功能整體發揮。據初步統計,整合涉農項目33個、扶貧開發項目64個、新農村建設項目27個、農村公路建設項目140個,爭取到省級200萬元以工代賑項目兩個,實施3個以上項目的村100個。今年的項目計劃中,僅農口部門就落實了33個項目共6600余萬元的資金,實現了資金項目效益最優化。四是整合財力資源。整合財政資金安排11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用于140個貧困村或問題村的村級組織活動陣地建設和無房戶、危房戶的住房改建,并且每年財政預算56萬元,補助下派干部。整合社會資金,東汽公司投入130萬元,幫扶南華鎮高山村修建了3公里水泥路、1處集中供水站。據統計,市縣部門共資助資金9000余萬元,支持貧困村或問題村改善基礎設施,發展農村經濟。
——抓好村級監督,促進基層組織黨風廉政建設。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一直是一個熱點和難點問題。為進一步改進基層黨員干部工作作風,拓寬民主監督渠道,完善民主監督機制,該縣將“創農村基層勤廉雙優工程”作為活動“三大工程”之一,于2月1日在全省率先啟動,開了全國加強村級監督的先河,受到了中紀委、中組部的高度關注,得到了干部群眾的廣泛歡迎:一是印發了《**縣黨風廉政建設監督員管理辦法(試行)》和《**縣村(居)級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黨風廉政建設監督員的職責和任務、村(居)級監督的主要內容、職責、制度和保障。二是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廣泛宣傳,營造濃厚的氛圍,做到家喻戶曉。三是聘請了“行動”中下派的120名干部作為村級黨風廉政監督員,并在每個社聘請了1名責任心、事業心強的老同志作為黨風廉政監督員。四是縣紀委派出專人深入基層,逐村指導和監督鄉鎮、村社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五是對村社黨風廉政監督員進行動態管理,工作出色的給予褒獎,不稱職或不能履職的及時進行撤換,確保渠道暢通,監督有力。目前,此項工作已得到了中紀委、中組部的高度關注,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歐澤高指示把**列為全省加強村級監督的試點縣。
良好開端,成功一半。我們深信**隨著“行動”的不斷深入,一定會構建起農村黨建工作長效機制,以黨建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
- 上一篇:藝體教育科學發展觀學結
- 下一篇:銀行結算業務成本論文